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5日 · 節稅方法1勞退自提6% 受薪階級或是從事勞動的雇主自營作業者可透過勞退自提節稅。 如果每月現金流充足,可以選擇 自提6%薪水到退休金 ,這筆金額就不會計入年度的薪資所得中。 若夫妻兩人月薪均為5萬元,也都自提最高6%,每月自提金額達3000元,兩人6000元,一年就有8萬4000元的額度,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 以稅率5%計算,可省下4200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節稅方法2:扶養親屬免稅額. 若有符合 扶養親屬資格 的家人,可在申報時列舉,就可享有多1人的免稅額,70歲以下為9.2萬元、70歲以上是13.8萬元。 不過要注意的是,兄弟姐妹要先溝通好父母由誰申報扶養,以免為錢傷和氣。 另外,被扶養人可能無法申請其他補助。

  3. 2023年5月6日 · 可以怎麼節稅? 我們就來深入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2023年所得稅 免稅額扣除額一次看. 今年的所得稅計稅基礎首先在扣除項目必須先認識一個名詞叫做所得總額」,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年收入多少以一般上班族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最基本的12個月再加上所有獎金包含了年終和三節。 但一樣的所得,每個人的收入來源都不太一樣,生活負擔和個人條件也不一樣,課稅的基礎當然就不一樣,所以在報稅的時候,就有各種可以扣除的項目,讓我們把這些成本扣掉之後,最後得到一個所得淨額,才是課徵所得稅的依據。 也就是說當我們報稅的時候,可以適用的扣除項目越多、金額越高,最後要課稅的金額也就越少。 所得總額-扣除項目=所得淨額.

    • 綜所稅節稅方法
    • 常見帶來重稅之所得
    • 降低所得總額
    • 善用海外所得的額度
    • 提高扣除額
    • 延伸閱讀

    從上面綜所稅計算公式觀察,其實節稅策略方向很簡單,但是就是因為太簡單、太樸素了,大家反而忽略了它,其實高所得者的綜所稅節稅方法,可以總結成三句話: 請大家跟我念一遍: 1.降低所得總額 2.善用海外所得額度 3.盡量提高扣除額 綜合所得總額係由十大類所得組成,我們先來看一下有哪些:

    十大類所得當中,常見造成大家沉重稅負的兇手可能是高額的股利所得、租賃所得或利息所得。 1. 股利所得:可以思考用個人持有與用法人持有,何者較為節稅?有沒有其他較節稅,且股利殖利率差不多的標的? 1. 租賃所得:尤其很多大地主,把土地租給別人做一些開發,那建物的起造人是登記給是地主還是承租人?租約租多久?租期屆滿的時候,建物要不要拆掉?這些都可以考慮做些調整。此外,跟股利所得一樣,也可以思考用個人持有與用法人來收取租金,何者較為節稅? 1. 利息所得:有扣繳憑單,跑不掉,而且還有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那麼如何降低高所得者的所得總額呢? 如果是股利所得高,承上所述,可以思考用個人持有與用法人持有,不同主體何者較為節稅?有沒有其他較節稅,且股利殖利率差不多的標的? 如果是利息所得高,請參考下面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把資金放在不同的地方,會產生不同的課稅效果。 1. 如果把資金放在定存,定存利息不高,而且超過27萬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度後,計入所得總額中依照累進稅率課稅,最高要適用40%的稅率。 2. 如果放在國內基金,配息課稅制度同上。 3. 如果配置在國外基金、國外債券、F股(KY股)等國外金融工具,因為配息所得屬於海外所得,就不在綜合所得總額的範圍了,達到我們想要降低所得總額的目的。 上面的金融投資工具中,就節稅的角度來說,國外基金、短票、F股及保險,這幾個都是不錯的選擇,因為都可以達...

    延續上一點,如果所得類別從國內所得變成海外所得,為什麼會帶來節稅效果呢? 首先我們得先瞭解我國針對海外所得的課稅制度,台灣綜所稅是針對國內所得課稅,而海外所得的部分則規範在另一部稅法《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來課稅,並採取兩者同時計算,但擇高繳納的作法。 我們先介紹一下兩者的計算公式: 上方的一般稅額,就是我們熟知的綜所稅計算公式,而下方的基本稅額,就是海外所得計算課稅的地方。 針對我們的國內所得,會先算出一個一般稅額,假設金額為A。 下方的基本稅額,以綜合所得淨額為起點,加計海外所得及其他項目(特定保險給付等),扣除定額扣除額670萬,再乘上固定稅率20%,即為基本稅額,假設金額為B。 1. 若A>B,則最終繳稅金額=A 2. 若A<B,則最終繳稅金額=B 看到這邊大家應該理解了,如果我們可以把...

    最後,我們來看如何提高扣除額 這當中金額最大的莫屬【購屋貸款利息】,因此絕對不可浪費,要善加利用。 我們先看一下【購屋貸款利息】的列報邏輯 房貸利息雖然有最高30萬元的額度,但政府為了避免納稅人取得貸款後,一邊享受「購屋貸款利息扣除額」,又把錢存進銀行,同時享受「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利息)」,達到雙重節稅的狀況。 因此房貸利息的申報金額=當年實際支付的利息支出-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之後的餘額。(如上圖所示) 也就是說,如果我有10萬元的利息收入及30萬元的房貸利息,那我能列報的房貸利息扣除額只剩下=30-10=20萬元 綜合前面的觀念,如果我們可以把應稅利息收入轉換為上面舉例的國外基金、短票、F股及保險等商品,就能最小化「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利息)」,同時最大化「購屋貸款利息扣除額」,把房貸利...

    🔸CFC即將上路,如何試算CFC海外所得影響數與海外所得最大可實現金額呢? 🔸2023年CFC上路後,OBU帳戶還能用嗎? 🔸綜所稅節稅系列#4-高股利所得稅族群都用這1招節稅 🔸海外所得常見4大申報錯誤 🔸吃不消!工程師「稅金噴200萬」吐血(YAHOO新聞)

  4. 2023年4月23日 · 2023年報稅重點懶人包. 7項報稅新制. 1.基本生活費提高19.6萬. 2.免稅額提高9.2萬/滿70歲提高13.8萬. 3.標準扣除額提高12.4萬/配偶提高24.8萬. 4.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提高20.7萬. 5.課稅級距金額調高. 6.退職所得免稅額調高:一次領18.8萬/37.7萬、分期領81.4萬. 7 ...

    • 善用夫妻各類所得分開計稅。過去,因為綜合所得稅申報要求將夫妻所得合併計稅或薪資所得分開計稅,這樣一來結婚後雙方合計的所得額因為被另一半加總後墊高,不得不適用更高的稅率級距。
    • 薪資所得擇優選擇定額或核實減除。納稅義務人於申報綜合所得稅時,薪資所得者不分行業類別,均可選擇減除定額之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核實減除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支出等三項必要費用。
    • 調整收入實現時點。個人綜合所得稅是採「現金收付制」,即按照現金收支的時點來判定所得及費用歸屬年度。同時,綜合所得稅是採累進稅率,可以透過調整收入實現的時間點,讓所得實現在稅率較低的年度來節稅。
    • 自提勞工退休金。很多人只記得雇主必須提撥6%勞工退休金,但卻忘了或根本不知道,其實勞工自己也能自願提撥最高6%薪資至勞工退休金帳戶。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有幾個節稅的效益:
  5. 2024年1月17日 · 節稅方法1所得稅如何計算? 善用列舉扣除額. 每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民眾的年收入為所得總額」,而在計算所得稅時,「所得總額將會扣除免稅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等各式各樣的扣除額項目直到計算出所得淨額所得淨額的比例計算出每年要繳的所得稅額度。 而在各式各樣的扣除額當中,有一個項目為「一般扣除額」,分為「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共2個類型。 民眾可以自由選擇要套用「標準扣除額」或是「列舉扣除額」,選擇扣除越多的對報稅越有利。 二者的最大差異就是標準扣除額會在申報稅務時直接扣除,額度是固定的,而列舉扣除額則是需要在申報時檢附相關證明文件,減免額度沒有上限。

  6. 以綜合所得稅為例最常見的節稅方式不外乎降低課稅所得提高免稅額和扣除額等。 那究竟節稅是什麼? 要怎麼節稅? 以下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 節稅是什麼? 節稅(Tax Mitigation)指的是在合乎稅法的前提下,透過不同業為的選擇,來達到減輕稅負或不必納稅的目的。 不同於逃稅與避稅,節稅是稅法本來就規定的選擇途徑,因此也是最安全的一種方式,換句話說,節稅其實是法律所保障、允許的行為,甚至國家的稅捐機關還會主動向民眾宣導如何節稅。 稅的種類? 每年要繳哪些稅? 在看到實際的節稅方法前,當然要先對「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下根據徵收機關的不同,可以將台灣的稅務分成兩類: 台灣人民一般每年要繳的稅捐依序有: 4 月份要繳自用車輛的 使用牌照稅. 5 月份要申報繳納 綜合所得稅及 繳 房屋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