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6日 · 建議家長多以故事與孩子交流哪些可能是詐騙,或一起玩家扶的 AR 遊戲時,討論遇到要如何處理,讓孩子從玩中學習保護自己。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表示,網路使用對兒少來說,家長應強化孩子敏感度、警覺心與查證力,知道遭遇的求助方法與因應,不要讓孩子獨自無助面對或更陷其中。 今年「428 兒保日」以「預防網路詐騙全民兒保特攻隊」作為行動目標,全台家扶串聯超過 34 場活動,邀請您一起參加! (詳情請查詢 https://cp.ccf.org.tw/ )。 文/賴以玲 圖/楊紹楚. 網路詐騙屢見,近期媒體報導兒少因國外打工、手機無卡分期、網路社群平台發文疑詐騙等事件,顯示犯罪魔手正伸向社會經驗較少、金錢有限的兒少!

  2. 2023年7月13日 · 李宏文指出,現在兒少遇到各種不同的網路迫害,卻只能找不同的單位求救,比如被詐騙找警察,涉及到性剝削找 iWIN(民間成立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一旦缺少專責機構管理,也會使孩子及家長在遇到複合式的犯罪案時求助無門,若孩子同時被騙財、騙色、騙個

  3. 2023年6月29日 · 為了防止學生受騙,教育部提醒,學生應謹記防詐騙 3C 原則,分別是冷靜(Calm down)、查證(Check it out)、撥打 165(Call 165)。 教育部長潘文忠與內政部長林右昌也指出,教育部與內政部將更緊密合作,除了強化反詐騙教育,也強化與警政單位的横向聯繫,提供孩子最即時的協助與支持。 如果孩子遇到任何可疑情況或懷疑自己受騙,可撥打做反騙詢專線 165 尋求幫助。 教育部與內政部給家長的一封信中也提到,孩子在暑假有更多時間探索新事物,在數位時代,網路已成為孩子們學習、娛樂和社交的重要平台。 然而網路的快速發展也潛藏著風險。 近來網路詐欺不斷變換型態,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因此家長們的協助也十分重要,父母可以做得事情包含: 留意孩子的日常使用網路的狀況。

  4. 2024年5月14日 · 案例 1:加入投資群組被千萬. 62 歲宋媽媽去年加入投資群組,1 個月內向親友集資投入近 1,500 萬,期間多次與家人起衝突,還出現情緒起伏大、躁動、失眠、焦慮等情形,在家人堅持下前往警局後才知道被詐騙。 之後愧疚、憂鬱、焦慮不安、失眠情況加劇,家人懷疑有憂鬱或失智的傾向,女兒帶她前來求診。 診斷: 醫師診斷為適應性情緒疾患合併焦慮憂鬱,經支持性心理治療,並給予必要的藥物後,症狀逐漸緩解。 案例 2:交友軟體結識出借 300 萬. 對愛情有著憧憬的陳小姐,透過交友軟體認識外國男性,短短 3 個月陷入情網,對方邀請投資金錢換取未來美好生活,陸續借出近 300 萬元後對方突然失聯,才發現自己被騙。 她不願和家人訴苦,曾企圖自殺,所幸家人及時發現救回,協助債務償還並要求她就醫。

  5. 2019年9月7日 · 家人反目在失智門診成常態 醫師建議2招保護自身權利.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醫師劉慕恩也表示,隨著失智症比例越來愈高,在老年門診中,幾乎天天都上演著跟失智者相關的紛爭。 「常看到手足間,哥哥說妹妹謊稱媽媽失智轉移財物,妹妹反咬哥哥未盡照顧責任,等媽媽失智才回來爭財產,」這一類案例之多,精神科醫師也常常要求出庭作證,證明當事人是否有失智問題。 劉慕恩表示,看了那麼多臨床案例,他建議尚未失智的人,首先可以透過信託基金的方式,在心智尚清楚時,就先對自己的財產做出處置。 第二點,失智者除了無法自理財產,甚至無法表達自己的治療意願,《病主法》於今年初開始實施,想要決定自己的重大醫療決策,也可以趁早安排。 台灣失智人口每年增萬人 法規要加速跟上.

  6. 2021年2月21日 · 諮商師解析面對創傷的 4 個步驟. 日期:2021 年 2 月 21 日 作者: 莊 筱彤. 你有看到某樣東西就會馬上毛骨悚然、直接逃走的經驗嗎?. 小寶因為小時候曾男同學捉弄,趁小寶沒注意,把肥大的毛毛蟲放在小寶身上,從那時候開始,小寶看到毛毛蟲都會尖叫持續 ...

  7. 2023年6月15日 · 1. 創造雙向溝通的機會. 作為家長,一定都很重視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只是有時候不知不覺就偏重了向他們教導和講大道理。 其實,子女也有個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獨特見解,家長不妨多傾聽,這是鞏固親子之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方式。 2. 適時肌膚接觸. 深度擁抱能讓孩子得到溫暖安全感,適用於所有年齡的孩子。 所以建議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擁抱你的孩子幾分鐘;每天晚上最後一件事,也是擁抱你的孩子幾分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