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案例 1:加入投資群組騙千萬. 62 歲宋媽媽去年加入投資群組,1 個月內向親友集資投入近 1,500 萬,期間多次與家人起衝突,還出現情緒起伏大、躁動、失眠、焦慮等情形,在家人堅持下前往警局後才知道被詐騙。 之後愧疚、憂鬱、焦慮不安、失眠情況加劇,家人懷疑有憂鬱或失智的傾向,女兒帶她前來求診。 診斷: 醫師診斷為適應性情緒疾患合併焦慮憂鬱,經支持性心理治療,並給予必要的藥物後,症狀逐漸緩解。 案例 2:交友軟體結識出借 300 萬. 對愛情有著憧憬的陳小姐,透過交友軟體認識外國男性,短短 3 個月陷入情網,對方邀請投資金錢換取未來美好生活,陸續借出近 300 萬元後對方突然失聯,才發現自己騙。 她不願和家人訴苦,曾企圖自殺,所幸家人及時發現救回,協助債務償還並要求她就醫。

  2. 2024年4月26日 · 網路詐騙屢見,近期媒體報導兒少因國外打工、手機無卡分期、網路社群平台發文疑詐騙等事件,顯示犯罪魔手正伸向社會經驗較少、金錢有限的兒少!. 今年邁入第 12 年的「428 兒保日」,愛心大使張齡予籲「預防網路詐騙、全民兒保特攻隊」。. 根據警政署最 ...

  3. 2023年6月29日 · 為了防止學生受騙,教育部提醒,學生應謹記防詐騙 3C 原則,分別是冷靜(Calm down)、查證(Check it out)、撥打 165(Call 165)。 教育部長潘文忠與內政部長林右昌也指出,教育部與內政部將更緊密合作,除了強化反詐騙教育,也強化與警政單位的横向聯繫,提供孩子最即時的協助與支持。 如果孩子遇到任何可疑情況或懷疑自己受騙,可撥打做反騙詢專線 165 尋求幫助。 教育部與內政部給家長的一封信中也提到,孩子在暑假有更多時間探索新事物,在數位時代,網路已成為孩子們學習、娛樂和社交的重要平台。 然而網路的快速發展也潛藏著風險。 近來網路詐欺不斷變換型態,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因此家長們的協助也十分重要,父母可以做得事情包含: 留意孩子的日常使用網路的狀況。

  4. 2023年7月13日 · 現行的網路安全教材,與學生常遇到的詐騙樣態無關,隨著時代變化,兒少現在常遇到的詐騙方式如網戀、騙感情、騙私密照,或演唱會黃牛詐騙、騙個資等,但兒少代表 Roy 指出,現在的防詐騙宣導,仍在宣傳如何防止 ATM 詐騙,實在「老掉牙」,使 ...

  5. 2024年1月10日 · 若遇侵害,勇敢求助:性影像暴力被害人常有自責或擔憂感受,及時報案、主動求助,並能藉專業心理諮商幫助回歸生活常態。 感情相處對於親密開放程度應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為主,尊重彼此身體界限,並保護雙方不受性影像暴力威脅。

  6. 2022年8月5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近日流傳不明簡訊「線上申請確診者補助金」,內容盜用衛生福利部 LOGO,並假冒疾病管制署名義,誘導民眾於簡訊中網址輸入個資等。 指揮中心澄清,此簡訊並非官方寄送,請民眾切勿點擊或填寫資料,避免權益受損。 指揮中心強調,衛福部、疾管署等並無發布「五萬元補助金」相關簡訊,籲請民眾提高警覺勿點擊不明來源連結,不要輕易於網站上填寫個人資料,若有疑慮可利用刑事警察局 165 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 而除了簡訊之外,也有關於假冒衛福部之領取補助金網站,Heho 健康記者實測,發現網站也是標榜只要填寫資料就可申請補助,也請民眾多加注意。 文/李祉函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社區出現BA.4、BA.5憂擴大! 醫呼籲就算確診過也要打滿三劑或四劑疫苗. 罕見頭顱連一起!

  7. 2019年3月1日 · 怎麼逃脫這種推銷心理手法?. 如果是自己真的不想要的東西,面對強迫推銷時,千萬不要拿起任何東西,推銷員要硬塞也千萬不要拿,並重複「不要、不要、不要」,不用去跟推銷員說「這個可能不需要」,或是「不好意思不需要」;因為要打破「擁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