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8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4-08 訊】 作者: 黃世澤. 默認. 科幻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情節中對未來以至太空的想像,但很多時,科幻小說本質更涉及政治,因為要建構一個虛擬的世界,反而科幻小說本質往往是政治小說,由最近改編成電影的美國小說《沙丘》,日本的《銀河英雄傳說》,到中國的《三體》莫不如此,倪匡化身衛斯理寫成的小說更加是對香港的預言,畢竟倪匡除了寫小說,亦曾以筆名沙翁在《明報》發表不少批評共產黨極不留情的文章。 深明共產黨的罪惡的已故科幻小說作家倪匡,他在一九八三年發表的小說《追龍》尾段講過,要毀滅一個大城市,不一定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 人禍不一定是戰爭,幾個人的幾句話,幾個人的愚昧行動,可以令一個大城市徹底死亡。

  2. 2024年4月7日 · 作者: 黃世澤. 默認. 深明共產黨的罪惡的已故科幻小說作家倪匡,他在一九八三年發表的小說《追龍》尾段講過,要毀滅一個大城市,不一定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 人禍不一定是戰爭,幾個人的幾句話,幾個人的愚昧行動,可以令一個大城市徹底死亡。 而他在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鏗鏘說》接受石永泰資深大律師訪問時,他斬釘截鐵指這個城市就是香港,亦表明他根本不相信一國兩制。 深明共產黨的罪惡的已故科幻小說作家倪匡,他在一九八三年發表的小說《追龍》尾段講過,要毀滅一個大城市,不一定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 人禍不一定是戰爭,幾個人的幾句話,幾個人的愚昧行動,可以令一個大城市徹底死亡。 而他在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鏗鏘說》接受石永泰資深大律師訪問時,他斬釘截鐵指這個城市就是香港,亦表明他根本不相信一國兩制。

  3. 2024年3月4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3-04 訊】 作者: 黃世澤. 默認. 今年對大部分仍然留在香港的人,將會是決定性的一年,現時看來的形勢十分清楚,香港由盛轉衰的命運,將會隨習近平不受控制的決定而註定,而香港人只能在去與留之間作出抉擇,而且這個抉擇,不單會牽連你自身未來數十年的財富和安穩,亦會對子孫數代的前途有極其重大的影響,這個決定是不可能做錯,一如一九四九年的上海人一樣,有多少留在上海的人,在後來的反右、文革受到迫害,大家是心裡有數。 當大家以為 香港 政府撤銷用作控制樓價之用的印花稅措施,樓市可以重獲生機時,但實況並非如此,連老牌建築公司馮祥記都宣布清盤,這種情況,連2003年時沙士疫情觸發經濟衰退都未曾發生過。 世界看來並非一片蕭條,為何香港的情況可以糟到這個境地?

  4. 2024年3月18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3-18 訊】 作者: 黃世澤. 默認. 新質生產力表面聽起來,確是一個笑話來,但每一個笑話背後,往往都是悲劇,而習近平並非普通人,他現時的權力在中國無人挑戰,大家可以很容易推測得到,中國經濟將會跌入萬丈深淵之中,而這個深淵的結果,很可能要付出大量人命做代價,大家明知中國出了問題,但無法出招阻止中國跌入懸崖之中,這正是現時中國人,甚至全世界各國人的人的最大挑戰。 自 習近平 上台以來,他已經不斷將一些現有名詞變成了笑話,像命運共同體便為一例。 或自作一些政治口號,什麼四個自信、大國外交、共同富裕都是典型例子。

  5. 2024年5月18日 · 作者: 黃世澤. 默認. 在當代中國歷史而言,五月都是十分關鍵的月份,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日,時任中共總理 李鵬 下達殺氣騰騰的戒嚴令,基本上決定了中國不再是文明國家之列的命運,但當時中國與西方未至於完全決裂,甚至在 江澤民 年代,中國有過在經濟上與西方整合的日子。 但今年五月十四日至十六這三日,中國和美國作出的決定,基本上已經反映了中國和西方已經完全決裂,差在何時中國回到冷戰閉關鎖國的日子。 美國對中國出「組合拳」貿易爭升級. 五月十四日,美國總統 拜登 決定向中國電動車實施百分百關稅措施,而 川普 更揚言如果他上台,會祭出百分之二百關稅,雖然川普的言論有選舉操作之嫌,但無可否認,現時針對中國各類關稅措施,是他開的頭,因此拜登和川普在對華政策上,只是比誰更強硬。

  6. 2023年12月31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3-12-31 訊】 作者: 黃世澤. 默認. 對不少 香港 人和中國人而言,2023年過得十分之不容易,但新一年是龍年,會否容易過一些? 我不是命理學家,我不懂得在這裡提供龍年運程。 但由客觀角度來看,如果 習近平 以至中國政治基本格局不改變,明年只會更加難過。 今年的惡劣情況,只不過是頭盤而已。 已故歷史學者陳梧桐一本舊書《 崇禎 :勤政的亡國君》,因為精警的封面文案「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最後被迫下架。 其實這十四字,某程度是習近平過去一年施政的寫照。 現時 中國經濟 有如出現一個大傷口,這傷口最後怎樣去救有待各方人馬去討論,但至少按照西方的要求,作出一些修補關係的事情去清潔傷口、包紮止血,之後再慢慢決定怎樣處理,這幾乎是基本常識。

  7. 2021年1月9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1-01-09 訊】 默認. 不開心時看一看。 1. 兒子入學有一陣子了,據說用比喻句能增強溝通效果,所以爸爸這樣問他: 「鎮山的虎、高飛的鷹、善戰的狼、敏捷的豹、忠誠的狗,你覺得你在班級里屬於哪一種? 兒子想都不想,說:「害群的馬。 2. 「你真的要和我分手嗎? 「對。 「那我們的風花雪月、山盟海誓算什麼? 「算成語吧。 3. 晚上和男朋友一起散步,他突然幽幽地說:「感覺現在四季都變慢了。 我一驚,不由詫異:這個工科男是受什麼刺激了? 居然能說出這麼詩意的話來。 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是該換部5G手機了。 4. 女兒問爸爸:「在每句話的後面都加一個『呢』字,是不是顯得很可愛、很萌呢? 爸爸想了想,說:「不一定。 女兒問為什麼,爸爸說:「因為你媽媽經常質問我『錢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