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0日 · 2007年23歲的 曾苑綺 因惡性淋巴瘤化療感染罕見且棘手的瀰漫性非結核分枝桿菌及在加護病房昏迷不醒之際台大醫院使用含有 Amikacin成分 的抗生素 「愛黴素」(Amikin)治療,引發嚴重的耳毒性不良反應,讓她從此全聾。 「正當使用」、「合法藥物」、「重大傷害」藥害救濟的三大關鍵,她全部符合。 但是,最後卻被判「不予給付」,理由是:衛福部認定,她的症狀是「常見且可預期之藥物不良反應」。 曾苑綺一路上訴,一度在2011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獲勝,判決書中載明:「台大醫院自2001年迄今,有4千多人使用Amikacin,收到相關之耳毒性通報僅有2件,台北榮民總醫院迄今則未接獲使用Amikacin發生耳毒性不良反應之通報。

  2. 2019年5月20日 · 事實上,讓曾綺成為藥害犧牲者、甚至這一年來 頻頻被發布藥害警示的氟喹諾酮系(FQ)抗生素 ,背後更深層的根結,是「沒有更好的藥」可用。 近年來,「藥到病除」的抗生素無利可圖, 國際藥廠新藥研發停滯,台灣還外加 健保砍價 的雙重壓力,「沒有好藥可醫」,連感染症醫師也招不到新血。 對抗細菌的藥物、人力、政策都不足,抗生素新藥荒的危機重重。 畢業季將至,各醫院住院醫師陸續開始招收, 去年(2018)成果 顯示,「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中,婦產科、兒科、外科甚至急診科都滿招而回穩,只剩內科持續失血、招收率吊車尾。 而內科系中的感染科更是「紅色警戒」,今年(2019)迄今,台大、榮總兩大龍頭醫院,報名人數是「0」。

  3. 2024年4月25日 · 媽媽藏藥、癌細胞復發、升學之戰,17歲少年與他的「隱形隊友」如何走過抗癌的每一關?一個17歲的男孩如何勇敢抗癌?當對抗疾病之路缺少家人支持,又有哪些重要的陪伴力量?3年前,尚未成年的嘉源確診血癌,但母親因對西醫不信任,抗拒孩子在醫院治療,嘉源則希望繼續治療,不僅全面地 ...

  4. 此類的作假手法是捏造具有某種意圖的無中生有故事在造謠者說得天花亂墜繪聲繪影之下使得有些民眾難以辨識而信以為真這一類作假事件多數出現在與政治相關的案件上有心人企圖用以影響民意或選情

  5. 1月12日爆發的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以下簡稱「部桃」)群聚感染事件,截至今天(2月9日)總計21人確診,波及4個家庭、甚至另一家平鎮地區醫院也出現個案,傳播擴至第五層,嚴重壓迫社區安全網。 《報導者》採訪多名感染科專家,從病毒基因比對、分艙分流制度、環境清潔消毒、到匡列疫調邏輯,回推院內感染爆發的關鍵時刻,抽絲剝繭,重新檢視及釐清每一道關卡。 關於院內感控與疫調,哪些地方仍應加強警覺? 哪些地方是最易鬆懈的紅區? 如果重來一次,台灣如何可以做得更完善? 距離桃園機場最近的部桃,一年來收治超過四分之一的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確診病人,也接收最多疑似個案,是鎮守台灣疫情最重要的醫院。

  6. 2022年7月14日 · 疫情期間的某一天,May的先生阿豪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昏睡了整天之後被喚醒,卻不記得有COVID-19這回事。求醫之後,阿豪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這時他才44歲,正值盛年,直到發病前仍在擔任廚師。失智讓阿豪無法繼續原工作,性格也發生轉變,他更常情緒不穩、對年幼的孩子發脾氣,並為自己 ...

  7. 2020年8月12日 · 《報導者》解析政策形成脈絡與輿論風暴下的社會背景,獨家取得政策轉變關鍵、破解醫院訂價祕密,並以大數據分析巿場「訂價亂象」的真貌,提供民眾對醫材選擇及政策方向最全觀的了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