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13日 · 去年(2019)10月,外送員連續發生死亡車禍後, 勞動部隨即宣布,確認當事人與外送平台為僱傭關係 ,但這樣的僱傭關係認定,其實僅限於當事人,數萬外送員大軍並未因此一體適用。 不過,這起勞動關係爭議後,外送平台Foodpanda也在上個月(12月)配合勞動部行政指導原則, 修訂了內部外送員行為準則 。 透過Foodpanda外送員取得該公司新修訂的「勞務承攬合約」、「推廣暨廣告合約」及「承攬行為準則」的條文(如下圖),由專家逐一檢視、剖析,Foodpanda新的行為準則是否能就此與送貨員清楚定位為承攬關係,合法擺脫僱傭關係的認定? 新合約的重點爭議.

  2. 2020年10月26日 · 衛福部健保會近期公布今(2020)年底 健保收支將短絀676億元 ,安全準備只有1.88個月,到了2021年底,短絀金額將上升到771億元,安全水位更將低於法定1個月水準,僅0.54個月。 按照流程,11月20日健保會即須討論費率應調整多少。 根據筆者研究,按照現有健保費率調整機制,本次費率應由4.69%調高至5.79%方可達到健保財務平衡,漲幅將超過20%;且未來2~3年需調高費率一次,費率漲幅亦逐漸擴大。 至2045年,若先不考慮《全民健康保險法》目前的6%法定費率上限,若要達到健保財務平衡,費率可能高達20%左右。 為何全民健保平衡費率成長如此驚人? 這與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快速有相當高的關係。 台灣人口老化加速中,10年內將超英趕美.

  3. 2018年7月12日 · 根據原文會企業工會的統計假設以月薪35,000元計算一年下來光是三節年終勞健保特休等各項待遇差異便高達12萬多更別說是加班費特休假婚喪假及升遷等其他福利一旦被裁員不續約也無法領到資遣費及失業給付而承攬一旦碰到職災等問題更會因沒有雇主而求助無門。 實際上,「承攬」一般指的是業主直接將工作發包給接案者,以「工作完成的狀況」計酬。 這樣的工作型態在工地相當普遍,好比直接約定50萬元讓包商完成整間房子的裝潢,或針對個別的接案者,提出完成一個網站多少錢、完成一篇稿件給多少錢的合約;工作者可以自由決定工作方式及工作時間,業主無權干涉工作者如何完成工作。

  4. 2020年9月27日 · 政大財政學系碩士生李璿和連賢明共同發布的〈延後退休對健保財務影響〉論文指出,退休後改以眷屬身分依附投保的人數一年超過17萬人,平均投保薪資由3萬9千多降至2萬7千多元;台灣人若平均退休延後7~10年,估計每年可增加費171~245億元之多 ...

    • 兼職勞健保問題1
    • 兼職勞健保問題2
    • 兼職勞健保問題3
    • 兼職勞健保問題4
    • 兼職勞健保問題5
  5. 勞工保險是勞工階級退休的保障。 然而,勞保已進入不可逆的老化困境,改革為當務之急。 (攝影/吳逸驊) 根據2018年精算報告推估,2031年領取勞保年金的群體將有373萬人,當年度領取的金額更將高達5,600億元。 而領取年金人數的頂峰在2050年約638萬人,之後才會開始下降。 上述這些大結構的趨勢,都讓勞保進入一個不可逆的老化困境。 整體社會的納稅人共同支持分擔了勞保年度總費收入的五分之一,如果再加上明年政府額外撥補的220億元,等於所有納稅人共同分擔了勞保費收入的四分之一。 2009年開始實施的勞保年金,才讓勞保作為社會保險「世代互助」的本質凸顯出來。 (攝影/蘇威銘)

  6. 2017年4月29日 ·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李健鴻進一步分析其中易發生欠薪拿不到資遣費的派遣工人數最多約有42萬人。 但僅在14年前,全台派遣工人數也不過8萬,14年居然成長5倍之多。 過去,從事非典工作多是二度就業婦女、老年就業者,這些人或許並非是家戶最主要經濟支柱。 但如今,非典工作大量增加,早就擴及家戶主要經濟來源,甚至15~24歲的年輕人當中有高達21%從事非典工作。 統計方法:2008年至 2014年的派遣人數,是以2008年至2015年主計總處《人力運用調查》中的 「臨時性或派遣工作人數」,扣除2008年至 2015年《薪資與生產力統計年報》中的「臨時性工作人數」,表中資料僅供參考。 起初,派遣的出現是因應不定期或季節性人力需求,讓企業可彈性運用人力。

  7. 2019年4月30日 · 台灣 現行的職災補償制度 雖有社會保險型態卻問題叢生造成職災者難以獲得充分保障更時常在尋求法定補償權益的過程中飽受刁難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大問題現行職災補償制度4大問題. 1. 跑迷宮:補償制度散落各法規,未有整合體系. 現行的職災補償制度分散在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條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民法等法令之中然而各法規的涵蓋族群不一主責單位不同給付計算方式也不同。 受災勞工須同時知道多部法令規範,向不同政府單位提出申請;且不同單位間,也往往無橫向通報機制,勞工為求主張自己的權益,需疲於奔命到處爭取,不僅陷入行政迷宮,也常造成權益受損。 2. 保障少:勞保職災給付不足. 除了制度混亂外,目前的勞保職災給付內容也嚴重不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