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0年2月3日 · 中時電子報資訊長黃志全表示中時電子報從當初一年四百萬元的預算玩起雖然每年都虧損但每年中時報系投資在電子報的經費與人力卻不減反增即使去年全年中時電子報虧損達到一千萬元累計四年多來虧損三千多萬元余紀忠仍決心大力投資與支持電子報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前中時電子報的資本額將由原先的七千萬元增加至三億元以上由工作人員也將由目前的六十五人增加至一百五十人同時在這一個新的年度中中時電子報也編列了一億元的廣告行銷預算希望藉由各類的廣告行銷包裝手法強力推廣中時電子報

  2. 2001年11月15日 · 2001-11-15 12:46. +A -A. 加入收藏. 二 一年十月二日中國時報社慶五十一周年的當天現年四十九歲的余建新終於入繼大統成為時報集團董事長集時報所有權力於一身。. 原董事長余紀忠以年高和健康情形欠佳為由退位為創辦人,把他一手打造的事業交給了小兒 ...

  3. 2008年11月6日 · 620期. 2008-11-06 11:00. +A -A. 加入收藏. 一年十月余建新從父親余紀忠手上接下這份同時兼社會公器的家業中國時報》,不過七年光景這份曾經陪伴很多人開始一天生活的報紙是台灣社會極具影響力的平面媒體如今卻被余建新拿來求售變現買賣過程中 ...

  4. 2019年7月17日 · 韓國瑜成功代表國民黨征戰2020總統大選,「韓流效應已引起多家外媒注意然而今7/17日金融時報則是獨家接獲中國時報中天電視台的記者爆料指出國台辦直接下達編採指示。 中國是否滲透台灣媒體,這長年爭論的議題,如今似乎真相大白。 7月15日, 韓國瑜 以44%的高民調擊敗僅擁有27.7%的前鴻海總裁郭台銘,韓國瑜的高人氣已成了外媒關注的焦點。 英國金融時報 報導指出 ,仔細探究「韓流」的主因,可以發現到中天電視台、中視,自去年2018年的地方選舉,就不斷力捧韓國瑜,今年的國民黨初選,更是格外冷落了蔡英文外交出訪行程,持續創造「韓流」效應,造就了韓國瑜擊敗郭台銘的局勢。

  5. 2021年9月20日 · 中國時報 洪凱音. 焦點新聞. 達志. 2021-09-20 10:24. +A -A. 加入收藏. 少子化國安危機加重。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0年1次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去年底25歲至44歲未婚率達43.2%,換句話說,100人有43人未婚,適婚人口中有301萬人未婚,再創新高。 台灣人不婚、不生,導致去年人口首度負成長。 國發會分析指出,台灣未婚率高,除房價、薪資結構外,與女力崛起有關。 1980年未婚率為14.4%,至去年底為43.2%,亦即100位適婚人口中,有43%未婚,直接影響生育率。 內政部統計顯示,1980年新生兒有41萬,至2020年降至16.5萬。 104獵才資深副總晉麗明分析,房價高漲、薪資不漲,是不婚主義當道最主要原因,台、日、韓都有此困境。

  6. 2002年10月3日 · 九月三十日下午位於台北市大理街的中國時報大樓七樓總管理處正在召開高層主管會議原訂由工商時報總編輯陳永誠提出編經整合的報告臨時被取消而中國時報總編輯黃清龍則依既定議程在會中提出中國時報改版計畫此刻陳永誠即將調升的消息已傳遍各界另外據可靠消息透露黃清龍也將在下一波的高層人事異動中被撤換然而中時高層對外卻三緘其口不願證實此一消息。 這是中時報系董事長余建新在入主中天電視之後,第一波的報系內部高層人事調整,其中,中時網科董事長兼時報總管理處業務管理中心執行長鄭家鐘,調任工商時報社長兼總編輯,原工商時報總編輯陳永誠調任工商時報副社長兼中國時報副總主筆。 除了這項人事案之外,余建新有意撤換中國時報總編輯黃清龍,另由中國時報副社長胡鴻仁接替的消息也甚囂塵上。

  7. 2004年12月2日 · 其實台灣的報業危機,不只是《蘋果日報》來台創刊的衝擊,而是整體閱率嚴重下滑! 根據AC尼爾森的調查,台灣民眾整體閱率已呈逐漸下滑的趨勢。 十多年前,閱率高達七七%,二 二年降到五二%,今年九月已降到四八.九%,也就是說,受到電子媒體發達影響,習慣閱讀報紙的人愈來愈少,「這是台灣報業最大的危機! 假道學心態. 離消費者越來越遠. 《中時》、《聯合》退為第三、四大的原因《蘋果日報》社長杜念中指出,「《蘋果日報》可以晉升為台灣第二大,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和讀者保持密切互動,完全掌握住消費者的需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