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認識錢鼠:古老的哺乳類動物. 錢鼠又稱為「鼩鼱」、「臭鼩」、「地鼠」或是「尖嘴老鼠」,為 鼩鼱科 臭鼩屬 。 源起自中生代 白堊紀 ,牠是哺乳動物中,堪屬最原始、有胎盤類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錢鼠不是老鼠,牠是夜行性穴居動物,錢鼠大多數棲身於植被較好的樹林裡,不會冬眠;其聽覺、嗅覺發達,耳短但外耳殼不明顯,腳則具有五趾且趾尖有爪,尾巴粗短並長有短毛,吻部尖長,眼睛細小,視力差,幼鼠視力則更差。 因此,如上述母錢鼠帶幼鼠列隊前進的模樣,即稱之為「篷車隊行為」。 這種行為通常出現在幼鼠出生後5~22天間,之後幼鼠就開始自由活動,不再緊隨母親而行動。 此外,錢鼠還會藉助叫聲和觸鬚,碰觸周邊環境情況而前進。 老鼠竟也有體香的?

  2. 臭鼩 ( 學名 : Suncus murinus )即 錢鼠 ,為 鼩鼱科 臭鼩屬 的動物。 主要棲息於森林、田野以及家舍,是 華南 、 南亞 及 東南亞 一帶常見的家居動物之一。 分布 [ 編輯] 本種廣泛分布於 東洋界 ,即 印度次大陸 、 中印半島 、 巽他群島 、 華南 等,包括 台灣 以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 江西 、 廣西 、 貴州 、 雲南 、 甘肅 、 四川 、 海南 、 廣東 、 福建 、 浙江 、 湖南 等地 [2] ,並經由人類引入 菲律賓群島 、 印度洋 群島、 阿拉伯 沿海、 非洲 部分地區以及 關島 等許多地區 [1] 。

  3. 錢鼠特徵: 形態: 錢鼠頭體長度約11~15公分體重20~60克雄性體型明顯大於雌性體色為灰色腹部顏色較淡耳殼裸露吻部尖長。 尾長6~9公分,基部粗大、剛毛明顯,體側具腺體會散發濃厚氣味。 生物學: 臺灣的錢鼠早在1859年即有發現記錄,是台灣第一種被發現的鼩形目 (原食蟲目)動物。 主要活動於森林、灌木叢林或草原,也適應人類開發的環境,喜歡躲藏在較陰暗潮濕的地方,如水溝、廚房等地。 食性: 錢鼠主要為肉食性,偏好動物性食物,包括蚯蚓、蠕蟲、節肢動物等,但也會食用植物種子和人類的廚餘。 生活史: 錢鼠的生殖屬於全年連續型,平均每胎產3隻幼鼠,最多可以達到6隻。

  4. 基本介紹. 中文名 :臭鼩. 拉丁學名 :Suncus murinus Linnaeus. 別名 :尖嘴老鼠、食蟲鼠、臭老鼠. 界 :動物界. 綱 :哺乳綱. 目 :食蟲目. 科 :鼩鼱科. 亞科 :Crocidurinae. 分布區域 :中國南方地區. 天敵 :貓、貓頭鷹和蛇等. 名稱由來. 稱呼它們為錢鼠的原因,傳說有人看見它們用那尖長的嘴巴,叼起錢幣,跑進屋子裡。 人們因而認為錢鼠會帶來好兆頭,所以傳統習俗上,對錢鼠並不會隨意地撲殺。 形態特徵. 臭鼩體瘦小,四肢細弱,成體長約100mm。 吻部尖長,明顯超出下頜的前方。 耳較大而圓,明顯露於毛被外。 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尾基部粗大,末端則尖細。 口須多,但不很長。 體側面中央具1對麝香腺,能分泌黃白色具特殊臭味的粘液,腺體處的毛細短。

  5. 錢鼠. 典藏品. 學名: Suncus murinus. 英文名:Asian house shrew. 科別:尖鼠科/臭鼩屬 Suncus. 作者:文/陳彥君、陳慕璇,圖/黃筱婷. 參考網址: 臺灣鼠形動物. 台灣體型最大的鼩鼱,也是唯一會入侵住家覓食的鼩鼱。 體毛深灰色,尾巴粗且整條尾巴散布長而稀疏的剛毛。 因為腹部有特別的腺體,所以錢鼠的糞便和牠常出沒的地方會有特殊的氣味。 主要棲息於人類活動的環境,以人類的廚餘與廚餘招引的昆蟲為食。 錢鼠這個名稱的來由,據說是因為時常發出響亮的嘰嘰叫聲,類似銅錢掉在地上的聲音,人們討吉利遂稱牠錢鼠。 但更可能是因為先民了解錢鼠是蟲食性動物,能除蟲害,與一般來偷吃糧食的鼠輩大不相同,故特別稱為錢鼠以茲區別。 錢鼠. 相關標籤: 主題標籤. 哺乳動物.

  6. 其他人也問了

  7. 自投羅網的錢鼠. 坊間有云錢鼠會帶財不該打。 不過有一天黃昏,嘰嘰喳喳的笨錢鼠溜進屋裡,還是被筆者誤認成討厭的老鼠,而且一連2天,共打到2隻。 這 2隻錢鼠一隻身長14公分尾長4公分另一隻12公分尾長3.5公分。 牠們的頭部外形尖長,有長吻;眼睛奇小,觸鬚多又長,耳朵在眼睛後方,呈圓形。 這些形狀和一般家鼠有些不同。 此外,其身材扁胖,尾巴粗而短,也不同於一般家鼠。 圖一:錢鼠頭外觀:長吻、細眼,又長又多的觸鬚。 (作者提供) 原來錢鼠非鼠. 解剖之後,觀察其頭骨,發現小眼睛下的眼窩奇淺,也沒有一般哺乳動物都有的顴骨弓(圖二)。 這種沒有顴骨弓的特色,正是分類學家在分別鼴(Talpidae)與鼩鼱的根據;前者有 顴骨,後者則無。 牠們的齒式和常見的齧齒動物不同。

  8. 名稱由來. 稱呼它們為錢鼠的原因,傳說有人看見它們用那尖長的嘴巴,叼起錢幣,跑進屋子裡。 人們因而認為錢鼠會帶來好兆頭,所以傳統習俗上,對錢鼠並不會隨意地撲殺。 形態特徵. 臭鼩體瘦小,四肢細弱,成體長約100mm。 吻部尖長,明顯超出下頜的前方。 耳較大而圓,明顯露於毛被外。 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尾基部粗大,末端則尖細。 口須多,但不很長。 體側面中央具1對麝香腺,能分泌黃白色具特殊臭味的粘液,腺體處的毛細短。 全身毛稠密,毛短緬而柔軟,體毛為菸灰色,有銀灰色光澤,體背面略有淺棕色。 頭骨扁大狹長,缺顴弓,眶前孔位於第1上臼齒上方。 具明顯矢狀嵴,但不發達;人字嵴發達,顯著突出於枕骨上緣,左右相交成直角形。 齒全白,齒尖無栗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