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3日 · 富達近日發布《退休儲蓄的4條規則》(4 rules for retirement savings)研究報告,根據4個關鍵指標︰年度儲蓄率、儲蓄因素、收入替代率和潛在可持續的提款率,分析並確定了退休儲錢指南。 儲蓄在退休後可以用來支付什麼費用? 對大多數人來說,退休金將為退休後提供收入基礎,其餘則來自儲蓄。 富達估計,在扣除退休金後,儲蓄金額需要達到取代退休前收入的至少45%。 不同時期應該為退休準備多少儲蓄? 建議到30歲時將儲蓄目標設定為當前收入的1倍,到40歲時設為3倍,到50歲時設為6倍,到60歲時設為8倍,到67歲時設定為10倍。 每年應儲多少錢? 建議在工作時每年至少存入稅前收入的15%,包括退休金自主供款和僱主供款。 該如何維持退休儲蓄? 提款太多有耗盡資金的風險。

  2. 2024年4月16日 · 保險比較平台10life首創保險公司紅利實現評分,分析最新紅利實現率數據,發現本港保險市場上只有不足四成數據可達預期回報,而且保險公司之間的紅利實現率表現參差,評分差距大。. 僅38%達預期回報 實現100%或以上紅利. 分紅保險產品的回報包括 ...

  3. 2024年5月3日 · 分析指出,10月後迎來消費旺季而刺激股市上揚,股民通常會提早於9月陸續入市部署,形成諺語的下半句「 But Remember to Come Back in September 」。 而港股的「五窮月」則有「 絕 」和「 七翻身 」緊隨其後——6月股市會暴挫,但到7月起死回生,分析歸因於暑假將盡就是港股中期業績公布之時,股民在7月至8月會漸被吸引,重新入場。 過去10年. 美股夏季平均走高4% 如果仔細觀察數據,就會發現美股每年5月至10月期間的表現並非想像中劣勢。 當日曆從4月翻到5月,市況亦沒有差到叫人一定要採取預防措施,沽出股票。

  4. 2024年3月24日 · 美國個人理財專家Anne Lester曾任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退休計劃的主管,一度管理規模數十億美元(逾百億港元)的退休金。 然而,她本人在20多歲初入金融界時,是一名「碌爆卡」當作日常的月光族。 Lester的職務和她的消費風格,就是如此矛盾;只是,因着工作的關係,她漸漸領悟到為退休儲蓄雖然困難,但並非不可能成功︰. 當她意識到自己能和其他人一樣努力抵抗物質誘惑時,改變消費習慣就變得容易了; Lester研究出 七招理財方法 ,在開支預算上製造更多「摩擦」以對抗消費衝動,以遏制大花筒的壞習慣。 26歲遇上畢生恥辱. 機場破防崩潰.

  5. 2021年4月29日 · 「五窮絕七翻身」為港股自1980年代至今的一個投資金句,意即股市每逢在5月時都會開始跌市,並會在6月份迎來大跌,但及至7月份則會出現反彈。 據了解,這是由於香港公司多在3月31日公布年度業績,並在隨後除淨,因此股價自然會在5月份出現回調,直至7月份派發中期股息為止。 究竟對港股來說,5月到底有幾「窮」? 如果大家唔想「窮」,不如先看看以下數據,了解一下5月是否真的如此「窮」、6月又是否真的如此「絕」,再決定投資策略。 【第二季港股尋寶 新舊經濟輪轉完結未? : 按此 】 過去20年港股5月、6月份變幅 . 點擊圖片放大.

  6. 2018年12月28日 · 6個罐子理財法Jars System Money Management)由《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作者哈福艾克(T.Harv Eker)設計,主要將支出分成6個分類入手,以達到養成長期儲蓄習慣的目標。 他提到,罐子只是個形式,無論是用銀行戶口、信封或盒子代替都可以,重點是明白背後的概念,要平衝支出。 只要將支出系統地分配,知道甚麼時侯可以動用存款,就可以慢慢脫離月光族。 這6個分類分別為: 1. 財務自由(10%) 無論你月入多少,亦要把收入內可動用資金的10%存起來,用作將來投資的資本。 哈福艾克認為,創造被動收入是非常重要的。 而這份儲蓄的投資目的,就是創造被動收入,在任何時候亦不能動用。 2. 長期儲蓄(10%)

  7. 2023年5月4日 · 一月效應真的靈驗? 用數據看是「傳統智慧」抑或迷信?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05/04 08:30. 分享: 市場中流傳不少傳統智慧,用以輔助分析大市趨勢,這些季節性規則主要根據以往每年股市表現的共性,總結而得出。 例如,「五窮絕七翻身」、「1月效應」及「聖誕鐘,買滙豐」。 這些傳統智慧,成為多年來投資者決策的重要參考,但近年來市況動蕩,它們是否仍能在市場中應驗? 傳統智慧1:五窮絕七翻身. 踏入五月,美股有「Sell in May」,港股有「五窮絕七翻身」的説法,表示股市在5月會傾向下行,6月亦會持續低迷、成交淡靜,直至7月才有機會反彈回升,為避免隨後在跌市中損失,是時候沽貨離場,這種季節性規則現時是否仍然奏效? 疫情後走勢出現變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