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臺灣社交距離App」已上架 鼓勵全民下載使用 掌握疫情擴散相關資訊 - 衛生福利部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 (14)日表示,為優化疫情調查效率及發掘可能風險個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行政院資安處、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Taiwan AI Labs)合作開發「臺灣社交距離App」,利用手持裝置的藍牙訊號強度,偵測使用者間接觸的距離與時間,以科技輔助記錄其過去14天內的接觸史。 本款App近期於Android及iOS系統上架後,至今已超過80萬人次下載,並在App排行榜上獲得好評。
  1. 其他人也問了

  2. ::: 臺灣社交距離App. Facebook Line 列印. 連結. 「臺灣社交距離App宣導影片操作說明. 「臺灣社交距離App宣導影片使用5守則. Android用戶請點此下載. IOS用戶請點此下載. 附件. 臺灣社交距離APP改版Q&A.pdf. 1110826-「臺灣社交距離APP新增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隨機碼上傳功能.pdf. 1110428社交距離APP宣導QRCODE (提供各界運用).pdf. 1110427「臺灣社交距離App」宣導海報.pdf. 「臺灣社交距離App」確診者上傳資料操作說明_1110420.pdf. 【第5版】「臺灣社交距離App」常見問答集 (民眾版)_1110420.pdf.

    • 支援「暴露通知」的「台灣社交距離」App 如何使用?
    • 「台灣社交距離」App 如何運作?
    • 所有人都要安裝「台灣社交距離」App 嗎?
    • 如果我是確診者,我該如何通報?
    • 「台灣社交距離」App 的「暴露通知」能確保隱私嗎?
    • 「暴露通知」是什麼?
    • 「暴露通知」功能在全世界都可以使用嗎?
    台灣社交距離 iOS 下載:請點此
    台灣社交距離 android 下載:請點此

    「台灣社交距離」App 主要是利用手機產生的隨機 ID 紀錄與人群接觸的狀況,而隨機 ID 也是「暴露通知」功能的其中一個項目;啟用了暴露通知功能的手機,每 15 分鐘會產生一組不同的隨機 ID,經由藍牙技術與周圍同樣產生隨機 ID 的手機交換這組隨機 ID 資訊,並將這些資訊中屬於個人隱私且可以用來辨識這個 ID 是來自誰的相關內容去除,也就是所謂的「去識別化資料」,「去識別化資料」的動作就是為了維護使用者的個人隱私。 手機之間彼此交換這些資料後,會不定時上傳至衛福部的伺服器中,當其中有一筆資料被註記為確診者,那麼所有 14 天內跟這筆確診資料交換過隨機 ID 的手機,就會收到「暴露通知」,告知你過去 14 天內有與確診者近距離接觸過。

    「台灣社交距離」App 目前不是強制安裝的 App,所以民眾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安裝,但因為「台灣社交距離」App 的暴露通知運作方式就像上面所說,必須與他人交換資料後,才有辦法在確診者出現後,根據該資料通知相關的接觸者,所以如果你沒有安裝,那你就收不到接觸通知。 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之前受訪時表示: 這也表示要利用「台灣社交距離」App 收到「暴露通知」,需要達成以下幾個條件: 1. 使用者已經安裝「台灣社交距離」 App 並啟用暴露通知 2. 手機有開啟藍牙訊號 3. 確診者安裝這款 App 4. 確診者同意分享確診資料 根據上述的最後一點看來,如果確診的民眾沒有自主利用「台灣社交距離」App 通報,或者是沒有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那麼系統中也不會有任何確...

    若你經由相關單位檢驗為確診者,可以開啟「台灣社交距離」App,左上方的選單中,有一個「確診者上傳隨機 ID 」功能,利用這個功能就可以向平台伺服器回報你的確診狀況,14 天內有與你接觸過的民眾就會收到「暴露通知」。 另外當你確診後,如果你有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那相關衛生單位也會主動詢問是不是同意分享隨機 ID ,如果你同意的話,也會讓你自己上傳手機內的隨機 ID 資訊。

    在衛福部提供給醫院工作人員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 的常見問答資料表示,「台灣社交距離」 App 不用註冊也不用登錄資料,所以沒有擷取使用者個資的問題,上傳的資料也是「去識別化資料」,無法辨識該資料是由誰提供。藍牙訊號也主要是利用強弱計算使用者之間的距離,不會追蹤使用者目前所處的位置,因此不用擔心被用來追蹤與定位。

    「暴露通知」是蘋果在 iOS 13.7 版本中加入的功能,能夠讓各國的政府衛生單位利用特定的 App,並搭配 iOS 的暴露通知功能,通知有安裝 App 並且啟用暴露通知功能的使用者,過去是否有與確診者近距離接觸的狀況。

    「台灣社交距離」App 僅在台灣國內可以使用,而且「暴露通知」功能需要搭配各國家或各地區衛生單位所推出的特定 App 才可以使用,如果網友位在其他地區,或是近期要前往國外,可以下載針對當地開發的「暴露通知」社交距離 App,才可以做到確實通知的效果。 在「暴露通知」中,選擇「已啟用的地區」功能,在該功能下「加入其他地區」,就可以針對你所在或是要前往的地區查看是否有提供相關的暴露通知社交 App。 1. 台灣社交距離 iOS 下載:請點此 2. 台灣社交距離 android 下載:請點此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 Apple 的消息、教學、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加入官方 Line 帳號、訂閱 IG 以及 Telegram。

  3. 2021年5月14日 · 臺灣社交距離 App 的 iOS/Android 安裝與使用教學. 353. 0. Covid-19. 2021-06-11. 《臺灣社交距離 App》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關心您。 要安裝此 App 之前,請先確認手機的《藍牙》功能是 " 開啟 " 的! 若你是 iOS 請打開 " App Store" ;若你是 Android 請打開 " Play 商店" 。 搜尋 "臺灣社交距離" 的關鍵字,確認是 衛福部 發行的 《臺灣社交距離 App》 即可點選安裝。 等待下載與安裝完畢後,點選 "打開 or 開啟"。 App 第一次啟動畫面會有一些提醒與說明。 說明步驟 I - 向左滑動。 說明步驟 II - 繼續向左滑動。 說明步驟 III - 輕點 "開始使用"。

  4. 2022年4月22日 · 暴露通知不是蘋果專屬,Android 一樣能用. 台灣社交距離 App 的隨機 ID、資料比對等過程沒有分手機廠牌,不管什麼手機只要下載並完成啟用,都能正常使用。 台灣社交距離 App 手機軟硬體限制. iOS:支援 iPhone 6s、6s Plus 及其後型號(需更新至 iOS 13.7 以上) Android :支援 Android 6.0 及其後型號。 台灣社交距離 App 是否有隱私疑慮? 台灣社交距離 App 優於歐盟 GDPR 隱私權保護規範,擁有不用註冊、不用上傳個資、不用開定位也不會紀錄定位的特點(因為資料比對用藍芽),下載後就能直接使用 。 相關的接觸資料也只會在手機中儲存 14 天,之後會自動刪除。

  5. 2022年4月25日 · 首先要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 App Store下載 ; Google Play下載 ),下載後開啟手機的藍牙功能APP就開始運作。 點進APP後,會看到時間在跑,代表正在偵測當中,開始用藍牙來比對周遭的人,待在一起的時間。 若近距離接觸2分鐘以上,就會有通知。 另外,頁面會有顯示「與確診者資料比對無接觸」,代表你沒有和確診者有任何近距離的接觸。...

  6. 2023年12月19日 · 台灣社交距離APP將於今年12月31日終止服務。 (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9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台灣社交距離APP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將於今年12月31日終止服務自iOSAndroid平台下架並停止更新約255萬用戶仍安裝此APP可自行刪除。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在疫報記者會上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推廣使用的「台灣社交距離APP」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已於今年3、4月轉型成訊息推播服務,但為防疫情再起,仍保留此APP,隨時可再啟用接觸者通知。

  7. iPhone 螢幕截圖. 臺灣社交距離App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研發提供臺灣地區用戶接收COVID-19接觸通知並提醒收到接觸通知的用戶連繫當地衛生局以減少傳染風險。 保障個人隱私. 利用手機藍牙功能來估計社交互動,資料以匿名方式儲存在個人手機設備中,確保個人隱私。 透過減少互動數量,降低暴露風險. 模擬社交互動數量,做為民眾旅遊、通勤、購物的決策參考。 在自願的基礎上使用. 可以依個人意願安裝或移除app。 減少經濟衝擊. 不僅民眾降低互動次數,企業也以降低社交互動的方式營運,可以減少政府發佈強制暫停經濟活動措施的風險。 降低傳染風險. 鼓勵民眾繼續日常生活,並減少不必要的身體接觸。 拯救生命. 確診患者可以在匿名的情況下,與有接觸他的人分享接觸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