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5日 · 1. 問題發現卡:集思廣益,找出關鍵問題點. 部門第一季業績不甚理想,主管要你提出檢討報告。 與其自己埋頭苦思、理不出頭緒,不妨試試Toyota推行已久的「問題發現卡」。 邀集部門全體同仁集思廣益請每一個人各自從不同的角度盡可能挖掘出最多的可能性和面向然後將所有想得到的煩惱或困擾統統寫下來包括客訴過多加班太頻繁資訊傳遞不確實等等。 別讓你的不善管理使團隊分崩離析【7/3 何飛鵬的主管養成之道】解析主管不能犯的12種錯,帶出好團隊. 如果還是不知道從何寫起,建議可以套用製造業常用的 「4M觀點」:人(Man,人手夠嗎? 訓練到位嗎? )、機器(Machine,APP或官網運作有無異常? )、材料(Material,蒐集到的客戶資訊是否可靠?

    • 三大產業鏈,從門當戶對到鬆綁徵才標準
    • 企業擴大實習機會,鼓勵私校生趁早入行
    • 被上、中游壓著打,封測廠覓才現斷層
    • 苦幹實幹被看見,技職生成新寵兒
    • 高教、大學考招制度,應即時調整改革

    半導體涵蓋IC設計、製造與封測三大產業鏈,以往各取所需、相安無事,均能找到「門當戶對」的人才。 豈知, 2020 下半年反轉了。當時,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資學院院長施天從已獲知,「大廠缺人缺到要放寬徵才標準」。果然,今年台積就主動到高科大洽談實習、徵才事宜。 台積更擴大與北科大的合作。北科大電資學院院長黃育賢說, 5 年前,台積派業師到電資學院開設「 28 奈米IC佈局」課程、引進實習生,近年因人才荒,首次開放工程、機電學院大四、碩士班實習機會。 而身為台中唯一培育高科技人才的國立科大「勤益」,十幾年前就開設「積體電路與系統應用」學程。去年台積、聯電也首次釋出電機、電子系實習機會。 大廠對國立科大拋出橄欖枝,還走進私立科大校園。「私立科大一直是封測業重要人力來源,打死都不相信台積會搶我的人,」...

    不只國私立科大,大廠連私立大學也掃一遍。中華大學資電學院院長連振昌表示,去年12月,台積、力積電、元太、緯創首次參加實習說明會,兩梯次共 150 位學生,擠爆會場。「目的就是要電機、電子系的實習生,以及馬上可上班的畢業生,」連振昌說,今年僅 30 、 40 位於大四上學期修滿畢業學分,以後會鼓勵同學盡早修完課,以便大四下可以實習。 今年春節前夕,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參加在聯發科工作的學生婚宴,被告知「連國際IC設計大廠也只能招募到私大學生」時,歎口氣說,「沒辦法,台灣真的缺理工人才。」 中華大學的老師知道缺人,沒料到缺到這種程度。業界紛紛擴大實習機會,長期合作的聯電, 3 月 30 日再加開一場說明會,希望多招電機、電子系學生;緯創則與資工系合作,找到 20 個實習學生。 大廠一邊搶學生,...

    2020 年 8 月,從銘傳到明新擔任校長的劉國偉感受最深:銘傳以商管學群為主,每年有幾個會計職缺就不錯了,到明新時,巧遇半導體人才荒,業者拜會的第一句話就是,「有理工學生可以給我嗎?」 去年底,景碩科技在明新附近蓋第三廠,一口氣要 3000 個學生,電機、電子系各與景碩合辦產攜專班,提供 90 個實習生,仍供應不求。 劉國偉比喻,聯發科、台積位於紫禁城內,大廠原只用第一環的台交清成學生,二線廠及封測業對接二、三、四環學生,現在大廠連七環的航太維修工程師都搶光,不在內的新八環,如高中職電子科年輕師資也被挖角當工程師,年薪是大學教授的二至三倍。 2021 年,有私立科大電機系主任陪封測廠到高中辦說明會,學生提問,「一定要電機、電子科學生嗎?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主管回答:「只要願意動手做就可以,...

    根據 104 人力銀行調查, 2021 年第四季,半導體業人才缺口創 7 年新高,想進半導體的求職者,平均可分 3.7 份工作,是整體「求供比」 1.7 份的二倍多。 半導體職場熱絡,連帶提升私大、科大理工系所註冊率,今年龍華工程學院平均註冊率 99% 。高科大電資學院院長施天從也隱約發現,有點迎來第二春的感覺 ,「高科大電資學院近三年碩士招生愈發競爭,今年報名人數比前年成長近 50% 。」 誰也想不到,人才荒意外讓技職生成新寵兒。施天從認為,台灣半導體傲視全球,人才是靠大學、技職體系共同分工培育而成,缺一不可。技職重視實作精神,早在諸多領域默默貢獻,只是一直被忽略,現在終於被看見了。 儘管從研發、製程到設備工程師都不足,最缺的還是輪班的設備工程師。據台積工程師指出,設備工程師仍以國立碩士生...

    此時,政府如不調整高教、大學考招政策,影響不只半導體,而是所有製造業。張耀文憂心說,半導體植基於數十年產官學三位一體、緊密合作所建構的理工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結晶,培育量多質精具競爭力人才。現正走向「自殺式的教育與升學制度」,後遺症已顯現,會讓人才荒雪上加霜。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指出,去年台灣ITA(適用資訊科技協定的高科技產品)出口占 55.49% ,如果除了台積,都面臨資金排擠、人才短缺,這已是國安議題。就像2014年的功夫驚悚片《一個人的武林》。江湖上出現一位絕頂高手(指台積),固然是武林之福,如造成其他高手走投無路,那會是寂寞的武林?還是endangered(瀕危)武林? (本文出自遠見)

  2. 2024年4月12日 · SWOT分析表怎麼寫?3個步驟 《工作,分析了再做》指出,填寫「SWOT分析表」包含以下 3 個步驟: 步驟1. 設定主題,蒐集相關資料 根據分析的主題與目的,尋找相關資料。例如,分析某產品競爭力時,不論是產品本身的成分、外觀、功能,或是同類型產品的市場規模、進出口法規等,都是蒐集資料的 ...

  3. 2018年9月10日 · 今周刊. 第一步 ── 時間、金錢、心流衡量你的投入. 時間 :你真實投入每個興趣當中的時間值。 金錢 :你願意為這個興趣愛好付出多少金錢,比如說報名課程、購買興趣相關的產品。 心流 :你在做這件事時,你內心真實的感受是什麼。 第二步 ── 清單統計真實分配情況. 列出 3 個興趣,按照時間、金錢、心流三個方向投入,算出一個月的真實分配情況。 比方來說,現階段我的三個興趣排序依次是:寫作、時間管理、人際關係經營。 透過這種方法,能對自己正在嘗試的多項興趣進行排序,從而得知什麼樣的興趣值得自己持續性投入。 當然,每個階段我們的興趣會有些微調,尤其是一開始的探索階段,調整的頻率會比較大,但是漸漸地我們的價值興趣事件會趨向定型。

  4. 2017年3月8日 · 找工作時,從寫履歷到面試,不管是自己想或別人問,你一定苦惱過這樣的問題:「我的專長是什麼? 暢銷書作家、人氣部落格「StuffChristiansLike.net」格主喬恩‧阿考夫(Jon Acuff)指出,回答「我不知道」的人,可能是從來沒有好好想過這件事;覺得自己「馬馬虎虎或一無是處」的人,要不是過於謙虛,就是不認為自己擁有的技能是一項技能。 針對第二種人,阿考夫認為這是人類的本性,我們很容易覺得自己每天在做的事,沒什麼了不起,稱不上是一項技能。 如同行銷專家羅伊‧威廉斯(Roy Williams)所說,「當你待在瓶子裡的時候,很難清楚貼在瓶子外面的標籤。 」下次再有人問你有什麼專長,你可以試試以下兩個步驟。 步驟1:寫下你的想法.

  5. 2021年1月8日 · 2021-01-08. 授權轉載 凱茂 KAMO. Christina Morillo via Pexels. 公司如何評估員工的潛在能力? 5 面向、4 種類的工作職能分析.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我們必須藉由工作動機及工作職能的分析,才能準確地判斷求職者的未來工作績效,找到適任的求職者。 工作動機通常由人格特質展現出來,而人格特質可以由 5 大人格特質分析出來。 那到底什麼是工作職能? 現在,就讓我們更進一步解釋工作職能吧! 工作職能定義. 工作職能就是工作的職務能力,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潛在基本特質(underlying characteristic)。 這些潛在特質不僅會與工作場所及即將擔任的職務有關,更可以預期或實際反應及影響工作行為與績效的表現。

  6. 2016年1月14日 · 1. 執行能力: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懂得與人協調. 「執行能力」牽涉的層面相當廣泛且細膩。 首先,要能掌握不同事物間的輕重緩急,要懂得階段性、循序漸進推展的道理;執行事物時,必然會產生與其他人溝通協調的需要,因此溝通技巧與方法不可或缺。 事物的推展不可能靠一個人就能完成,必須懂得宣導的技巧與方法,並且知道如何把一群人組織起來,分工合作將一件事物「做出來」;由於執行事物必然牽涉到「人」,所以對於人的行為模式與心理特質的認知也很重要…等等。 諸如上述種種,都屬於「執行能力」的範疇。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2. 學習能力:有心追求成長、反覆自我檢討. 至於「學習能力」,則是專業知識、執行能力兩方面能否精進的關鍵所在,可謂個人能力的基礎源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