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3日 · 胃腸內正常情況下就存在大量氣體,主要是由氮氣、氫氣、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氣所組成。 這些氣體都沒有臭味,放屁會臭主要是因為有硫化氫、糞臭素、丁酸,以及糞便。 硫化氫主要來自攝取過多肉、蛋和牛奶等蛋白質食物,味道聞起來像是腐壞的蛋。 糞臭素則是來自於攝入含有色胺酸類的胺基酸,味道也很臭。 丁酸則是當食物經由腸道菌叢厭氣菌的發酵後所製造出來,另外,放屁的臭味也和直腸中的糞便有關,如果有便秘,放屁臭味也更重。 相關文章:【放屁】特別臭可能大腸癌?

  3. 2020年7月2日 · 腸躁症候群是消化系統常見的長期性疾病,症狀有:痙攣、腹痛、腫脹、脹氣、腹瀉(Diarrhea)、與便秘(Constipation)。 大約有5分之1的人患有腸躁症候群,而且首次患有腸躁症候群的人,大多介於20~30歲;女性患者大約是男性患者的2倍。 雖然腸躁症候群不像其他疾病,風險會不斷增加、對生命安全慢慢產生威脅,但它卻像慢性病一樣,需要長時間的妥善照護才行。 腸躁症候群的症狀會因人而異,每個人的症狀差別也很大。 腸躁症候群的症狀,從幾天到延續好幾個月都有可能,如果患者的壓力增加,或是吃了某些特定食物,症狀出現的時間會拖得更久。 不過若患者腸道蠕動的情況有進步,腸躁症候群的症狀也隨著改善。 儘管腸躁症候群是一輩子的,但只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照護,大多數的症狀、情況,還是能獲得改善。

  4. 2024年5月25日 · 造成腹瀉原因. 1. 急性腸胃炎. 因細菌或病毒感染而造成的症狀。 細菌感染包括沙門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可能造成血便;病毒感染則像是諾羅病毒、腸病毒、腺病毒等,還會出現感冒症狀。 2. 藥物影響. 部分藥物副作用會造成腹瀉,抗生素是常見原因之一,若是藥物影響,通常停藥後就會改善。 胃潰瘍|6旬婦半夜胃痛醒 胃鏡檢查驚見傷口「像被霰彈槍打到」! 3. 食物影響. 除了感染,食物太油膩、太辣、太重口味,會因為滲透壓的因素造成腹瀉外,對食物的過敏反應,也會造成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腹瀉。 4. 消化器官腫瘤. 胃癌、胰臟癌、小腸癌、大腸癌,都有可能造成腹瀉、血便。 5. 腸躁症. 造成原因目前不是很明確,不過基因、食物、心因性都是目前可以解釋的。 胃潰瘍|不吃辣不煙酒竟長胃瘜肉!

    • ㄧ、 胃酸分泌過多
    • 腸道氣體太多
    • 便秘
    • 腸胃炎

    有些人吃飯時間沒有固定,所以胃酸分泌的時間也不是很固定,造成有時候明明不是吃飯時間,卻有胃酸會出現來刺激腸道,造成肚子發出咕嚕咕嚕聲。 不過因為胃酸分泌過多導致的肚子叫,還會有胃部酸酸的、熱熱刺刺的,甚至還可以產生胃酸倒流的「火燒心」感覺,比較容易分辨出來。 解決辦法:固定時間吃飯,在非吃飯時間不要吃太多甜食、油炸物或是咖啡因含量較多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酸分泌。 相關文章:護胃飲食|胃酸倒流宜忌食物清單 營養師教避免吃宵夜防火燒心👇👇👇

    第二種原因,是因為腸道內的氣體太多,只要肚子稍微用力,或是改變姿勢,這些氣體就會跟腸道中的液體產生摩擦、流動,就像是吹笛子一樣,空氣在腸道這個大管子裡面流動,自然也會發出聲音。 而腸道氣體會太多,通常是因為脹氣的緣故,可能是飯吃太快、吃太飽,或是吃了太多產氣的食物,甚至是腸道菌叢失調,裡面壞菌太多,所以氣體產生太多;不過一分鐘叫的次數,也不會超過十次以上。 這種狀況造成的肚子叫,會有一直放屁或是覺得肚子裡有氣體在滾動等症狀,按壓肚子的時候會覺得很鼓且有點痛,那就表示可能是脹氣所導致的。 解決辦法:放慢吃飯速度,一口至少咬20下左右,只吃到七分飽。並少吃產氣的食物,像是黃豆、高纖蔬菜等。 相關文章:放屁|坑渠味腸胃炎魚腥味有腫瘤 7種屁聞出病細又臭小心大腸癌👇👇👇

    這種發出的聲音會比較特別,因為肚子裡面塞滿了糞便,腸道為了把糞便推出去,就加速蠕動,蠕動速度快,聲音就比較大。 而便秘也是一個很好察覺的症狀,只要三天沒有排便,或是每次排便都很困難、糞便都很硬,就代表有便秘的狀況。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除了單純的便秘之外,還有可能是大腸癌的腫瘤阻塞了通道,所以常常覺得想上廁所卻上不出來且持續四週以上,建議儘快去醫院檢查。 解決辦法:多喝水、多吃高纖蔬果,每天吃一點優質油脂潤滑糞便。如果便秘持續四週以上,建議去醫院檢查。 相關文章:腸道健康|中醫揭腸胃炎3大外因 手腳2穴位緩解不適👇👇👇

    還有一種原因,則可能是腸胃炎造成的。因為腸胃在發炎狀態,蠕動得速度會特別快並容易受到刺激,不過腸胃炎還會有覺得肚子熱熱、痛痛的症狀,還可能伴隨拉肚子、或是一吃東西就不舒服等症狀,較容易辨別。 解決辦法:少吃刺激性高的食物,如咖啡因、辣、酸等食物,讓腸胃可以好好的休息。 延伸閱讀: 「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這四穴位平衡身心靈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5. 2022年4月9日 · 1. 飲食習慣不好. 如吃東西時狼吞虎嚥、邊吃飯邊說話,不少空氣也隨之下肚。 而吃完東西又坐着不動,也易致使氣體悶在裏。 2. 有鼻炎、鼻子過敏. 台大醫院內科醫生吳明賢指出,有鼻炎、鼻子過敏的人,常不自覺用嘴巴呼吸,把空氣吸進消化道內,也容易產生脹氣,卻常常被人忽略。 3. 吃了易產氣的食物. 體內產生的氣大多由大腸內細菌在分解食物過程中產生。 而人體內因為缺乏某些消化寡醣類及多醣類碳水化合物的酵素,所以若吃了這類食物如豆類製品、地瓜等,因不易被小腸吸收利用,大多進到大腸再被分解,因此產生更多氣體,包括氮氣、二氧化碳及甲烷等。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因為不易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常一喝牛奶就腹痛。 吳明賢醫生建議,不妨改吃低脂乳酪或許就能改善。 產氣食物.

  6. 2020年11月14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民眾毋需過度緊張,連環與大腸癌之間並非劃上等號,很多原因會導致連環,其實每天排氣10幾次都算正常。

  7. 2021年8月31日 · 最近我怎麼一直放屁? 」門診不時會有「滿肚子氣」的病患飽受困擾而就醫。 台灣長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王愷晟醫師表示,每人每天正常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