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農傳媒. 20180918. 文、攝影/ 林佑徽 製表/ 黃逸淳、鄭淳中. 農藥使用與殘留相關議題日漸受到大眾重視,消費者在擔心食安問題之際,其實可以透過了解而避免受坊間傳聞誤導。 在前一則「 農藥檢驗報告停看聽只看N.D.還不夠! 」新聞之後,本篇接續說明農藥殘留檢驗報告中,消費大眾關心的農藥檢驗殘留數值與農藥相關迷思。 農藥殘留檢驗數值有何涵義? 如何解讀看這裡. 一份農藥殘留檢驗報告中,會揭露「檢驗項目」、「檢驗結果」、衛福部食藥署所訂定的「定量極限」,有些檢驗單位則一併提供同樣由衛福部食藥署所訂定的「最大殘留容許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供參考。

  2. 與農業交織扎實人生,也會與你產生連結. 此書,你能掌握臺灣農業梗概,而且,這本書還蘊藏著與各種讀者連結契機。. 李登輝心繫臺灣農業,與許多地方結下緣分;任省長時參訪臺東鹿野鄉「高臺製茶工廠」,茶廠主劉天來(中)介紹當地茗茶,李登輝 ...

    • 不只生態,更要「經營」永續
    • 模式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益
    • 精修細節,讓員工更輕鬆
    • 團隊合作,創造同心文化
    • 聯絡資訊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時生的團隊成員如曾楞瑄、張展偉2位幹部都早已是老班底,過去10多年來與李惟裕在各有機農場間學習,包括曾是全國最大的有機農場「巨農」、八八風災後由鴻海集團斥資5億興建的「永齡農場」等。也曾一起飛到中國成都,管理過500公頃的大型農場,可說經驗豐富。 2年多前,他們再到官田開疆闢土,後來張智濠、葉孟達、林聖儒等青農,則藉由農民學院平臺,陸續加入見習。一段時間後,時生的青農們進一步以申請「百大青農」作為組織團隊的動機,操作農場組織經營,並就近請李惟裕擔任陪伴師。 從農場會議室的大面窗望去,數十棵欖仁樹圍繞一座明鏡般的埤塘,映出農場中的豐富生機;副場長曾楞瑄更為多數動物都取了名字,言談中盡是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李惟裕說明,「時生永續農場」的名字來自《論語》陽貨篇:「四時行焉,百物生...

    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後,面對國外大農進逼,團隊也開始思考自身定位,認為唯有提高品質和良率,才有競爭力。相較於以往經手的大規模農場,李惟裕表示時生的規模較小,也沒有豐厚資金,但團隊卻能由過去經驗累積、濃縮的成果,致力於用有效率的方式,達到「週年生產、穩定供貨」。 時生的生產效率體現在精簡的人力安排上——生產部分,農場青農幹部共6人,各自負責田間生產、包裝後處理、銷售及排程等,加上田間操作人員約5人,便能撐起全年200噸的產量。要做到這種成果,李惟裕指出,靠的是長期採用的模式化管理。 自李惟裕經營第1座有機農場以來,便讓農場的所有狀況都「有跡可循」,包括投入成本、人力績效,作物預估產量及實際產量等,皆以圖、表記錄追蹤,方便各部門精準掌握產量、規劃生產期程。 團隊中負責採後處理的林聖儒,就讀嘉義大學園...

    根據既有經驗,隨時針對田間現狀精修工作流程,則是時生團隊的另一個特色。林聖儒指出,相較於一般農場員工照指令走的受僱者心態,時生的幹部們被鼓勵針對現有SOP及問題,提出更有效率的解方。大到動輒影響數百斤產量的種植、採收流程,小到一趟路該一次拿完多少東西,都在檢討範圍內。 訂出合理的職務安排,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提升員工對工作的成就感及認同感。這點,擔任作物生產管理組長的張智濠感觸最深。來到時生前,張智濠在庇護農場帶領身心障礙者進行田間生產,但後來遇到瓶頸;雖然花錢買了農藥肥料,生產成效卻有限,更讓他過意不去的,是自己不知道怎麼針對田間需求,做出有意義的工作分配。 「講難聽一點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消耗人力。」張智濠說,無論是誰,老是被指派做沒成效的工作,也會厭煩、沮喪,但他相信每個人都有適合...

    從時生的運作模式也可發現,專業分工、團隊合作是讓一切得以運作的根本。相較於臺灣眾多青農各自投入農業戰場,時生的青農皆表示不打算自己創業,主要原因是,在長期經營的考量下,他們看不見單打獨鬥的未來。 張展偉認為,獨自奮鬥的成本太高、利潤太低;而林聖儒就過去觀察,指出多數家族企業式的小農場,限於人力無法擴張規模,利潤幾乎沒有增加的可能,甚至會隨成本增高而下降。他認為,唯有藉由團隊合作,讓每人專注於所長,才能創造整體最高效益。 李惟裕也指出,像時生這些沒有家族資源的農業學徒,必須「打團體戰」,整合彼此能力,共同運作一個農場,才能達到效果。他也建議青農們腰要夠軟,放下各自為政的自傲,傾聽團隊成員間的建議,以獲取最大利益。 相較於眾多小農在供貨上的不穩定性,通路商普遍傾向較有規模的生產者,團隊模式也因此...

    時生永續農場 營業時間:平日08:00~17:00 電話:06-579-3147 地址:臺南市官田區南廍里118鄉道1.2公里處 (本文轉載自《鄉間小路》2017年8月號,Vol.43 幕後花絮) 1. 標籤 2. 百大青農 3. 有機 4. 臺南 5. 驗證 6. 永續經營 7. 青出於農 8. 官田 9. 時生永續農場 1. facebook 2. line 3. twitter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我們梨子本來都還有進口,進口韓國梨子,可見我們本土梨子不夠。 」由於寶島甘露梨是8月底採收晚熟品種,經營早收市場農民仍得進口日本品種梨穗栽培,劉申權期待育成6月底採收夏月香能分散國內產期,讓梨產業未來「完全不用靠進口品種」。

  5. 2014年臺灣發生「黑心油」事件,引起社會譁然,「食品安全」上綱成為政黨價值核心;持續迄今,食品安全雖一直佔據政府政策高度視野,但食品安全事件卻未見消弭!不是法令不夠完備,也不是政府執法不夠嚴謹,把關農產品安全與品質,最終仍得透過消費者自發性食安意識覺醒,方是正途 ...

  6. 某天與友人相約在一家精緻高級餐廳用餐,得出店家花很多心思在食材上,主廚資歷也厲害,不過同桌朋友吃完後說了一句話:「我們順路去吃根豬血糕再回家吧。」深得我心。有時花了很多錢,卻只吃了一場寂寞。 那是一家普通豬血糕攤,就是跟中央工廠批貨,加熱後沾滿花生粉跟香菜 ...

  7. 黃謙一夫婦,對台灣「身土不二」堅持. 農傳媒. 20170512. 文、攝影/ 林郁倫. 「身土不二」精神,聯繫著人與土地。. 近年紛紛出現一波又一波「支農、返農、援農」風潮,開創出許多協力農業積極模式,連結產地與餐桌,而雲林農緯果菜行,即是此風潮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