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9月22日 · 中央氣象署對颱風的中文譯名。 侵臺路徑 [ 編輯] 警報期間 [ 編輯] 從發佈警報到解除警報的期間。 [3] 近臺強度 [ 編輯] 颱風靠近 臺灣 時的強度,共分為 輕度颱風 、 中度颱風 、 強烈颱風 及 超級強烈颱風 (簡稱 超強颱風 ) [註 1] 。 近臺近中心最低氣壓 [ 編輯] 颱風靠近臺灣時,近中心最低氣壓 氣壓值 [3] ,數字越低則颱風強度越強。 [4] 近臺近中心最大風速 [ 編輯] 颱風靠近臺灣時,10分鐘平均風速的 每秒公尺 數 [3] 為最大風速。 近臺7級風暴風半徑 [ 編輯] 颱風靠近臺灣時,從颱風中心向外至平均風速每秒14公尺( 蒲福風級7級風 )處的距離。 [3] 近臺10級風暴風半徑 [ 編輯]

  2. 中央氣象署颱風警報 是由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所發布的 颱風警報是中央氣象署針對 颱風 侵襲 臺澎金馬 時所發佈的警報分為 海上颱風警報 與 陸上颱風警報 。 歷史與現況 [ 編輯] 中華民國的氣象單位受到許多變革自1950年中央氣象局自 廣州 遷 臺北 [1] ,抗戰過後的台灣才有一個新的氣象單位負責氣象的觀測與預報,而後於1958年7月,中央氣象局奉令裁併為臺灣省氣象所,松山氣象臺由 民航局 代管 [1] ,直至1971年重新設置於 交通部 之下。 1973年,交通部發布 行政命令 「交航字第16862號令」,實施《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針對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7.2公尺以上的熱帶氣旋,對各該海域所發布警報 [2] 。

  3. 2024年5月15日 · 根據 中央氣象局 的紀錄,海葵是自2019年 強烈熱帶風暴白鹿 4年以來第一個以輕度颱風或以上強度登陸 臺灣 的熱帶氣旋。 海葵深入廣東內陸後,其殘餘低壓區演變為一道活躍低壓槽,為珠江口一帶帶來豪雨,當中 香港 更測得破紀錄雨量,香港天文台亦發出自1992年設立 暴雨警告系統 後,生效時間最長的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因應「海葵」在中國造成災難性破壞,被中國在第56屆 颱風委員會 年會申請退役,在2024年2月舉行的第56次 颱風委員會 會議上獲該會接納把海葵從命名表中除名,以後將不再使用。 新名將在57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上公布。 發展過程 [ 編輯] 出身季風槽整合艱難 [ 編輯] 8月25日,一個熱帶擾動在 關島 西北西方海域生成,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 給予擾動編號93W。

  4. 2023年7月21日 · 中度颱風杜蘇芮 (英語: Typhoon Doksuri ,國際編號: 2305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WP052023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 Egay )是 2023年太平洋颱風季 第5個被命名的風暴。. 「杜蘇芮」(韓語: 독수리 )一名由 韓國 提供,指 猛禽 禿鷲 [參1] [參 ...

  5. 香港. 臺灣.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輕度颱風盧碧 (2021年) 臺灣正體.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 標準時間( UTC+8 )。 此條目介紹的是2021年的輕度颱風盧碧。 關於其他名為盧碧的熱帶氣旋,請見「 颱風盧碧 」。 輕度颱風盧碧 (英語: Tropical Storm Lupit ,國際編號: 2109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WP132021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 Huaning )是 2021年太平洋颱風季 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 「盧碧」一名由 菲律賓 提供,意指「殘暴」 [1] [2] 。 發展過程 [ 編輯] 形成及東移 [ 編輯]

  6. 其他人也問了

  7. 颱風 (英語: typhoon ,見 名稱由來 )是對發生於西北 太平洋 及 南中國海 地區的較強的 熱帶氣旋 的一種稱呼;相對應地,發生於大西洋及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稱為「 颶風 」( hurricane ),發生於 孟加拉灣 的稱為「風暴」等 [1] [2] 。. 熱帶氣旋底層中心 ...

  8. 陸上颱風警報中華民國 中央氣象署 依據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針對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7.2 公尺 以上的 熱帶氣旋對各該陸上區域所發布的一種 颱風警報 [1] 。 發布警報原因及標誌 [ 編輯] 根據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第11條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有以下幾種情況 [1] : 應發布: 預測颱風之7級風暴風範圍可能觸及 臺灣 、 澎湖 、 金門 或 馬祖 陸上之前18小時。 得發布: 颱風發生於臺灣、澎湖、金門及馬祖近海; 颱風之暴風範圍、移動速度、方向發生特殊變化時。 陸上颱風警報發布後每隔3小時發布一次,必要時得加發之。 陸上颱風警報的標誌是:日間掛黃色旗3面,夜間亮綠色燈3盞 [2]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