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9日 · 經銷商和汽車業高層表示,過去三年來,汽車供應短缺導致車商不斷調漲價格,車款選擇性也不多,種種因素觸發消費者的觀望心態,使需求受到壓抑。然而,隨著供應鏈壓力緩解,車商正在加緊腳步生產,銷售反彈的速度比許多分析師預期的還要更快。

  2. 在 2024 年,全球道路上的 ICE 汽車將開始萎縮 2025 年,燃油車的交付量將從高點下跌約 19%。 所有類型的電動車,包含兩輪、三輪車、公車、轎車和商用車等,目前每日取代了 150 萬桶石油,到 2025 年,預計該數據將達到近 250 萬桶。

  3. 2024年1月2日 · 與此同時比亞迪還直接調降新車上市價格去年 12 月 15 日,宋 L 正式上市,五款車型售價介於 18.98 萬至 24.98 萬元。雖然比亞迪把宋家族定位在高檔車款,但這個定價比去年 10 月備受爭議的 22 萬 - 28 萬元預售價,大幅下調了 3 萬元。

  4.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今 (9) 日指出隨著疫情趨緩汽車市場回歸成長軌道加上車內面板用量持續提升下預期今年車用面板出貨數量將突破 2 億片,達 2.05 億片的水準,年增 5.1%,也帶動車用 TDDI 出貨量成長至 3800 萬顆,年增 54%。

  5. 2022年9月8日 ·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工業 (1536-TW) 今 (8) 日公布 8 月合併營收,衝上 7.02 億元,月增 4.8%,年增 12.25%,創單月新高紀錄,和大說明,營收創高主要是受惠外銷價格調漲和匯率因素。和大指出,由於 3 月起陸續調高產品外銷價格,以反映高漲的運費和原材料成本,漲幅約 5-10%,前 8 月合併營收 48.86 ...

  6.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 (1536-TW) 今 (7) 日公布 3 月合併營收為 6.38 億元,月增 10.38%,年增 1.63%,創同期新高,第一季合併營收 17.14 億元,年增 8.11%,為 6 個季度來高點,展望後市,和大認為,電動車市將維持百家爭鳴榮景,嘉義五廠新建工程預計第四季投產,力拚持續提升電動車傳動領域的市占。

  7. 股王矽力 - KY(6415-TW) 今 (1) 日召開法說會,由於第二季汽車營收比重僅 1%,低於全年目標 5%,董事長陳偉坦言,汽車受到供應鏈影響,導致上半年出貨遞延,營收貢獻較預期低,但受惠新品不斷導入更多晶片及電動車趨勢,看好未來 2-3 年仍將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