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序言. 過渡融資. 臺灣正體. 工具. 過渡融資 (英語: bridge loan )是一種短期貸款,目的是取得更大筆或更長期的融資。 [1] [2] 它通常在英國稱為 過渡性貸款 (英語: bridging loan ),有時被稱做 警告貸款 (英語: caveat loan ),又有時也被稱為 搖擺貸款 (英語: swing loan )。 在南非較常稱做 過渡性融資 (英語: bridging financing )但使用此詞的時間南非比其他地方而言更加嚴格。 過渡融資是個人或企業用於臨時的融資需求,直到獲得永久融資或下一階段的融資,新的融資資金通常被用來償還過渡融資及其他 資本支出 的需求。 引用 [ 編輯]

  2. 結構性融資或結構性融資載體 (structured finance or 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是一個廣泛的術語,用來描述被創造來透過複雜的法律及公司實體以協助轉移 風險 的一塊 金融 領域。 這種風險轉移被用於於 貸款 債券 化的創造而未制止承保標準的下跌,從而造成了2000年中期的 信貸 泡沫 ,以及2007年至2008年的信貸崩潰和 金融危機 。

  3. 臺灣正體. 工具. 再融資 是指公司或個人將現有 債務 轉換為另一種期限和 利率 不同的債務。 再融資的情況和條件可能因國家、省份或州而異。 對個人而言,如果將高利息債務(如信用卡債務)併入 房地產抵押 貸款中,借款人償還剩餘債務時利率就以 房地產抵押 貸款的利率來計算,還款期限也按照 房地產抵押 貸款的還款期限來計算。 在 新加坡 ,再融資意味著房貸從一家銀行轉到另一家銀行。 [1] 在 中國大陸 , 上市公司 的再融資是指上市公司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之後,再次在 證券市場 上募集資金的行為。 [2] 參考文獻 [ 編輯] ^ 房贷重新定价或再融资须知. 早報. 2023-03-19 [2023-08-20].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23-08-20) (中文).

  4. 臺灣正體. 槓桿 (英語: Leverage, Gearing ),屬於財經會計用語,或稱 資金槓桿 ,是指舉債 投資 於 高風險 的事業或活動,例如操作具有10倍契約保證金或權利金價值的期貨或選擇權商品契約 [1] 。 當遇到投資獲利不如預期時,槓桿作用的乘數效果,會加速企業的虧損以及 資金 的缺口,並可能影響整體的 經濟 環境。 而 負債比 就是資金槓桿的一個指標,負債比越高,槓桿效果就越大。 同時,資金槓桿的乘數效果是雙向的,當公司運用借貸的資金獲利等於或高於預期時,對 股東 的報酬將是 加成 ;相反的,當 獲利 低於預期,甚至發生虧損時,就有如屋漏偏逢連夜雨,嚴重者就是 營運 中斷,走上 清算 或 破產 一途,使得股東投資化成泡沫。

    • 利息
    • 利率
    • 貸款風險控制

    利息是指借款人為取得資金使用權而向貸款人支付的報酬,它是資本(即貸出的本金)在一定期間內的使用價格。在民法中,利息是本金的法定孳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規定,民間互相借貸最高年利率為年化24%,而24%至36%之間的利息若打官司可以不必支付,若已經支付則無法討回。但超過年化36%的為非法高利貸,無論借據如何簽訂法律皆不承認且必須返還。而砍頭息現象也就是拿借款時先被預扣第一期利息的做法,法律也不承認,只認定以實拿金額數作為本金。

    一定期限內利息與貸款資金總額的比率,是貸款價格的表達形式。即: 1. 1.1. 利率 = 利息額 / 貸款本金 利率分為日利率、月利率、年度利率。 貸款人依據各國相關法規所公佈的基準利率、利率浮動空間,而與該貸款銀行確定貸款利率。 每間銀行的演算法都有所不同,每個人在各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會有所差異。 個人貸款利率,通常視為「一般成本」+「機會成本」+「信用風險」+「變現力風險」

    風險管理主體

    貸款的風險控制主體為貸款人。 1. 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註冊的貸款人的貸款業務接受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監管。 2. 臺灣:中華民國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3. 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 4. 澳門:澳門金融管理局 5. 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6.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國家銀行

    風險管理方法

    巴塞爾協議是國際通用的貸款風險管理方法。

  5. 計算損益兩平點常用的方法有三種:方程式法、邊際貢獻法和圖解法。 計算公式 [ 編輯] 收支平衡點銷售額 = 固定成本 ÷{1-( 變動成本 ÷ 銷售額)} 收支平衡點銷售量 = 固定成本 ÷{平均單價 ×(1- 變動成本率 )}= 收支平衡點銷售額 ÷ 平均單價. 收支平衡點銷售額 = 固定成本 ÷(售價 - 平均變動成本) 圖形表示 [ 編輯] 收支平衡點在以數量為橫軸、金額為縱軸的圖中是 銷售收入線 與 總成本線 的交點。 參考資料 [ 編輯] 鄭丁旺; 汪泱若; 張錫惠. 管理會計 第三版. 指南書局. 2015-03-01. ISBN 9789866085475. 魏明. 确定你的收支平衡点. 大眾商務:小投資. 2008, (6): 57 [2014-04-17].

  6. 工具. 在 金融 與 會計學 中, 資本成本 ( cost of capital (英語:cost of capital) )是指 市場 為將資金引入某個投資項目而所要求的預期回報。 對於投資者,一個投資項目的資本成本是一種 機會成本 ,即投資者為選擇此項目而放棄了其他項目所付出的代價。 另一方面,尋求投資的項目方,例如 公司 ,為了說服投資者去承擔這個代價,需要承諾一定的預期回報,這個承諾性的回報,即是項目方為了籌集資金而承擔的資本成本 [1] 。 這兩個角度引申出了資本成本最常見的兩個應用情境: 投資分析 中對投資機會的 估值 ,以及 公司金融 中公司對於投資項目選擇的決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