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30日 · 引發飢餓與引發生氣憤怒和衝動行為的是同一種神經肽。 大家都曾有過饑腸轆轆時怒火中燒的經歷,一般人認為,這現象多見於女性身上,但Sophie Medlin指出,這情況在任何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而就神經科學來說,也許更容易發生在男性身上。

  2. 2019年7月11日 · 分享:. 為何總是做錯決定?. 3個要懂的心理學智慧. 行為經濟學的經典書籍《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對投資、市場學、經濟學的影響極為深遠,作者相關的研究更令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以下會簡介的書本中一些簡單的心理學概念,以及如何 ...

  3. 2023年7月9日 · CNBC報道,近年來許多人因不滿有毒的職場文化而辭職或轉行,但社會心理學家指出,一些公司正轉向另一個極端,即「友善文化」,它可能與有毒職場文化一樣具有破壞性。 只容正面反饋 實爲逃避現實. 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Tessa West告訴CNBC Make It:「人們在工作中大力提倡幸福感、友善、善良、同理心和關懷,這些顯然都良好的品質。 但最終發生的情況,我們以某種方式將友善同明確的溝通和對抗對立起來,即使在必要時也是如此。 West指,大多數人都會同意,當工作場所不尊重、不包容、不道德、殘酷或侮辱員工時,它的文化就是有毒的。 然而,「有毒」的反面不指充滿彩虹和陽光,而是存在一個容許批評反饋和對話的安全空間。 她表示,知道如何接受和給予真誠的反饋,職業發絕對必要因素。

  4. 2024年2月19日 · 27歲年紀輕輕,已儲下20萬美元(約156萬港元)?. 想必一名上進青年,Gwen Merz美國一名資訊科技從業員,這她數年前的驕人財務成就... 只背後付出的代價,也非常巨大,令她痛斥「財富自由」騙局。. Gwen Merz很早便開始存錢,目標實現財務獨立和 ...

  5. 2023年11月7日 · 1975年,Paul Hendel正打算在升讀大學首個學期前辭退麥當勞的工作,其時任老闆提供升職機會,表示麥當勞將於30分鐘路程外的地點開設一家新店,急需一名助理經理。 Hendel接受了這份工作,他當時認為可以利用這筆薪金來幫補學費和書簿費。 Hendel表示,雖然為了這份工作而經常錯失派對,但他的確有所回報。 除了完全沒有負債,而且在工作經驗和人脈方面確實領先於其他同輩:「當在18歲時已得到信任去開辦一間新餐廳,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Hendel自願返半夜更,並協助改善新人入職流程。 三年內,他獲晉升為總經理。 到了1980年大學畢業後,他發現自己再次處於十字路口:他應該加入父親的華爾街經紀行,賺更多錢;還是繼續在麥當勞工作,從事他擅長和喜歡的工作?

  6. 2023年5月11日 · 1. 沉迷追求名牌. 「精緻窮」最大的特點就是沉迷追求各種名牌,除了追求名牌衫褲、手袋、飾品及手錶這些穿戴物品之外,還會追求飲貴價咖啡、買萬元以上的手機、去高級餐廳等等。. 如果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而忽視自己的真實財務狀況,最終只會落入 ...

  7. 2021年6月22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6/22 13:55. 分享:. 【曾俊華專欄】有危就有機 擁抱機遇 勇於改變成就先行者. 在每個人的成長路上,都會出現各種機會,變與不變,每一個抉擇都可能左右人生。. 不過即使做錯決定、兜錯彎亦沒關係,因為不曾嘗試,怎會知道結果?. 而且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