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8日 · 黃金股,特別擁有著否決權。 這給予新創投資人在少股份的狀況下發聲的機會,使得目標可以達成。 (責任編輯:陳伯安) 作者/蕭富庭,拓威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當新創企業持續成長,需要的資金也逐漸增加,這時候就需要找天使投資人或創投來投資,注入資金。 當引入資金後,不少文章都會提到創業團隊此時要如何兼顧資金籌措與掌控經營權,少有文章討論投資人之後如何對公司重大經營決策事項握有絕對否決權,避免公司經營團隊利用相對多持股或複數表決權強行通過特定事項,損及投資人權益。 這篇就是談新創投資人如何保障其權益並降低投資風險。 當然,如果創辦人想要掌握公司重大決策方向,也可以用這招。 黃金股:如何讓新創投資人擁有絕對否決權.

  2. 2024年5月6日 · 分享本文. 當地時間周六,由「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領導的波克夏海瑟威第 59 周年股東大會進入備受矚目的問答環節, 93 歲的華倫 ‧ 巴菲特回答了股東提問。 本屆大會是老搭檔芒格 (Charlie Munger) 過世之後,巴菲特首次單獨亮相。 與他一同面對股東提問的,還有伯克希爾非保險業務的掌舵人阿貝爾 (Greg Abel) 和保險業務的領導者賈因 (Ajit Jain)。 在股東會上,對於減持蘋果、現金儲備、繼任計畫、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熱門話題,巴菲特都作了一一解答。 巴菲特稱芒格拍桌子要他買比亞迪. 5 月 4 日,在波克夏年會短片結束後,巴菲特要求工作人員為已故的芒格打開會場的燈光。

  3. 2022年5月31日 · 鴻海今天上午 9 時在新北市土城總部虎躍廠舉行股東常會鴻海特別在頂埔廠門口安排電動巴士 Model T接送搭乘捷運的股東們前往虎躍廠參加股東會。 不到 8 鴻海頂埔廠門口已經有電子媒體守候準備取得股東們上車的鏡頭陸續有股東拿著通知書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上車。 Model T 由鴻海和裕隆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打造,鴻華先進總經理特助郭耀聰接受中央社記者短暫採訪表示,Model T 電動巴士已經在高雄和台南與當地客運合作營運,目前生產逐步爬坡,每月產能可到 20 輛。 有小股東接受採訪指出,衝著電動巴士 Model T,他特別開車到頂埔捷運站轉乘,體驗鴻海電動巴士,這也是他第一次到現場參加鴻海股東會;也有年紀較長的資深股民表示,今年特別早起趕來搭乘電動巴士參加股東會。

  4. 2019年9月18日 · 股東和經理人之間的利害關係是對立的因此要將公司交由經理人經營以追求股東的投資價值極大化還要建立檢核經理人的機制——這就是公司治理最根本的開端想必各位會認為既然問題的根源起於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那就打造一個讓股東和經理人的利害能達成一致的機制不就行了嗎? 從很多層面來看,這個想法的確是成立的。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提高經理人的持股比例,提供認股選擇權也是個辦法。 不過,這些方法的效果究竟如何,各界都還有很多討論。 讓經理人持股,會帶給經理人兩種不同的誘因。

  5. 2018年7月23日 ·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的一舉一動,向來是眾人焦點。 他近期最常掛在嘴邊,喊得震天價響的,便是 全力推動智慧製造,搶進工業互聯網 ;今年初鴻海召開十年來首次臨時股東會的最大原因就是討論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到上海 A 股掛牌的議案。 鴻海以工業互聯網到上海 A 股插旗,除市場募資力道夠強、透過分紅配股留住人才;更重要的是搶搭中國大陸「2025 中國製造」計畫,藉由政策利多,運用中國人才、資金與市場,構建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事實上,鴻海想力拚智慧製造、工業互聯網,除了 FII 這隻腳,由 董事長朱復銓領軍的樺漢科技 ,也被外界視為關鍵要角。 這家公司也是鴻海軍團近幾年成長動能最快的代表之一。

  6. 2016年11月7日 · 張瑋倫. 2016-11-07. 分享本文. 蔡英文總統日前表示將大修《公司法》,表示此舉是為因應台灣經濟結構轉型及成長的需求,也是為了國內產業轉型和創新產業的發展所做,修法後一企業短時間內就能開辦,做生意也將容易許多。 而公司法的翻修,依 聯合財經網 的分類,主要分四大項,其中有公司籌資制度、公司治理、公司登記及組織,還有股東權益,以下簡要敘述: 公司籌資制度. 經 聯合財經網 分析,以前公司出資都要「現金」,但在未來像是技術、智慧財產、勞務等項目都能作為出資選項。 而從 中時電子報 可看到,公司法另外針對股東 50 人以下,且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給予其決定是否發行「無面額股票」,讓股東數不多的新創公司有彈性的籌資空間。 公司治理.

  7. 2017年7月12日 · 財訊. 2017-07-12.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大立光當台灣股王已經是非常習以為常的事了,卻很少聽過有人說大立光初成立的故事。 這家做光學鏡頭,後來靠著 iPhone 登上頂峰的公司,它背後的故事,是一件值得了解的事。 (責任編輯:林子鈞) 股王大立光股價創新高,7月11日收盤價來到5285元,外資目標價喊到六千元,成為台股萬點指標。 很多人好奇,當年200元買到大立光的投資人,現在都在做什麼? 最新一期的《財訊》雙週刊追蹤大立光創業初的四大家族,並分析他們的財務變化,統計發現 若緊抱大立光不放,至少獲利140倍以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