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23日 · 一年前,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她跟我說:「我願意讓他自由。 」她的丈夫是同性戀,在異性婚姻中的男同志,同性婚姻合法的前夕,她發現了這件事。 她找不到人能夠訴說,迂迴地探詢母親意見:「我有個朋友,她最近發現自己的老公是gay,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媽媽為那個「朋友」抱屈,急切地說:「當然是趕快離婚啊,跟這種騙子還有什麼好說的! 她想,既然媽媽都認為這樣的婚姻沒有意義了,自己也願意離婚、獨自撫養小孩,讓丈夫跟他的男友雙宿雙飛。 沒想到,丈夫回她:「妳為什麼要離婚? 別人都覺得我們是很讓人羨慕的家庭,妳忍心讓我們的孩子變成單親? 」她覺得不可思議,被欺騙感情的是她、跟男人外遇的是他、願意放手的是她、想要維持異性戀爸爸好形象的卻是他!

  2. 2021年6月11日 · 月薪嬌妻改編自海野綱彌創作的漫畫作品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女主角是心理學研究所畢業、25歲的森山美栗(新垣結衣飾),她個性開朗、樂觀,求職時卻接連碰壁,只好在父親的介紹下,暫時到IT工程師、35歲的津 ...

  3. 2019年12月30日 · 本書作者茱蒂絲.斯泰西 (Judith Stacey)為紐約大學社會與文化分析學系與社會學系教授。 一男一女彼此相愛、用婚戒「套牢」對方、孕育下一代,似乎是主流社會對幸福人生的唯一想像。 然而,斯泰西透過橫跨三大洲的民族誌描寫,讓讀者明白,幸福家庭的樣貌從來不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家庭多樣性」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常態,反而是強調「正常家庭」這個意識形態本身,更容易助長歧視、傷人的信念與政策。 洛杉磯性愛活躍的男同志充滿父愛,南非一夫多的家庭有情有義,雲南摩梭族兩千年來早早實踐了紀登斯提出的「純粹關係」。 如果以翻轉我們先前理解的程度,作為學術研究貢獻度的指標,美國社會學家茱蒂絲.斯泰西的《解套:愛情、婚姻與家庭價值,西好萊塢到中國西部》,絕對是部令人驚喜的力作。

  4. 2022年5月1日 · 韓國. 性別平權. 家庭. 書摘. 親密關係. 婚姻. 【精選書摘】 本文為 《控告婚姻:妻子的起訴書》 部分章節書摘,經時報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內文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編。 因為愛、因為渴望與某人長相廝守而踏入婚姻,怎料,這卻是痛苦的開端。 在看似安全平穩的婚姻生活中,女性為何總是感到窒息? 男性結婚後,日子沒什麼改變;女性結婚後,日子天翻地覆。 逢年過節,女性總被期待要扮演好媳婦的角色,萬事以夫家為重,無論是想回娘家吃年夜飯,或是決定不生孩子,第一個出聲反對的經常是自己的父母,因為「這樣對親家太抱歉了! 」許多女性直到此刻才恍然大悟,就自己的父母,都把身為媳婦、妻子的身分看得比女兒還重要。

  5. 2019年5月16日 · 2019年5月17日,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 在大法官端出 釋字第748號解釋 即將屆滿兩年前夕,立法院院會在今天下午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賦予同志伴侶得以結婚的法律依據。 其中關鍵的第4條條文,明定「同志伴侶可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以多數通過時,在青島東路現場的同婚支持群眾爆出如雷掌聲,現場3萬多人,不少伴侶相擁而泣。 此法將自一週後的5月24日施行。 《BBC》 、 《CNN》 、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 《衛報》(The Guardian) 都在第一時間,在網站上發布「台灣通過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法」的新聞,而《彭博社》(Bloomberg)更以 「台灣總統贏得里程碑的同性婚姻投票」 為題,肯定台灣。

  6. 2021年1月12日 · 牽著一雙稚齡子女來受訪的凱(化名),2年前發現妻子外遇,某天深夜,妻子提出離婚,並要帶走仍在睡覺的孩子,凱上前攔阻,兩人發生肢體衝突。

  7. 2021年1月12日 · 近30年前的 鄧如雯殺夫案 ,是婦女長期遭受性別壓迫、暴力,孤立無援,憤而反抗所釀的悲劇。 這起案件催生亞洲第一部反家暴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上路,建立受暴者保護體系,藉由導入資源充權(empowerment),協助受暴者從傳統性別分工、父權觀念與道德枷鎖中鬆綁,長出「自己做選擇」的能力。 時至今日,當愈來愈多受暴婦女選擇不再隱忍,現行的庇護、自立資源是否足以支撐她們的勇氣? 當受暴者的選擇是與施暴者復合,懲治暴力、保護受暴者的家暴防治系統,能支持個案的自主決定嗎? 對於深陷暴力,想求助卻不知從何啟齒的男性受暴者,現行體制又能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