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21日 · 此次比較的主角為Mazda CX-9 SKY-G AWD旗艦型,售價為新台幣177.8萬,車身尺碼為5075x1969x1747mm,軸距長度為2930mm。 除了最具辨視度的水箱罩設計以外,CX-9全車系都採用附自動水平調整功能的LED頭燈,其中SKY-G 2WD旗艦型以上車款還搭載LED日行燈與LED前霧燈。 SKY-G 2WD旗艦型以上就配置225/50R20的胎圈規格,跑格與個性相當出色。 CX-9較高的離地高度,具備了更佳的路面適應能力,對於家庭買家最常去的賣場的地下停車場斜坡,或是最夯的露營旅遊時的惡劣路況,都不用擔心前後保桿碰撞或是觸及底盤的問題。

    • 黃曉明身高1
    • 黃曉明身高2
    • 黃曉明身高3
    • 黃曉明身高4
    • 差異一:外觀尺碼與配備
    • 差異二:乘坐與行李廂空間
    • 差異三:內裝鋪陳與配備
    • 差異四:動態操控感受
    • 預算仍是首要考量

    首先從兩車的外觀尺碼開始比較,現行第二代X1不同於前代的跨界風格,改款後反倒轉變為自家定義的SAV運動休旅,也因此車高增長到1,598mm,車寬也放大至1,821mm,但車長及軸距分別縮短為4,439mm、2,670mm,整體格局屬於C-segment級距範疇;而設定在D-segment級距範疇的X3,車身尺碼同樣在改款後大幅成長,包括車長延伸到4,708mm、車寬增加為1,891mm、車高攀升至1,676mm,軸距更是大幅拉長到2,864mm,比起X1明顯大上許多,但能不能反應在車室空間上、繼續與X1拉開差距,結果仍需實際測量才知道。 除了車身尺碼不同外,外觀上也可以發現X1與X3雖然都配備LED頭燈,但轉向時X1僅能靠著轉向輔助燈來擴展照明範圍,而X3則是使用能跟轉向連動的主動式轉向頭燈...

    看完外觀後接著來測量車室空間,坦白說原本以為X3占了尺碼優勢,空間項目應該能取得絕對的領先,但調整好前座位置之後再到後座進行測量,卻發現X1無論是後座膝部距離、後座椅面距車頂高度均與X3相差無幾,甚至後座地板到車頂的高度還多了4公分,表示X1的後座著坐點較高,使得小腿可以稍微往後擺,有利於在軸距有限的條件下將膝部空間最大化,不過相對筆挺的坐姿也會犧牲掉一些乘坐舒適性,因此原廠特別為X1的後座加入椅背角度可調、前後滑移機能,藉此來彌補乘坐舒適性。 即便如此,X3受惠於車寬在後座椅面最大寬度及後座最大寬度 (即橫向空間)上仍保有優勢,後座椅面的剪裁設計也比較適合中央乘客乘坐,同時後座出風口也多了獨立的溫度/風量控制面板,整體乘坐舒適性仍是略勝一籌。 行李廂空間部分,就原廠所公布的數據,X1在標準...

    或許是定位與產品世代較新的緣故,X3在內裝鋪陳上無論設計或用料,都能讓人深刻感受到與X1之間的落差,即便是入門車型也還是能印證「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包括儀表板由8.8吋液晶螢幕組成,周圍按鍵均以霧銀鍍鉻點綴,加上試駕車選用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 (加價1.5萬元),優異的握感跟質感同樣帶來加分作用。 然而比較可惜的是,X3 sDrive20i的中控螢幕仍維持6.5吋無觸控規格,搭配圖像化介面設計的iDrive 6.0多媒體系統,顯示上確實不若10.25吋完整,反觀X1車系進入到2019年式之後已經全車系升級8.8吋觸控螢幕,並附上iDrvie手寫觸控旋鈕、可提供路線導引資訊的抬頭顯示器、功能更齊全的原廠智能衛星導航系統,智慧互聯駕駛部分也多了旅程諮詢秘書及即時路況資訊兩項服務。 不過在駕駛輔...

    探討動態操控之前,必須重申當天商借的X1為搭載1.5升三缸渦輪汽油引擎的sDrive18i車型,而非搭載2.0升四缸渦輪汽油引擎的sDrive20i車型,因此動力部分只能透過數據整理來分析與X3 sDrive20i之間的差異,無法以實際試駕的方式來闡述心得。 基本上X1 sDrive20i與X3 sDrive20i所搭載的引擎都為B48系列的2.0升四缸渦輪汽油引擎,但為了配合驅動方式,前者引擎採橫置擺放,後者則採縱置擺放,且前者的最大輸出為192匹、28.6公斤米,後者為184匹、29.6公斤米,但峰值轉速都一樣。此外,2017年5月之後生產的X1 sDrive20i,其變速箱均由8速手自排換成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而X3 sDrive20i在更新為2019年式之後亦取消四輪驅動配置,改為單...

    分析完上述差異,不難發現X1 sDrive20i領航版在調整配備之後,確實在同級中增添不少產品競爭力,但如果要跟同門不同級距的X3 sDrive20i相比,縱使動力規格相仿,但在質感表現、空間管理、安全科技及操控感受上仍有段差距,因此不在乎22萬元價差、少了全景式電動天窗及8.8吋觸控螢幕的話,不妨選擇直上X3 sDrive20i,當然想要退而求其次、省下預算的話,開價183萬元的X1 sDrive18i領航版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King Autos

  2. 2016年10月17日 · 駕馭介面部份,台灣本田官方指出,HR-V車系在臀部坐點方面向上抬升100mm,以筆者174cm的身高入座,並將四向手動調整駕駛座椅放到最低、以及最適切的踏板踩踏距離後,在視野高度方面,筆者認為是剛剛好,前方視野剛好能看到引擎蓋前緣,對於移車

    • 黃曉明身高1
    • 黃曉明身高2
    • 黃曉明身高3
    • 黃曉明身高4
    • 黃曉明身高5
  3. 2022年6月9日 · 如果您的身高超過175cm,駕馭上一代HR-V時就很容易發現這個問題。 坐姿調低呢? 不行,儀錶板與前障板會阻礙行車視線,但是正常坐姿又會覺得向前傾斜的天花板有壓迫感,因此某些身材較為高大的駕駛都會升級CR-V。

    • 黃曉明身高1
    • 黃曉明身高2
    • 黃曉明身高3
    • 黃曉明身高4
    • 黃曉明身高5
  4. 2022年2月15日 · 車名是結合「 Star星星」 與「 Ria波浪」而來,車身尺碼為長5,253mm/寬1,997mm/高1,990mm/軸距3,273mm,外觀採用星際飛船般的曲線造型,打破傳統商旅方正印象;車頭的連貫式 LED 日行燈更提高車款整體的科技和未來感,同時搭配蜂巢式水箱護罩、矩陣式 LED 頭燈、低腰線大面積全景側窗配置,且頂規版本還有玫瑰金尊榮套件,在水箱護罩、車側後視鏡和鋁圈都可以看到以玫瑰金帶來的尊貴不凡,不過現場看起來,我認為黑車色更能襯出水箱護罩的玫瑰金色、且相較銀色的車側後視鏡又比較不突兀。 車尾使用光柱式尾燈,不少媒體看到都覺得相當新潮且吸睛。 頂規版專屬玫瑰金外觀尊榮套件,在水箱護罩以及下圖的車側後視鏡可以看到。 銀車色同樣也有玫瑰金尊榮套件,但是看起來沒有黑車色明顯。

  5. 2021年1月6日 · Sienta Crossover車側防踢版面積更大。. 換上全新空力套件的Sienta Crossover在車身尺碼上比Sienta稍稍大了一些,加了車頂的飾條後,讓車高多出25mm;而車長也因不同樣式的保險桿而增加 90mm;但軸距是沒變的,仍維持軸距則為 2,750mm。. 這款車型最大的改變卻是最讓人 ...

  6. 2021年3月8日 · 第三排足以乘載身高180cm的乘客,而且不會很「彆」,上下車也很方便,這也是歷代車主津津樂道之處! 不過第三排坐三個人就有點擠,會想將「第三者」踢下車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