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26日 · 《肺癌的預防與治療》一書由臺大醫副院長陳晉興、資深媒體記者梁惠雯共同撰寫,今天記者會中,陳晉興副院長特別提到健保一年有八千多億經費用於治療,卻只有百分之一的 80 億金額用在預防上,遠遠不足。

  2. 2024年3月18日 · 從小罹患小兒麻痺,每天都得睡在俗稱「鐵肺」的負壓呼吸器當中,知名會計師黃鴻隆用自己人生的奮鬥故事,出版自傳《帶著桎梏翱翔》,受到各界的青睞,許多企業家老闆紛紛認購送給員工,其中,一名建商老董一口氣就認購了七千本,希望把黃鴻隆的奮鬥故事讓更多人知道。 黃鴻隆說,這位建商老董是老朋友,除了敬佩自己與病魔纏鬥的人生之外,老董個人的奮鬥史也很精彩,已經具備足夠的戲劇張力拍成一部電影。 因此,這位建商老董感念人生奮鬥與歷練苦盡甘來,即便認購七千本《帶著桎梏翱翔》,還親力親為,邀請黃鴻隆一起到各個身障機構、弱勢團體等,親自演講、分享人生經歷;和身障者一起拼貼、畫圖,體驗身障者如何在肢體不便下,還能不氣餒地在人生的藍圖上點綴出閃亮星光。

  3. 2019年11月21日 · 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明珂所長、陳熙遠主任、李貞德教授,以及臺灣史研究所許雪姬所長、臺南市醫院中醫部張炯宏醫師、臺灣大學食品研究所名譽教授江文章名譽教授皆出席今日的捐贈典禮。 此批捐贈資料不僅是莊博士個人的歷史見證軌跡,更涉及近現代醫療史、婦女史、文化交流等重要課題,希冀透過數位典藏,將莊博士畢生的智慧結晶深化研究和傳承延續。 此批文獻的受贈代表王明珂所長表示:「感謝莊博士的家屬們願意割愛,將莊博士一生的體驗、觀察與研究的心血結晶捐贈給本所。 醫療史是以人群的生命歷程為核心歷史的研究,以『生命與醫療』為核心課題,探討社會深層的心態,期盼將來這批文獻能成為國內外醫療史學界更豐富、更具有開創性的研究資源!

  4. 2021年1月12日 · 2021-01-12. 119歲人瑞退休將軍 王忠泉大談養生秘訣. 王忠泉老先生即使119歲高齡,每日仍可站立揮毫1小時,爬樓梯上下也不用人攙扶。 原輔堂/提供. 活到百歲很長壽,但活到 119 歲更難得! 在台北中和有一位 119 歲人瑞 - 王忠泉先生,至今還健步如飛,精神奕奕,也寫著一手好書法,一點都沒有老態龍鐘的模樣,許多人都好奇他是怎保養的,王忠泉也不吝分享他的養生秘訣。 王忠泉老將軍出生於遠在民國建立之前的西元 1902 年,曾就讀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 - 打過北伐、參加過抗日,歷經大時代的洗禮,於 1949 年跟著國民黨來台灣,直至官拜中將退役。 119歲人瑞王忠泉老先生,平時靠吃土龍養生,至今還健步如飛,打起太極仍是一尾活龍。 原輔堂/提供.

  5. 3 天前 · 活動 空 院 國會頻道 節目表 華視相關服務訊息 關於華視 公開資訊 觀眾服務 出租業務 華視網購 華視徵才 產學合作 4K設備分享 自律諮詢委員會 閱聽人意見調查報告 公評人 ...

  6. 2022年3月31日 · 86歲的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日前在臉書發文,說自己經常忘東忘西,有輕微失智,引發熱烈討論。 其實,不要說八十多歲的長者會有記憶力衰退的困擾,健忘已經成為現代人常有的症頭! 根據一項「大腦初老八大症狀市調結果」顯示,30歲到50歲的中年族群,排名前三名的「有感」初老現象,包括:覺得記憶力變差,記不住待辦事情;會突然想不起原本認識的人,也叫不出名字;會想不起來可以用的詞句,語言能力下降等。 若你經常忘東忘西的,上述前三種症狀你都有,也別緊張,暫時性的健忘、一時的記憶障礙,就跟電腦lag (延遲)一樣,問題不大;但若記憶三不五時就斷片,可要注意保養了。 神經內科翁資盛醫師表示,當人體腦力在25歲達到巔峰之後,就會開始走下坡,40歲以後就不時會有忘東忘西、記憶力衰退、反應變慢、專注力不集中等初老現象。

  7. 2023年4月24日 · 侑澄中醫診所醫師蔡侑達, 28 歲時體重104公斤,不僅精神倦怠,健康也亮起紅燈。 蔡醫師決定以自身專業,運用中藥,配合埋線調理,經過6個月,成功減去46公斤,並保持至今,十年來沒有復胖。 蔡醫師表示,埋線是透過針灸的方式,在穴道植入羊腸線,透過持續的穴道刺激,促進新陳代謝,搭配飲食控制,達到減重的功效。 蔡醫師強調,要瘦得健康最好還是要尋找專業協助,而且每個人體質不同,醫師透過問診把脈,才能提供客製化的治療方案。 蔡侑達醫師建議民眾減重需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照片提供 侑澄中醫. 也因為自身減重的成功經驗成了活招牌,多年來侑澄醫療團隊專研肥胖治療及體重控制,讓不少病患不只減掉肥肉,也讓因為肥胖引起的三高和心血管疾病,都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