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舍利子是什麼? 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 根據佛經記載和印光大師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的開示,舍利子是由僧人戒定慧功德力而成就的,是由戒定慧道力所成的。

  3. 2023年2月17日 · 舍利即為梵語中的遺骨之意,指佛陀的遺骨,佛陀遺體焚化後結晶而成的固體物,佛教認為舍利形成原因,是日積月累長年修持,功德昭著的自然成就,為戒、定、慧三學熏修成果。 從佛教義理來看,舍利象徵僧人苦心修行得來的福報,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火化時,留下舍利1石6斗,包含1塊頭頂骨、2塊骨、中指指骨和4顆佛牙,另有8萬4000顆珠狀舍利子。 當時古印度8國國王爭相供養舍利,佛陀弟子難以應付,這正是佛教史上「八王分舍利」的典故。 用現代科學解釋舍利子的成因 存在4種可能性. 但從科學角度來看,可以整理出4種可能性: 1.骨頭: 人體骨頭眾多,且年老者常有骨刺,經燃燒後產生結晶現象,也就是舍利子結晶體。 有學者發現,在遺骸火化過程中,骨骼中的碳酸鈣與人體內鹽類物質結合,就可能出現不同顏色、形狀的結晶物。

  4. 2023年2月20日 · 舍利即為梵語中的遺骨之意, 指佛陀的遺骨,佛陀遺體焚化後結晶而成的固體物,佛教認為舍利形成原因,是日積月累長年修持,功德昭著的自然成就,為戒、定、慧三學熏修成果。 從佛教義理來看,舍利象徵僧人苦心修行得來的福報,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火化時,留下舍利1石6斗,包含1塊頭頂骨、2塊骨、中指指骨和4顆佛牙,另有8萬4000顆珠狀舍利子。...

    • 舍利子是什麼?
    • 舍利子為何廣受討論?
    • 舍利子跟結石有關?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在佛教裡,最早是指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身骨,包含佛頂骨舍利、佛指骨舍利、佛牙舍利。因為影視作品繪聲繪影,不少人誤以為舍利子是人死後骨灰裡的圓潤顆粒;但《星雲大師全集》指出,舍利子並非如此,而是整個人火化後,全身的骨灰都是舍利。換句話說,只要是僧人往生後遺留的骨頭、骨灰等,都能稱作舍利。因為有不易腐爛、可久遠流傳的特性,舍利又稱為「堅固子」。

    由於舍利象徵僧人苦心修行得來的福報,相當珍貴稀有,被視作集結福氣的結晶,還有消災解厄的功效,引起許多信徒的關注。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火化時,留下舍利一石六斗,包含一塊頭頂骨、兩塊骨、中指指骨和四顆佛牙,另有約8萬4000顆珠狀舍利子,為此當時古印度八國國王相互爭取供養舍利,佛陀弟子難以應付,佛教史上「八王分舍利」的典故便是如此而來。

    兩千多年以來,關於舍利子成分為何、是真是假、價值多少,眾說紛紜。舍利子究竟如何形成,國際間也尚無定論,不過有四種說法相對常見: 1. 骨頭:人體內有多個細小骨頭,經過燃燒會因重結晶現象,產生舍利子結晶體。台灣曾有研究分析某位僧人的舍利子,發現主要成分與人類骨頭成分相似;也曾有人推斷舍利子的來源,應是人類的牙齒。 2. 結石:一派人士主張,舍利子是人體內的結石,例如膽結石、腎結石等;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方冠傑也表示,站在醫學的角度來看,舍利子的確有可能是結石。不過也有人質疑,結石的成分,與舍利子的成分仍存在差異。 3. 長期吃素:另有一種說法,僧人因為攝取大量的纖維素與礦物質,人體新陳代謝後,可能形成大量的磷酸鹽、碳酸鹽等,沉積在人體內,久而久之就成了舍利子結晶體。 4. 火化技術:近年來也有科...

  5. 2024年1月23日 · 舍利(梵文:शर र, śarīra),又稱為 堅固子、舍利子、設利羅,舍利子是 自然形成的結晶體 有各種不同大小和顏色。 在佛教看來,舍利是修行戒、定、慧三學的成果,是那些長時間積累功德的人在自然界得到的成就。

  6. 2023年2月6日 · 舍利子是什麼?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在佛教裡,最早是指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身骨,包含佛頂骨舍利、佛指骨舍利、佛牙舍利。

  7. 2023年2月14日 ·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圓寂、享耆壽97歲,於昨(13)日讚頌大典之後發引荼毘(火化)。. 儘管星雲大師生前曾在遺囑中說「我沒有舍利子」,昨日徒眾清理大師遺骨時,竟發現無數舍利子,多數白皙圓潤,甚至有五彩結晶,佛光山也證實此事。. 令人好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