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發布時間: 2024/04/19 20:00. 最後更新: 2024/04/19 23:26. 分享:. 孩子輪流在30國學習 16元學馬術 内地中產旅居育兒:低價培養世界公民. 馬術課、3語教學課外跳傘浮潛⋯⋯這樣的育兒日常怎麼看都是貴族特有。. 而實際上,這些課程只需幾百,甚至 ...

  2. 2019年3月8日 · 職場上很多時候要以Email溝通,尤其是以英語作為溝通媒介之時,打工仔難免有時會遇上詞不達意的情況,弄出不少尷尬場面。 如何寫出一封既有禮貌、又能表達適當措辭的英語郵件? 參考這28句英語句子,為你輕鬆打開話匣子之餘,又能助你保持有效、專業的溝通模式。 萬事起頭難,若不知何開口,可開門見山說: I am writing to inform you…(我寫信來通知你......) I am writing in reference to …(我撰寫這封信是關於......) We hear from…(我得知......) In response to your letter…(針對你的來信......) 如需感謝對方的諒解及主動回覆,可簡單加上句子:

  3. 2021年4月21日 · 當別人恐懼時貪婪,當別人貪婪時恐懼. 這句話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他於2008年向《紐約時報》表示,如果某件事看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便需要抱持懷疑態度。 因為太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貪婪,這時候巴菲特認為,一個有智慧的投資者需要恐懼,相反亦然。 一個人最好的資產就是他或她自己. 在2013年,巴菲特接受《Georgia Tech alumni》雜誌訪問,提及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投資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成為可以控制的資產,未來的路會走得更舒服,因為只有投資在自己身上,才能有保證的回報,這就是為甚麼讀書進修也被定義為投資。 不能承受股價下跌50%的人就不應該炒股. 當眼見股份股價下跌5%,其實可能很多散戶投資者已經很恐慌,更遑論跌50%。

  4. 2020年9月1日 · 如果想在年輕的時候達到財務自由又是否難事呢? 財經網站Financial Express綜合了10項原則,可以幫助你更早達到財務自由,你又做到幾多個? 1. 量入為出. 信用卡及貸款可以讓人立即過上高質素的生活,但會影響他們短期及長期的財務穩定性。 如果想達到財務自由,第一步是量入為出。 你可以跟從50/30/20分配法則,把收入分為3部分,50%必要支出、30%非必需支出及20%儲蓄投資。 【延伸閱讀】 【脫離月光族】掌握50/30/20分配法則 輕輕鬆鬆儲錢. 2. 優先分配金錢作儲蓄及投資用途. 一般年輕人都習慣「先享樂、後儲蓄」,把每月消費後剩下的錢用作儲蓄及投資,但若想早日達到財務自由,先後次序應調轉。 根據每月的開支,為每月儲蓄及投資定下一個固定金額。

  5. 2021年9月30日 · 1. 別放棄錢滾錢投資機會. 在37歲退休後,Chris Reining決定不再專注於儲蓄,而是想辦法錢滾錢。 他認為,雖然擁有大量現金可帶來安全感,但更好的是方法是,假設將資金投資於平均年回報率約為10%的股票市場,那麼25,000美元(約19.4萬港元)的資金,30年後就有機會可增長至約40萬美元(約311萬港元)。 他認為,若為了安全感而損失375,000美元(約292萬港元)的潛在回報,年輕退休人士或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月薪1.6萬元滾出千萬身家 龔成分享財務自由致富秘方(一按即睇): 按此 】 2. 發展副業增加被動收入. 專欄作家JP Livingston於28歲退休,離開從事了7年的企業財務工作。

  6. 2021年1月29日 · YOLO,是英文句子「You Only Live Once」的簡寫,中文翻譯是「你只會活一次」,以本地網絡潮解釋,可以「有今生,無來世」來形容。 不過YOLO一詞並非於今次事件,早年有西方的音樂作品已將YOLO一詞使用於歌詞內,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拍攝一輯 廣告 ,當中有提到YOLO一詞。 去年,PS5遊戲主機一機難求,就有報道指,美軍一太空兵(Space Force)因購買PS5而遲到訓練,也拋下一句:Yolo,PS5 > letters of discipline(意謂PS5緊要過紀律)。 YOLO廣泛用於表達要及時行樂。 【延伸閱讀】 資深太空兵也搶PS5 訓練遲到遭減人工+降級! 「散戶屠鱷」 嚟鋪「Show hand」

  7. 2019年8月16日 · 有網民解讀李嘉誠是希望示威者及政府應以對話解決問題,認為「誠哥最強和理非」;亦有網民從時代背景解讀,李賢是向當時的當權者,即武后諫言,所以指這聲明是「明顯講比(畀)中共聽」,希望特區政府及中央政府不要再摘瓜,解讀李嘉誠是支持示威者。 有網民擔心大陸會封殺李嘉誠。 不過每人的解讀不盡相同,有網民就解讀「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為示威者原意是好,但演變成現今的混亂,持續下去香港只會「攬炒」( 玉石俱焚 ) , 呼 籲 示威者「收手」。 有網民解讀李賢最終難逃死亡的下場,因此示威者再繼續下去最終都「瓜得」(沒好下場)。 不過,有網民認為李嘉誠立場模稜兩可,可以解讀為「兩邊都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