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4月6日 · 紙錢的由來可追朔到魏晉南北朝當時是用來祭祀鬼神。 (蔡倫造紙在東漢,所以紙錢只會出現在魏晉之後,所以別被一些神棍給騙了。 更早之前是用圭璧、幣帛、銅錢。 )當時的紙錢應該接近真錢,但同樣都是埋在墓中。 不過,價值上沒什麼重要性,早在之前,就已經有俑人與陶製品當陪葬,紙錢差不多與泥錢無異。 之所以到後代演變成文化意義,主要是: 不僅用於喪葬,連平時祭祀也要使用. 不再埋葬,改用焚燒的方式。 這過程或多或少跟佛教的傳入與孝道有關。 君不見,逢年過節大家不都會採買東西嗎? 想起過世的親人,由於不好隨便打開墳墓給親人送點錢,於是發展出用焚化的方式供在冥間的亡靈使用。 承上,所謂的「焚化」,不單單只是燒成灰,而是「化」為冥間的貨幣。 不經過這道手續,亡靈是無法使用。

  2. 2014年12月12日 · 中國大陸每年在清明節期間用於祭祀焚燒的紙張就達千噸以上清明節當天這項白色浪費便高達一百多億人民幣。 在臺灣,根據臺灣區造紙同業公會統計,臺灣每年進口及自產的敬神用紙約十二至十五萬噸,以公會統計的二 一一年的紙張總量為五六七.八萬公噸(包含進口)當基礎,臺灣每年少說有二%以上的進口紙張用量是用於金銀紙的製作,若加上臺灣業者的自身供應,環保署的數據是每年燒二十八萬公噸,當然,這些紙錢的最終形式就是焚化。 燒紙錢這個問題其實挺嚴重的,最重要的問題來自於空氣的汙染,以及所造成的廢氣與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在臺灣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人均值一直很高,設法降低紙錢焚燒的環保問題就變成是環保單位要傷腦筋的問題。

  3. 2021年4月1日 · 清明節的日期由農曆節氣來定而農曆有 24 個節氣每個節氣會有特定的時刻但在國曆中並沒有固定的日期。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 資料 ,1 個回歸年,也就是從春分點到春分點的實際長度是 365 天 5 時 48 分 45 秒,但四年一潤制的國曆將 1 年的長度定為 365 天 6 時,因此節氣的時刻每年會提前 11 分 15 秒,也就是每 128 年會提前 1 天。 這也是清明節日期會變動的原因。 世紀年未必會置潤,節氣日期因此延後 1 天. 另外,每 400 年,回歸年的時間會比國曆提早 3.12 天,比 4 天還少 0.88 天。

  4. 別再吵簡體繁體誰是正統──這位研究生從甲骨文告訴你簡體字的由來. CO 肥皂箱 2015-12-08. BO 導讀:. 過去有網友 指出 ,中國自 2005 年開始就有要將簡體改為繁體呼聲,然而總是因「繁體字為進步與和實用字體」、「簡體字從先秦就有」等原因遭反駁,未來 ...

  5. 2017年4月5日 · 單選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請問古時為什麼行人欲斷魂」?. (A)清明難得連假,出遊踏青卻因下雨敗興,崩潰欲斷魂. (B)清明掃墓祭祖,因天雨加深了思念心情,悲傷欲斷魂. (C)清明懷古憂今,當時政局頹喪朝廷無能,哀痛欲斷魂. (請 ...

  6. 2015年4月1日 ·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泉州移民陳賴章獲准開墾台北盆地,從新莊拓墾到此,見舟船翔集,於是以「艋舺」稱之,並搭蓋了幾間茅屋作為據點,成為台北第一條市街雛型。 若說台北繁榮始於萬華,一點也不為過。 雖然台北盆地最早物產集散地和行政中心在新莊,但碼頭淤積加上民亂,終被下游艋舺所取代。 艋舺地處大漢溪、新店溪交匯口,水運條件原本優越。 嘉慶以後,南台灣天災頻仍,經濟重心北移,艋舺人口激增,當地商人組成「郊行」,與大陸沿海各地往來貿易,頓時帆檣林立,一片榮景;到了道光、咸豐年間,「一府二鹿三艋舺」名聲傳開,也奠定了北台灣發展根基。 淡水河淤淺之後,嚴重瘟疫加上民間械鬥,使得艋舺經濟優勢逐漸消退,鄰近大稻埕則急速活躍起來,成為新興商業中心。 戰後此地隸屬龍山區,今日規劃為萬華區。

  7. 2016年5月25日 · 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從字面上理解並不是一國家, 對英文使用者而言,更像「中屬台北」 。. 為了能更實務參與國際上活動,1981 年洛桑協議對外放棄了「中華民國」,選擇以彈性稱謂換取更大生存空間。. 但每每談到參與國際事務,代表問題永遠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