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28日 · 出現4大症狀,要當心頭頸癌上身!. 頭頸癌症狀會因為原發位置不同而出現差異. 一、原發位置在口腔:會有口腔的傷口難以癒合且疼痛的症狀。. 二、原發位置在頸部:頸部會出現不對稱的腫塊。. 三、原發位置在口咽部:會有聲音嘶啞、吞嚥困難 ...

  2. 2022年1月6日 · 頭頸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症狀亦容易被患者誤當感冒傷口小問題。 (Shutterstock) 年增1,600宗新症. 頭頸癌(Head and Neck Cancers)一般泛指鼻咽、鼻竇、口腔、口水腺、咽喉、聲帶、舌頭等位置的癌症,腦癌及甲狀腺癌則不包括在內。 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頭頸癌每年有超過1,600宗新症,當中有逾半屬鼻咽癌個案,近一半患者介乎40至59歲的「黃金年齡」,男女的發病比列則約為2.7:1,情況不容忽視。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受訪指,頭頸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時只是一些頭頸部的小問題,部份或令患者誤以為只是感冒傷風的症狀,延誤治療時機。 因此,他建議各位如發現以下的小症狀長期未癒,不妨提高警覺求醫,「有機會及早發現頭頸癌,救番一命都唔出奇! 1.

  3. 2023年10月9日 · HPV感染可以引發癌症? HPV感染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包括: 子宮頸癌:HPV感染是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當中HPV 16和HPV 18是增加患上子宮頸癌的高風險型別。 頭頸癌:HPV感染也會引致頭頸癌(如口咽、咽喉等),特別是HPV 16型的相關感染。 何醫生解釋,HPV引發頭頸癌的具體機制尚待釐清,但有研究證實HPV感染會導致細胞異常增生而演變成癌症。 此外,吸煙和酗酒等其他因素也可能與HPV感染出現相互作用,增加頭頸癌的風險。 市面上HPV疫苗眾多,應如何選擇? 目前市場上有三種主要的HPV疫苗: HPV二價疫苗:可以預防會增加子宮頸癌風險的HPV 16和HPV 18型。 HPV四價疫苗:可以預防HPV 6、11、16和18型,適用於預防子宮頸癌及與生殖器疣有關的HPV感染。

    • 破解鼻咽癌兩大迷思:以為是「老人病」?誤把早期徵狀當成感冒?
    • 要提防,進行早期鼻咽癌篩查便可;無須入院,只需抽血
    • 各種測試準確度差異大 一圖比較靈敏度、假陽性率等重要指標
    • 早期鼻咽癌檢測懶人包
    • 新式篩查運用嶄新次世代dna測序技術 靈敏度最高(>97%)
    • Take2 Prophecy™ 早期鼻咽癌篩查 逾200個服務點遍佈全港

    以為癌症一定是「老人病」,六、七十歲才會患上?自恃年輕就覺得它不會找上你?這些正正不適用於鼻咽癌!年齡是大部份癌症的重要風險因素,發病率會隨年齡增長而急劇上升﹔鼻咽癌不如其他癌症般,其發病年齡相對比較早,好發於40、50歲﹔此時亦正值事業的「收成期」,誰也不希望這美好的光景就此被一個大病打亂,分分鐘更要為了治療而辭掉工作,影響深遠。 鼻咽癌早期徵狀與一般感冒徵狀極為相似,包括:頭痛、鼻塞、耳鳴、聽力減退等,以致不少患者誤以為是感冒後遺症,或與鼻敏感混淆,自覺病情輕微而沒有理會,直至出現嚴重病徵如摸到頸部淋巴結腫大才驚覺需要求醫,可惜病情或已發展成晚期,白白錯過治療黃金期!

    鼻咽癌看似「防不勝防」?既然早期鼻咽癌徵狀可以平常到與感冒相似,市民又應如何「分辨」?隨著醫學不斷進步,現時已有新科技應用於早期鼻咽癌篩查,可讓市民既方便又容易及早「提防」鼻咽癌。這個早期鼻咽癌篩查是一個簡單快捷的抽血測試,有別於大眾對癌症篩查的傳統觀念:必須住院和接受多項檢查。其實,現在只需抽血,即可釋除患上鼻咽癌的疑慮,讓大眾輕易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

    市面上鼻咽癌檢測方法眾多,應如何選擇?各種檢測方式、技術上的不同,又會帶來什麼結果?既然要進行篩查,當然要選擇準確、可靠的檢測,而當中靈敏度和假陽性率皆為檢測可靠與否的重要指標。以下的懶人包圖表比較了各檢測的靈敏度、假陽性率和所應用的技術等各項要素,並詳細講解各種檢測的分別,以助大家選擇:

    傳統的鼻咽癌檢測分兩種,分別為「傳統EB病毒血清學測試」和「傳統EB病毒DNA定量測試」,兩種測試同樣針對檢測人體EB病毒(愛潑斯坦-巴爾病毒),而事實上,EB病毒感染是十分普遍,有研究指全球超過9成人曾感染EB病毒而不一定與癌症相關,故只針對測試EB病毒並不能準確反映有否患上鼻咽癌。

    近年推出的Take2 Prophecy™ 早期鼻咽癌篩查運用了新式次世代DNA測序技術,能直接檢驗患者血液中帶有鼻咽癌特徵的 DNA,從而更有效、準確地識別出鼻咽癌患者。此篩查的靈敏度高於97%⁽²⁾⁽³⁾,屬市場上同類型測試之中,靈敏度最高的一種。篩查的靈敏度愈高,代表愈能將「有病卻未能發現」的漏檢情況減到最低,自然更值得信賴。此外,大眾經常從核酸或快速測試中聽到的「假陽性」情況,是指實際上沒有患病的健康人士,其報告結果卻呈陽性。若測試的假陽性率愈高,愈容易出現錯誤診斷,令受測者承受不必要的心理負擔。而Take2 Prophecy™ 早期鼻咽癌篩查的假陽性率低至0.7%³,屬眾多測試中最低。

    Take2 Prophecy™ 早期鼻咽癌篩查的技術源自香港中文大學科研團隊的2萬人大型臨床實證,紮實的科研實證是信心的保證。此篩查現時於全港18區的服務點超過200個,包括連鎖醫療機構、家庭醫生診所、醫院等。市民可於網上預約,再到附近診所進行抽血,最快三個工作天就有結果。 是感冒抑或是鼻咽癌?立即上網預約Take2 Prophecy™ 早期鼻咽癌篩查:https://bit.ly/3KKfKT2 現時登記成為會員,輸入「2022NEW」優惠碼,即可尊享優惠價$1,500(原價$2,200),名額200個。 了解更多有關Take2 Prophecy™ 早期鼻咽癌篩查:https://bit.ly/3OaYc4w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取代臨床醫學意見,詳情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資料來源...

    • 拒絕煙檳酒。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已將香煙、檳榔及酒精代謝物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研究亦指出:與一般人罹患口腔癌罹患機率相比,有抽煙者為無抽煙者18倍,吃檳榔者為無嚼食者28倍,抽煙加吃檳榔是兩者都沒有的90倍,而抽煙、檳榔再加上喝酒則高達123倍罹患率!
    • 減少醃製、煙燻、發酵物的攝取。加工肉品亦為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其添加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與胺類轉換為亞硝胺而有致癌性;另外煙燻雞鴨魚的過程,將產生多環芳香物具有致癌性;醃製蔬菜則因為醃製過程容易污染,細菌滋生下會將蔬菜的亞硝酸鹽釋放出來而提高致癌性;豆類發酵物(如:腐乳、臭豆腐等)發霉穀物(如:雜糧或花生)則容易黴菌污染釋出毒素,這些食物都應盡量避免使用。
    • 避免過燙、過辣的食物。過度高溫或辛辣食物(麻辣燙、紅辣椒、辣咖哩等)都很容易對口腔黏膜產生過度刺激,增加病變機會,因此應避免或減少食用。鼻咽癌的預防方法(按圖👇👇👇)
    • 減少高油高糖飲食。不單是頭頸癌,幾乎所有癌症的發生都和高油高糖飲食相關,因為過度油炸、燒烤、甜食都會讓因為產生較多自由基攻擊正常細胞而引發癌症。
  4. 2023年12月24日 · 事實上,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衛教資訊,癌症指數是當身體內正常細胞產生某些疾病,如發炎反應、或異常分裂增生、甚至是癌症時,這些細胞會分泌一些特定的物質如蛋白質、多醣體等進入人體的血液、尿液,或身體組織中,此時可以用儀器及生化檢驗去測定這些較正常人濃度為高的物質的量,測出之數值就稱為癌症指數。 藉由檢測這些癌症指數,希望能夠在癌症的診斷及治療上有所幫助。 理想的癌症指數應該具有診斷癌症的高敏感性及高特異性,可用以早期偵測特定的癌症,並且能夠用以精確地評估癌症預後。 但是目前尚無任何一種癌症指數能達到這個理想的標準,所有的癌症指數其特異性均非百分之百,常常一種癌症指數在數種癌症中都可以升高。

  5. 2023年12月22日 · 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近年多了人士患上HPV相關的頭頸癌,若患者在感染期間沒有及時處理,就會有機會演化成癌症,不過大部分免疫系統健康人士亦會自行痊愈。 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近年多了人士患上HPV引起的口腔癌,若患者在感染期間沒有及時處理就會有機會演化成癌症。 (鄧宇詩攝) 近年多中年男女患HPV引致的口腔癌. 提及HPV,大部分人可能就會想起子宮頸癌,性器官出現「椰菜花」等,其實HPV病毒亦有機會透過口交感染到口腔等位置,導致口腔生「椰菜花」,甚至形成頭頸癌。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周振權表示,以往患頭頸癌患者多為有食煙、飲酒習慣的中年男士,但近年多了約45歲的女士及男士患上由HPV引致的頭頸癌,男士約佔3分之2。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