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當批發蛋價來到一顆3.5至4元之間,保富生物科技旗下保富潔淨農場所產出的蛋,一顆可以賣到14.5元,足足3倍。 「我們其實不是牧場,而是生物原料供應商。 」保富潔淨農場負責人張家銘解釋,而這些蛋也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疫苗與生物研究的原料。 原來光是製造流感疫苗,全球就有上千萬顆的胚胎蛋市場。 這些胚胎蛋必須由無菌科技農場中飼養的雞隻孵化,門檻高、售價也水漲船高。 臺灣生醫業者國光生技近年來逐步拉高在地採購比例,而保富潔淨農場就是去年剛加入的胚胎蛋供應商。 跟著張家銘的腳步進入雞舍。 準備程序相當繁複,首先要洗澡、換上防護衣,所有攜入器材也必須經過煙燻殺菌,以確保沒有病原夾帶。 如此大費周章,就是為了減少自然界中人畜共通的病毒、細菌、寄生蟲污染源。

  2.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名譽教授許振忠則指出,除非疫苗可以噴霧或飲水方式施打,才有可能施打疫苗,若疫苗仍需透過肌肉注射,國內養禽產業人力老化,「一棟雞舍施打4、5天都打不完」,實務面做不到,雞農也無法接受。 但臺大獸醫學院退休教授王金和則指出,施打疫苗雞隻排毒量低,不一定會造成病毒嚴重突變;國內擔心施打疫苗可能導致禽產品不能出口,但實際上WOAH要求,施打疫苗只要做好監測,國際貿易不能以施打疫苗為由給予貿易障礙。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謝世良也指出,受到COCID-19疫情影響,國際mRNA疫苗技術持續進步,國內中研院、國衛院也在發展,mRNA疫苗適合變化快速的病毒,國內絕對有能力發展mRNA禽流感疫苗,mRNA技術也有望發展噴霧式疫苗

  3. 此一問題也反映在疫苗的研發趨勢上,使各國極力研發多動物用疫苗與單劑施打的產品。. 例如:過去第二型豬環狀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次單位疫苗與豬肺炎黴漿菌(swine enzootic pneumonia, SEP)疫苗為不同產品,豬隻需進行兩次肌肉注射,近年來在 ...

    • 臺灣蛋雞產業 從百廢待舉到規模化聚落
    • 禽流感屢挫家禽產業 Covid-19與戰爭擴大漲價效應
    • 生物安全防護系統有待改進 氣候變遷須以現代化禽舍因應
    • 確實掌控第一線生產 對症下藥才是轉機

    臺灣蛋雞產業專業化的發展始於1960年代。1949年以前,臺灣畜牧業主要採取傳統的後院養殖方式,戰後面臨百廢待舉的局面,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前身)推廣農村養雞及副業式的蛋雞生產;1961年以後開始進口蛋種雞,出現專業化養殖蛋雞的農企業,1969年統計蛋雞飼養約300萬隻。 1981年是很重要的時刻,臺灣經濟開始起飛,非農就業機會增加,人工與土地成本持續高漲,臺灣畜牧業真正進入集約專業化時代,朝集中生產及專業分工(蛋種雞場、孵化場、中雞場及蛋雞場)的趨勢發展,採用擴大經營規模,應用立體籠式自動化設備、配合高架式或密閉式雞舍,並形成聚落形態,種田的紛紛改養雞,占了雞蛋市場供應量45%的彰化產區,就是這時期的代表區域。 早期沒有負壓禽舍,因此1980年代大量興建的禽舍,...

    2015年臺灣再度爆發大規模的禽流感疫情,除了重挫養雞產業,鴨鵝等水禽也大舉發病。當時疫情來得又猛又急,禽流感防疫應變層級從農委會提升為行政院,召開「行政院禽流感緊急應變處理小組」,卻難以查明禽流感發生的確切原因,只能針對感染禽場進行撲殺;原本鵝隻產量最多的農業大縣雲林,因沒有警覺、未及時接收到訊息與養殖戶延遲通報,出現集體暴斃情形,加上防疫撲殺,臺灣鵝產業養殖規模從原來每年約200萬隻,2015年縮減為不到44萬隻,原本在臺灣街頭常見的鵝肉店幾乎一夕之間消失,逐年雖有復養,直到去(2022)年100萬隻左右,較2015年以前規模仍是減半。 時隔7年,禽流感再度於去年大舉來襲。有了2015年的血淚教訓,無論中央與地方的防疫體系,或是家禽產業從業者們,勇於投資升級現代化禽舍、兢兢業業於生物安全...

    防檢局的疫情監測分主動監測與主動通報,限於人力多為主動通報。主動通報是讓雞農自主監測,案例場3公里內的其他養雞場須採血清,由各縣市政府打電話通知雞農,由雞農自行採樣給獸醫師,然而養雞場一旦確定感染就會全場撲殺,雞農將損失慘重,造成自主監測難以落實。 在我參加的幾次會議上,防檢局均以主動通報的案發場,說明禽流感撲殺僅占全部數量0.64%。殊不知現場去年開始,雞隻已經發生大量的死亡。姑且不論發生什麼疾病,我們的動物疾病主動監測系統顯然未能很好地發揮功能。 無論如何,禽流感確實成為蛋雞產業的重大挑戰,幾乎每幾年就捲土重來。禽流感之外,2019年蛋價創20年新高,則是2018年中的豪雨災情,導致蛋雞大量損失,活下來的老蛋雞生產力明顯下降,新的蛋雞青黃不接,正是大家關切的氣候變遷議題。氣候變遷是長期發...

    危機也是轉機,未來幾年加速改建禽舍或是讓不適合的地方離牧,主要是因應氣候變遷,在某種程度也可以改善生物安全。但如果再有更頻繁的禽流感病毒進到臺灣,光藉由禽舍改善,並非預防禽流感的萬能解方,除了硬體建設,雞農在生物安全防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產業鏈上游生產的掌控,都必須配套性的強化,把真正的缺蛋原因找出來,對症下藥才是轉機。 產業鏈上游生產的掌控上,必須有多層次的統計數字調查。現階段蛋雞產業的數據,主要是由中華民國養雞協會每個月輪流調查全臺養雞協會會員的在養隻數,然而地方政府也應該掌握本身在養量,包括牧場登記證的變更情況。現行地方政府農業局的防治所,是戰後初期(1963年)產生的單位,當時因為臺灣開始發展畜禽產業,動物疾病多靠防治所獸醫師協助診斷處理,在該時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規模化飼養且交通方...

  4. 其實鴨病毒性肝炎、水禽小病毒感染症目前都有商用疫苗,但畜衛所製劑研究組組長曾俊憲表示,現行疫苗是直接施打在種鴨,讓種鴨產下的小鴨帶病毒抗體,但畜主擔憂施打時造成緊迫,種鴨產蛋率下降,因此現在施打率不高。 也有農民會直接將疫苗施打在小鴨身上,但由於疫苗免疫到產生保護能力,需要一段時間,抗體來不及在染病前產生,導致疫苗成效不佳。 畜衛所研發的水禽病毒性疾病多卵黃抗體可直接施打在小鴨身上,因此不會有上述問題。 此款卵黃抗體製劑還未上市,許聰文說,正在送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審查,確認安全無虞後,會精準算出每劑價格。 畜衛所呼籲,農民應該在種鴨產蛋期前8週,進行完善的疫苗免疫,藉由母體來的移行抗體,保護雛鴨避免感染。 如果肉鴨場不清楚雛鴨來源場的免疫計畫,應在雛鴨1日齡及10日齡接種疫苗。 標籤.

  5. 海巡署指出,這次查獲10桶5公升,以及容量250至2000毫升不等的29瓶非法禽流感疫苗,是否與H5N5抗體來源疑雲有關,防檢局坦言現在還沒看過那些被查扣的物品,需要進一步確認。. 防檢局統計,108年禽流感疫情以H5N2及H5N5亞型為主,總共有84個禽場發生;今年至6 ...

  6. 防檢署指出,拒絕「施打禽流感疫苗」國家作為專案蛋品來源國的考量有二:一是禽流感疫苗無法有效控制疫情,反倒提高疾病風險,二是我國未使用禽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