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舍 利 ( 梵文 : शरीर, śarīra ),又作 堅固子 、 舍利子 、 設利羅 ,意為 屍體 或身骨,常指 骨灰 。 其中有的 結晶體 形色各異。 舍利最早指 佛祖 涅槃後的大體 自行火化 後剩下的 殘餘部分 ,是祂的遺物,後來也指 高僧 ( 尼 ) 圓寂 火化 剩下的骨燼,通常埋葬於 塔 中。 很多佛教古國的君主會派人迎接這些舍利,並建佛塔供奉它。 在當時,這些舍利因為稀少,又是佛教聖物,因此常被直接當成佛陀本人來祭拜。 歷史淵源 [ 編輯] 法門寺真身舍利塔. 靜岡縣御殿場市 佛舍利塔 (日語:平和公園 (御殿場市)) 佛教 敬仰和崇拜舍利,是從釋迦牟尼的舍利開始。

  2. 2019年12月25日 ·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意指印度人往生後的遺體總稱;在佛教裡,僧人往生後,其所遺留的頭髮、骨頭、骨灰等,都可以稱作「舍利」。 而「舍利子」指的是火化遺體後所產生的結晶體,也稱「堅固子」、「設利羅」,形狀、顏色沒有一定。 舍利子。 (圖/翻攝自法爾禪修中心粉專)...

  3. 2023年2月15日 · 民間有一派說法,認為舍利子其實就是體內的結石,因為僧人大多長期茹素,若沒有攝取足夠的油脂和水,體內的草酸鈣沉澱,就可能造成結石。 然而,舍利子有分成白色的骨舍利、黑色的髮舍利、紅色的肉舍利,還有其他各種不同的顏色,從外觀看起來,和結石並不同,且不是所有的結石患者火化後,都會留下舍利子。 也有人認為,舍利子是骨頭火化後的重結晶現象生成,...

  4. ( shè ) 利(梵文: शर र, śarīra ),又作堅固子、舍利子、設利羅,意为屍體或身骨,常指骨灰。 其中有的 结晶体 形色各异。 舍利最早指 佛祖 涅槃後的大體 自行火化 后剩下的 殘餘部分 ,是祂的遺物,后来也指 高僧 ( 尼 ) 圓寂 火化 剩下 ...

  5. 2023年2月14日 · 佛光山提供. 什麼是舍利子? 佛教觀點:修行功德的顯現. 佛光山指出,所謂舍利,是梵語śarīra遺骨之意。 通常指佛陀的遺骨,佛陀遺體焚化後結晶而成的固體物,如佛骨、佛牙、佛頂骨舍利、佛指舍利等等。 按佛教觀念來說,舍利形成的原因,不是生理因素,也非食物結晶,而是日積月累長年修持,功德昭著的自然成就,是戒、定、慧三學熏修的成果。 如《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 」因此佛光山解讀,星雲大師燒出舍利子是大師一生修持,利益眾生的功德自然感得的結果。 星雲大師圓形結晶舍利子,於潔白的遺骨舍利中,其他更有無數小舍利子。 佛光山提供.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科學觀點:舍利是骨頭內碳酸鈣與鹽類的結晶狀態.

  6. 2024年1月23日 · 舍利(梵文:शर र, śarīra),又稱為 堅固子、舍利子、設利羅,舍利子是 自然形成的結晶體 有各種不同大小和顏色。 在佛教看來,舍利是修行戒、定、慧三學的成果,是那些長時間積累功德的人在自然界得到的成就。

  7. 2023年2月6日 ·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在佛教裡,最早是指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身骨,包含佛頂骨舍利、佛指骨舍利、佛牙舍利。 因為影視作品繪聲繪影,不少人誤以為舍利子是人死後骨灰裡的圓潤顆粒;但 《星雲大師全集》指出 ,舍利子並非如此,而是整個人火化後,全身的骨灰都是舍利。 換句話說,只要是僧人往生後遺留的骨頭、骨灰等,都能稱作舍利。...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