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英文名稱為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簡稱 TAVI 或稱 TAV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此手術是相當常見的導管瓣膜手術最初用於有症狀的嚴重主動脈狹窄患者可作為傳統外科手術主動脈瓣膜置換

    • 二尖瓣閉鎖不全

      如果病患二尖瓣脫垂與閉鎖不全過於嚴重,醫師可能會考慮進 ...

  3.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族群常見的退化性心血管疾病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不過傳統開胸手術對於這群患者來說較無法負荷因此現在新穎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I成為另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然而這樣的微創手術一定是最好的嗎本集將專訪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為民眾破解TAVI手術的常見迷思並正確認識主動脈瓣膜狹窄治療。 主動脈瓣膜狹窄簡介.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之一,好發於老年族群,主要是因為主動脈瓣這扇門,隨著年齡增長漸漸退化,年久失修,無法順利將血液送出,就可能對心臟造成額外壓力,影響全身血液循環。 陳紹緯教授指出,若發生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將造成喘、胸悶、昏厥,甚至心臟衰竭等嚴重症狀,沒有及早接受治療,預期壽命可能只剩2到5年。

  4. 2022年11月1日 · 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需鋸開胸骨心臟也要暫時停止使用體外循環機維持生命跡象而經導管瓣中瓣手術是由鼠蹊部穿刺幾乎沒有傷口也不需要暫停心臟跳動魏晧智副主任表示若以二次置換瓣膜比較採取傳統手術至少需住院2周以上經導管瓣中瓣手術只需住院3~5天兩者相差甚多。...

  5. 2021年4月10日 · 對於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需置換人工瓣膜的長者來說可選擇不用切開胸骨和心臟傷口小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治療但須自費新台幣100多萬元常讓患者裹足不前。 適用逾80歲、曾開過心者....

  6. 2023年6月1日 · 在需要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的病人中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是最常見的適應症而造成後天性主動脈瓣狹窄的主要原因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和老化所引起的退化性鈣化老化所引起的主動脈瓣狹窄常發生在65 歲以上的老人好發在主動脈瓣的瓣葉上以至於在心臟收縮期時這些鈣化的瓣葉無法打開。 其他原因如細胞的老化及退化、糖尿病、高膽固醇也容易造成主動脈瓣環的鈣化進而造成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之病理生理變化會造成:1.心臟的後負荷增加,2.左心室肥厚, 3.全身和冠狀動脈血液循環的減少。 大部份的病人在主動脈瓣狹窄之早期是沒有症狀的 (例如心絞痛、昏厥以及心臟衰竭),這些症狀通常到疾病的末期才會出現。 然而症狀一旦發生,病人的預後將非常差,尤其是有心臟衰竭症狀的病人。

  7. 2023年6月1日 · 瓣膜性心臟病之外科手術治療主要以瓣膜置換或修補手術為主所謂瓣膜置換手術就是將病變的瓣膜剪下換上新的人工瓣膜瓣膜修補手術是指將病變的瓣膜保留只對有問題的瓣膜結構加以修補目前本院主動脈瓣膜的手術仍以瓣膜置換為主至於二尖瓣膜疾病因為目前的醫學報告顯示二尖瓣膜修補手術之病患其手術後心臟功能恢復比瓣膜置換病患要好因此如果病患瓣膜結構破壞比較不嚴重本院心臟血管外科會盡力嘗試做瓣膜修補手術但是對於瓣膜結構破壞已經十分嚴重不適合接受瓣膜修補手術的病患雖然必須以瓣膜置換手術治療。 三尖瓣疾病多數以瓣膜修補手術為主,只有極少數病患需要接受瓣膜置換手術治療。 由於目前本院心臟手術病患年齡普遍偏大,病患在接受手術前必須先對肝腎功能、肺功能、等器官功能做適當的檢查,以瞭解病患身體狀況。

  8.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簡稱TAVI),是用於治療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或逆流的新技術。 一般是經股動脈(腹股溝處)輸送導管到心臟,將支架瓣膜放置導管中,沿著動脈置於定位點後釋放瓣膜,瓣膜自動擴張以後,可以推開狹窄的瓣膜,同時支架瓣膜就可以正常發揮作用。 手術過程中不需切開胸腔的任何組織,腹股溝術後傷口小,連縫合都不需要,病人復原時間非常的短,手術完兩三天就可以出院。 主動脈瓣膜狹窄為老年人常見的退化性心血管疾病,主動脈瓣膜容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鈣化使其硬化,將導致瓣膜開合能力下降,影響血液循環,嚴重時需要手術治療,傳統手術需進行較高風險的開胸手術,對老年人來說比較難以負荷,因此新穎的手術TAVI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