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3日 · 通常疫苗要經過10年的研發過程才會成功而牛津大學的疫苗只研發了大約10個月的時間。 超過兩萬人參與疫苗的試驗,其中約半數的參與者在英國,其餘在巴西。 疫苗試驗出現兩種結果:接受兩次劑量疫苗的人當中,只有30個確診病例,而那些接受安慰劑注射的人有101個確診病例。 研究人員表示,平均算來疫苗起到70%的保護作用,比一般的季節性感冒疫苗更高。...

  2. 這種新型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2020年1月公佈之後各國科學家們就開始研發新冠疫苗疫苗研發各階段的工作在世界各地同時展開通常需要10年的工作被壓縮到不超過12個月的時間完成全球科學團隊合作之密切前所未見。 不少團隊曾經研究過近年來導致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疫情的冠狀病毒,所以領先一步。...

  3. 2021年6月12日 · 過去疫苗需要從培養弱化版本的病毒起頭光這個步驟就需要花好幾個月相比之下mRNA疫苗代表人類只需要知道病原體的遺傳編碼就可以把能製造新冠病毒表面棘狀蛋白的mRNA送至人體細胞製造棘狀蛋白藉此驅動免疫系統攻擊與記憶這類病毒蛋白進而產生免疫力這種疫苗研發有如即插即用」。 人類發現mRNA後許多科學家都對它的未來治療潛力充滿興趣其中包括來自匈牙利的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 她研究RNA分子長達十年後,與另一位美國賓州的科學家韋斯曼(Drew Weissman)發現,只要對mRNA進行化學修飾,就能把外來的mRNA植入人體細胞,不會激發發炎反應——騙過身體,讓它相信這個分子是自體製造的。 這個發現代表人類真正可以使用mRNA治療人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0月4日 · 兩人長期致力於mRNA疫苗研發克服mRNA疫苗在早期會引發嚴重發炎反應的缺點可以更快速製造也推動近年來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苗的研發拯救無數性命獲得生醫獎殊榮然而mRNA疫苗相關研究其實已經在學界發展了超過40年實非嶄新技術。 究竟這次mRNA疫苗技術能夠獲獎,到底對人類世界有什麼重要的意義與影響? 一般民眾又可以如何理解此項研究呢? 《關鍵評論網》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轉譯醫學專題中心陶秘華研究員兼執行長,向我們娓娓道來。 陶秘華研究員兼執行長表示,早在1960年代開始,人類就開始嘗試將DNA或mRNA塞進細胞,讓人體做出目標蛋白質,冀望藉此治療疾病。

  6. 1 天前 · 中研院日前才發表首個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次世代mRNA新冠肺炎疫苗如今更立下疫苗研發里程碑媒體報導中研院院士翁啟惠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率領團隊研發全球首支廣效mRNA疫苗不論新冠病毒如何演變都能保有優越的保護力。 該論文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新冠病毒的突變率高,每當出現新變異株,就會使先前的疫苗失去、降低保護效力,而目前席捲全球,突變最多的Omicron變異株,就讓以新冠原型株設計的疫苗的保護效果非常有限,頻發生突破性感染,各國都難以阻擋變異株病毒攻勢。 (熱門點閱: 三立電視「海董」林崑海今晨拔管病逝! 奮戰頭頸癌2年 享壽68歲 )

    • 第一棒:顛覆製藥界的 mRNA 技術,找對語言和資金加速疫苗研發
    • 第二棒:「救命要緊,賺錢再說」使命感成為公司衝刺動力
    • 第三棒:面對不可能,學會「破框思考」
    • 第四棒:在危機中互助合作

    這場和時間的賽跑,一馬當先的輝瑞和莫德納雙雙使用 mRNA 研發疫苗,這個新興技術可說是疫苗飆速誕生的最大前提。然而,這個技術一開始一點也不被製藥界看好,也找不到商業化的良好管道,翻身過程坎坷。 mRNA 是一個名為「信使核醣核酸」的遺傳物質,最早由 2 位法國科學家莫諾(Jacques Monod)和雅各(François Jacob)於 1961 年提出,認為人身體裡有一種物質,負責把 DNA 的「食譜」傳遞給身體裡的蛋白質製造工廠。 mRNA 如何革新疫苗研發?過去疫苗需要從培養弱化版本的病毒起頭,光這個步驟就需要花好幾個月,相比之下,mRNA 疫苗代表人類只需要知道病原體的遺傳編碼,就可以把能製造新冠病毒表面棘狀蛋白的 mRNA 送至人體細胞,製造棘狀蛋白,藉此驅動免疫系統攻擊與記憶...

    有了關鍵技術,這場賽跑中的領頭羊輝瑞如何在不到 8 個月的時間完成疫苗試驗?輝瑞執行長艾伯樂(Albert Bourla)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撰文分享,以科學為本、貢獻社會的使命感,讓他們敢於大膽設定目標,並全力達成。 艾伯樂寫道,他是猶太人、在希臘長大,作為世界舞台上的小國國民以及少數民族,他懂得為對的事情奮鬥而且絕不放棄。 2020 年 1 月,Covid-19 爆發,輝瑞當時即開始注意疫情,短時間內就決定要研發疫苗和藥物。雖然研發要花 30 億美元,艾伯樂表示他們不希望被財務考量綁住,而是把救命當作首要任務。 艾伯樂指出,由於前任執行長成功救回營收損失,讓他得以長期在公司內安心推行「病人優先」的使命感企業文化,他們在公司大樓裡掛著病人的照...

    有動力,但要如何達成遠大的目標?答案是,用新的方法做事,才能創造新的現況。艾伯樂說,當你有一個龐大的目標,必須破框思考。研發疫苗時,艾伯樂跟不同部門開會時,會說:「1、2、3,這 3 種都是以前做過的」,並要求他們再想出第 4、5、6 種選項,他們絞盡腦汁後做到了。過了幾個月,這種思考模式更變成一種習慣,每次思考都能突破舊有框架。 例如,輝瑞以前從來沒有製造過 mRNA 疫苗,他們計畫一製造出疫苗就趕快配送到世界各地。對此,他們購買新的 mRNA 製作機器、放在各地不同工廠,並想出一種加速產出的方法: 用一次性袋子取代鋼瓶進行冷鏈儲存及運輸。 另一個問題是,這些疫苗需要在零度以下氣溫儲存,輝瑞工程師對此著手設計一款能夠給醫院存放數千劑疫苗的隔熱運送儲存箱,配備遠程監控溫度計和 GPS 追蹤器...

    最後,在危機中擁抱合作,是輝瑞表示在危機中學到的珍貴一課,唯有暫時放下競爭,才能共同為社會福祉努力、攜手解決迫切的危險。 艾伯樂指出, 輝瑞 2020 年 3 月開始和主攻 mRNA 的公司 BioNTech 合作時,沒有馬上簽訂合約,而是直接投資、共享機密訊息,因為他們有共識,要快點行動,才能幫助世界。 當時,輝瑞還發布 5 點計畫,指引所有生技公司共同對抗病毒:共享數據、分析和病毒檢測等工具;召集所有人力包含病毒學家、生物學家等各種專家;與較小的生技公司分享藥物研發專業知識,例如輝瑞就幫助 BioNTech 釐清複雜的臨床和監管程序;提供製造能量給任何經批准的療程或疫苗;接觸監管機構,建立一個能夠快速應對未來傳染病的科學家團隊。 為了確保快速研發卻又不犧牲品質和安全,艾伯樂與醫療公司嬌生...

  7. 2021年8月17日 · 在新冠大流行之前2012年在台灣成立的高端疫苗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有關腸病毒及流感疫苗等的研發及生產。 公司網站稱,高端新冠疫苗生產技術,是同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簽約,將基因重組S-2P棘蛋白技術移轉到台灣。 該技術利用基因重組技術製作出病毒表面的棘狀蛋白,再做成疫苗打入人體,讓後者產生免疫反應,以抵抗新冠病毒。...

  1. 相關搜尋

    高嘉瑜嬌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