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多數的食物中毒症狀並不嚴重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只是腸胃不舒服一下下拉個幾次就會過去了。 然而如果有以下狀況,最好趕快就診: 1. 脫水嚴重:尿尿的量變少,覺得頭暈目眩,嘴巴很乾。 2. 一直吐:什麼東西都吃不了,一進食就吐。 3. 一直拉:成人拉肚子超過2天,或是小孩拉肚子連續1天,就算是嚴重了。 如果是新生兒,只要看到腹瀉,最好還是就醫。 看到血便也是要就醫。 4. 肚子很痛或發燒。 5. 發現患者意識狀況變差,或發現有複視,皮膚變黃等狀況。 引起食物中毒的病菌及其特色.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幾個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或病毒。 大腸桿菌(E. coli): 最常見的狀況是吃到沒有完全煮熟的絞肉,例如沒煎到全熟的漢堡排。 有時也會出現在受到污染的蔬菜(如生菜沙拉)、水果、或生水之中。

  2. 2024年4月12日 · 顏宗海表示常見的食物中毒症狀以腸胃道症狀為主以細菌性腸胃炎最常見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寒顫頭痛及虛弱等有時伴隨血便或膿便嚴重甚至會死亡顏宗海補充引起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品都可能會影響中毒症狀及嚴重程度不一定所有的症狀都會同時發生但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 一般來說,食物中毒症狀通常會持續 1 天或 2 天,也可能持續 7 到 10 天。 哪些食物是高危險中毒食物? 11種常見食物中毒病菌. 根據 食藥署 2013年至2022年歷年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資料,每年5至10月為台灣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生高峰期。

  3. 2024年4月10日 · 收藏. 日前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引發外食族恐慌由於患者均是在食用粿條河粉後出現身體不適成為國內首起因米酵菌酸導致中毒的案件,「米酵菌酸當初是由學者專家取名後因大量使用容易讓人聞色變為避免民眾對米製品產生恐慌因此衛福部將米酵菌酸正式改譯為邦克列酸」。

  4. 2023年11月16日 · 2024-05-29. LIFESTYLE 熱門話題. 食物中毒症狀解析專家帶你認識常見病菌來源6大NG食物千萬別碰. 近期食安問題頻傳,引發眾人高度關注。 食物中毒可能是因為食物內含有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當這些病菌持續在腸胃道理作亂生長就會引發不適另外食物中毒也可能與細菌製作出的毒素有關本篇特摘食物中毒常見致病菌與症狀解析以供參考。 優活健康網. 2024-05-26. LIFESTYLE 熱門話題. 大地震後不想說話、易惡夢受驚嚇? 了解PTSD創傷症候群,10題速測. 近期花蓮地震帶來的恐慌情緒,對心理健康影響可能持續存在,不少民眾在震後變得更敏感,較容易受到驚嚇,甚至惡夢連連、影響生活情緒。 王浩威醫師提醒,應警覺短暫性出現的「震後創傷症候群」影響身心。

    • 意外地有很多人都是「隱性胃弱」
    • 請接受胃部的檢查
    • 減輕壓力的「4-7-8 呼吸法」
    • 可多吃、該少吃食物大揭密

    有些人經常「胃隱隱作痛、想吐」、「刺痛」、「稍微吃一點就覺得很脹」、「吃烤肉、油炸食物就會反胃」、「沒有食慾」,相對地也有人是「沒辦法盡情地吃」、「吃不下早餐」、「吃完飯總覺得不舒服」、「有火燒心的感覺」。 這些就是胃弱的患者經常出現的部分症狀。你也有相同的困擾嗎?本書將因為某種原因導致胃(包含食道的一部分)無法正常運作、引起不適的狀況稱為胃弱。 經常因為胃部不適而苦惱的人,一定多少有點自覺:「我應該是胃弱一族吧!」然而,有些人也會認為:「吃油炸食物本來就會消化不良。這不算胃弱吧!」不過,這其實也是胃弱的症狀。因為,有這種症狀的人,本來就擁有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的條件。再加上飲食、壓力等損傷,容易使得胃部的不適變得明顯,這就是所謂的胃弱。如果胃完全沒問題,比平常多吃一點或是心裡有壓力,胃也應該完...

    很多人會說自己胃部不適,但又輕忽內視鏡的檢查。 接受內視鏡檢查就能正確判斷是否有感染幽門螺桿菌、有無胃炎、胃潰瘍的情形。萬一出現癌細胞,也能早期發現。沒有其他症狀卻覺得胃部不適,可以考量FD或NERD 的可能性,一邊尋找治療方法。 胃部不適雖然很痛苦,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接受檢查的絕佳機會。健康的時後做胃部檢查,不在健保給付的範圍內,需要自己花錢診療,但如果是在不適的狀況下接受檢查,就能獲得健保給付,這也是一大優點。請各位正面看待胃部不適,務必趁這個機會接受胃部的檢查。

    這是畢業於哈佛大學的醫學博士安德魯‧ 威爾(Andrew Weil)提倡的呼吸法。透過呼吸緩解交感神經的緊繃,讓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目的在於進入深層的放鬆狀態。 方法非常簡單。用鼻子吸氣數到四,然後憋氣數到七。接著慢慢吐氣數到八。 重複三到四次,大約持續一分鐘就會想睡了。呼吸的話隨時隨地都能做,如果你覺得有點疲勞或焦躁,請試試看這個方法。

    優格是「完全腸胃食物」

    我稱呼優格為「完全胃腸食物」。原因在於優格含有豐富的優良蛋白質、乳酸菌、鈣質等營養成分。 蛋白質是組織身體的養分,對修復胃黏膜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原料。蛋白質由數種小分子的胺基酸組成,而優格蛋白質的胺基酸平衡絕佳,所以被認定是優良蛋白質。另外,優格中的部分乳蛋白會因為乳酸菌的作用分解成胺基酸,所以特色就是很好消化。光是這一點,優格對胃弱一族來說就是很令人欣喜的食品。 優格與肉類或魚類等其他蛋白質來源相比脂肪較少,所以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消化。而且,乳脂肪的特徵就是比其他脂肪更好消化。而且,如果在意脂肪含量,也可選擇低脂或無脂的優格,那就更好消化了。 優格除了富含蛋白質、乳酸菌之外,還有鈣質、維生素A、維生素B群,雖然含量少,但可以一次補充多種營養。覺得有點餓的時候,優格也很方便享用,可以對胃不造成負擔的狀況下獲得滿足感。

    「食物中的胃藥」—高麗菜

    高麗菜可以說是「食物中的胃藥」。高麗菜中富含碘甲基甲硫基丁氨酸(維生素U),這種成分是調製胃藥時的知名營養素。碘甲基甲硫基丁氨具有保護、促進修護胃黏膜的功效。 另外,切碎或咀嚼高麗菜時,高麗菜中的酵素會作用,產生溶血磷脂酸(LPA)。LPA 能讓細胞增殖,促進胃部的修復。 維生素U和製造LPA 的酵素都很怕熱,所以吃高麗菜的時候要切碎生食。為了讓高麗菜確實消化、吸收其中的成分,仔細咀嚼很重要。 順帶一提,維生素U不只存在於高麗菜,萵苣、巴西利、蘆筍、花椰菜、青海苔,甚至有點令人意外的牛奶、優格都含有維生素U。

    有效消滅幽門螺桿菌—花椰菜苗

    青花椰苗(花椰菜幼苗)因為富含各種營養素,最近備受矚目。其中最亮眼的成分就是「萊菔硫烷」(sulforaphane)。萊菔硫烷因為抗氧化能力強、具有抗癌功效,所以廣為人知。 讓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一天吃兩盒青花椰苗(約一百公克),發現幽門螺桿菌的量減少,也改善了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炎。 除此之外,牛磺酸也具有抑制幽門螺桿菌造成的胃炎、胃潰瘍效果,是能量飲料常見的原料。像花枝、章魚、牡蠣等食品中都富含牛磺酸。 針對因壓力或酒精而變脆弱的胃臟細胞,牛磺酸具有延長壽命的功效。不過,牛磺酸一旦加熱就會失效,最好是生食,不過生食花枝和章魚對消化不利,胃臟虛弱時吃生牡蠣也有風險。萊菔硫烷和牛磺酸兩者較之下,還是萊菔硫烷比較能安心攝取。

  5. 2020年5月9日 · LIFESTYLE 居家生活. 做好日常生活12個基本衛生習慣,免吃藥也能減少病菌感染風險. 在這人人怕染病的敏感時期,其實從日常生活中做好良好衛生習慣,就能降低感染風險,費德里克.薩德曼醫師Frederic Saldmann在《不吃藥,激活身體的自癒力》書中列出人人應該都要養成的保健常識,開始層層把關吧! by Benny -2020/05/09更新. Photo/Pexels、博客來. 文/ 費德里克.薩德曼《不吃藥,激活身體的自癒力:法國良醫給世人的健康祕方》、出版社、/寶瓶文化. 日常衛生習慣,這樣剛剛好. 讓孩子使用太多抗生素或者太講究環境乾不乾淨,或許是現代過敏人數急速增加的原因。 難不成,我們生活的這個「超級衛生」的世界,反而助長了自體免疫疾病、發炎性疾病與傳染病的發展?

  6. 2023年10月30日 · 吃進肚子的食物會影響體內的30 兆個細胞和30兆隻細菌我們的身體會出現各種症狀像是難以遏止的食物渴望長青春痘有偏頭痛和腦霧情緒波動體重增加嗜睡不孕得到多囊這都要怪我們生長的環境。 食品行業每年砸數十億美元打廣告,推銷碳酸飲料、速食和糖果,賺得盆滿缽滿,而我們只能吃這些垃圾食物。 他們往往打著騙人的幌子,說什麼「吃加工食品和糖不會傷身,要吃多了才會有影響」。 但根據科學研究,事實恰好相反:我們食用加工食品和糖以後,即使攝取的熱量沒有超標,依然會傷害身體。 行銷話術林林總總,一直誤導民眾,讓我們對以下說法深信不疑: 「減肥就是把吃進身體的卡路里消耗掉。 「早餐一定要吃。 「吃米糕和喝果汁對身體有好處。 「吃高脂肪食物會傷身。 「吃糖才能獲得能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