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26日 · 1994年6月2日時任立法委員的趙少康揭發已於1992年關廠歇業之RCA公司在開廠期間不當傾倒有機溶劑廢液污染廠區土壤與地下水。 此消息震驚當時台灣社會。 土地污染案爆發後,RCA員工聊天互動中發現,身旁許多同事都罹患癌症、甚至有人因癌去世。 才開始懷疑,眾多員工罹癌是否與污染有關,更積極地透過在廠時的人際網絡聯繫確認罹病人數外,也主動求助趙少康,詢問污染物與癌症是否有關係。 訪談RCA工殤案員工時,他們提到,一開始看到報導後,大家私下聯絡聊天時會問:「ㄟ,你知不知道那個誰他得癌症?我告訴他你知道誰也得癌症了? 」一連起來才發現,「哇! 怎麼癌症的這麼多!

  2. 2020年12月22日 · 14年前確診乳癌兩個腫瘤加上淋巴轉移讓長年照顧癌末病人的趙可式成為癌友化療後身體暫時恢復但癌細胞從未遠離去年9月她多處骨頭疼痛檢查發現癌症骨轉移而且已到第四期醫師評估若不採任何治療她的生命存活期是半年到一年

  3. 2020年12月24日 · 2020.12.24 最後更新. 2010年、2015年,台灣兩度在「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進行的「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評比中名列世界前茅,更高掛亞洲第一。 2012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通過撤管條文、2018年完成亞洲首部保障病人生命自主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台灣儼然是世界善終的模範國度。 然而,真實的醫療現場中,仍有許多落入灰色地帶的生命難關,如長期呼吸器依賴者,迄今流浪在各醫院間,面對標準不盡相同的判決,善終不僅難以「自主」、還要靠「運氣」。

  4. 2023年12月31日 · 趙少康則是提到0到6歲國家養7到12歲國家顧政見並以他擔任環保署長時設立育嬰室與托兒室為例鼓勵大家生小孩趙少康在第三輪中繼續炮火對準蕭美琴質疑貪腐已經披著再生能源的外衣

  5. www.twreporter.org › a › good-death-hospice-and-palliative-careFill 1 - The Reporter

    2018年12月11日 · 安寧之母趙可式從雙親臨終苦難建構台灣安寧療護通道. 安寧療護觀念從1980年代開始引入台灣,由專業醫療團隊,針對罹患具生命威脅疾病,且治癒性治療已無反應或利益的病人提供整體積極照顧。 2000年,台灣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國人臨終時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DNR)的權利,並能將此意願註記在健保卡。 癌末、漸凍人與 八大非癌末期病人 均納入健保給付,從法制面保障人民的善終權。 成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趙可式被譽為「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舒適護理」是她推動的安寧基本功,施雅蘭正是她帶出的學生之一。

  6. 2018年12月11日 · 58歲的江盛,是醫師作家侯文詠的北醫同學、曾是醫學中心主任級的大醫師,坐鎮診間時,病人總會恭恭敬敬說聲:「拜託了! 」但為了推動安樂死,大醫師反過來要向路人低聲「拜託! 」蓄著似「妹妹頭」的灰白長髮,少了白袍「加持」,有些路人甚至當他是騙子,還得立即掏出名片讓人「驗明正身」。 名醫上街照吃排頭,路人轉過身、撇過頭,避免眼神與他交會的尷尬狼狽,經常發生。 偶爾也能得到些許熱情回應,有人向他訴說自己照顧過好幾個末期病患的經歷,因為感同身受,爽快簽下連署書,便令他開心;三不五時還有「額外回饋」,菜販除了連署書,也讓江盛一起帶走一把蘆筍、一片冬瓜。 故鄉在嘉義的江盛,2年前因照顧年邁父母重回故里,「拉業績」也會就近到友人開設的牙醫診所、彩券行等,留下空白的連署書,他笑稱是找「樁腳」。

  7. 2023年9月13日 · 當時她腦中快速浮現一週前才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的母親小美想到癌症驟逝的父親會不會白髮人送黑髮人⋯⋯就在診間暈了過去。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個人中就有一人是65歲以上老人。 中年孩子與高齡父母一起生病、變老,可能成為常態。 當癌症、阿茲海默兩個「世紀之症」同時發生在一個家庭時,小華、小美與其他家人,如何經歷這段互相「陪病」的時光? 「媽媽可以,妳也可以。 」劉紹華娓娓道來高齡80歲的母親,心頭仍掛念50歲罹癌孩子的情景。 但隨著小華化療後康復,小美的認知能力卻只會愈來愈下墜,直到幾乎忘了小華生病。 於是,她以人類學的眼睛,回望這段共病過程,走過患病的日常,也走進病人的心境,記錄下我們終須面對、多數人卻過於陌生的生命旅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