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6日 · 隨著時代進步人們的生活步調越來越快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睡不著睡不好漸漸變成許多人的家常便飯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台灣慢性失眠盛行率達11.3%,即表示每10個人中就有1人飽受失眠之苦

  2. 2019年6月6日 · 原來失眠也可能是中獎徵兆因為有位在新竹科學園區上班的30多歲男子平時都秒睡但刮出大獎的前一晚卻不知為何無法入眠隔天下午睡眼惺忪的來到店內看著陳列在店內的刮刮樂隨機選了一排後一口氣買下25張結果真的讓他刮中200萬元頭獎他在向店家道謝後說:「難怪昨晚輾轉難眠原來這就是中頭獎的預兆!...

  3. 2021年6月25日 · 健康問答. 健康檢測. 課程活動. 嚴選商品. 特色內容. 瀏覽數 84,175. 睡不好可能是新冠失眠名醫傳授好眠關鍵. 最近老是翻來覆去、夜不成眠嗎? 新冠肺炎影響的不只是健康和社交,更影響到原來的生活作息,造成許多人輾轉難眠。 過去1年多的調查研究顯示,新冠疫情下,許多人因生活節奏大亂,引起睡眠困擾,恐怕成為日後種種身心疾病的溫床。 《康健》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LINE Taiwan及各心理學會合作,舉辦《身心靈花園-愛在瘟疫蔓延時》線上講座,台北醫學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以「睡眠瘟疫 coronasomnia :疫情下的好眠招式」為題,分享如何在疫情下,仍能安然入睡? 該怎麼正確面對安眠藥? 以下為李信謙演講精彩摘要: 2021-06-25.

  4. 失眠原因. 失眠治療及改善方法. 經常眼光光睡不著,或扎醒後難以入睡,都會令人感到苦惱,究竟失眠要怎麼辦? 中醫認為都市人失眠,成因可以有很多。 常見是生活忙碌、壓力大,精神太緊張或情緒波動,以致陰陽失調,陽氣太盛,都會令人難以入睡。 學習放鬆心情、改善睡眠習慣,配合一些養心安神食療,有助對抗失眠,令你今晚可以有覺好瞓,安睡無煩惱。 失眠症狀和早醒表現. 入睡有困難. 睡覺時經常扎醒. 扎醒後難以入睡. 自覺睡得不好或睡眠質素差. 失眠原因. 中醫稱失眠為「不寐」,意思指不能入睡、入睡困難及睡眠質素差。 有些病人因為容易扎醒,常常出現半夢半醒狀態,不能獲得深層睡眠。 也有些人容易發惡夢,經常覺得心緒不寧。

    • 外感傷寒後遺症:陰氣旺盛陽不入陰、脾胃虛寒
    • 上虛下實:陽虛現象的延伸
    • 長期熬夜出現鐵三角經絡型態
    • 鐵三角變化型:肝胃不和、肝膽鬱熱、熱擾胸膈
    • 思慮過多心脾兩虛、胸部瘀阻
    • 心腎不交、心火旺盛
    • 改善上實下虛的失眠最難,其實也最簡單!

    中醫《傷寒論》是千古以來治療「外感傷寒」的專書,裡面有多處提到「不得眠」的症狀,這可以說是感冒所遺留下的後遺症。 果不出其然,從2019年開始全球新冠疫情之後,全球上億人感冒,最常見的後遺症就是失眠。許多人形容「明明就已經很累很累,可是就是睡不著」,這其實可以運用陰陽理論來解釋。 「陰陽」是中醫學裡最核心的理論,可以說整套中醫學都是運用陰陽學說所建構出來的。《黃帝內經》亦提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何氣使然?…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 當代名醫張賜興中醫師曾說:「白天屬陽,夜晚屬陰,陰陽氣通就可安然入眠。」陽氣只要一入陰經,人就想睡覺。出離陰經的一瞬間,人就會醒來,體內陰陽如果不協調,「陽不入陰」就是造成現代人...

    這種體內陽虛所造成的失眠,會出現這各種變化型,最常見的就是「寒性陽虛體質」的變化型,有一種看起來不是陽虛體質,本質上卻是它的變化型,那就是上虛下實經絡型態,有一定比例的失眠者就是出現這種經絡現象。 從下面「上虛下實」的組成可以清楚發現,這是由手三陽經虛證所組成,這就是典型陽虛的現象,從經絡的運行路線看來,可以說是整個腹部寒氣滿滿,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整個胸部也阻塞了,就會形成上虛下實經絡型態。 在2022年5月時,有一位長期失眠的會員,在經過數次經絡檢測之後,發現自己呈現「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由於這種型態在夏天出現的機率很低,因為夏天時陽經能量是強旺的,所以幾乎可以推斷她一年四季就是這種經絡現象,未來有待持續觀察。 雲端中醫有不少文章,就是專門探討現代人胸部氣血經常瘀阻,甚至導致「上虛下實」...

    以上探討的是單純因為感冒後遺症所造成的失眠,這只是其中一種機率較高的原因。另一種原因也是常見的,那就是因為長期熬夜晚睡,之後所產生的一系列體內「陰虛火熱」的現象。 在雲端中醫多數會員的長期觀察後發現,原來失眠是一種惡性循環的過程。在發生失眠以前總不喜歡睡覺,當夜貓子晚上熬夜工作、看電影或娛樂跑趴,為了讓自己在晚上可以看起來精神奕奕,愛喝咖啡、酒精…等等這類可以讓自己興奮的飲料。 這些人多年下來每天一定要把自己搞的很累,一定要撐到最後一刻感到不行了才會入睡。如果幫這樣的人檢測經絡,大多數都會出現像下圖的經絡圖,這種經絡圖就像是一種「作繭」的程序,一旦穩定出現這種「鐵三角經絡型態」,真的就別想睡了,因此也可以說是「自縛」。 雲端中醫某位女性會員約47歲,她之所以開始研究經絡,主因就是長期失眠,當...

    延續上一個案例,這位女性會員的失眠非常嚴重,從2021 年1月開始,已經整整四個月每天晚上都睡不著,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到2022年2月整整一年。真正屬於她的經絡型態,是以三條經絡為主的變化型,必須掌握4個重點: 1. 心經與心包經出現虛證,經常有胸痛、胸悶現象 2. 三焦經與大腸經實證,代表體內累積龐大的火氣,熱到睡不著。 3. 肝經實證、脾經與膀胱經虛證,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作繭自縛經絡型態。 4. 肝經與胃經實證,有肝胃不協調的現象,經常也會伴隨膽經實證的熱證。 除了她之外, 之前也有一些其他會員分享類似經絡現象,這種經絡型態的常見症狀是:很容易生氣、急躁不耐煩、夜間多夢、身體感到發熱難耐、常常感到口渴、嘴裡苦苦、酸酸的(胃酸)、肋痛、頭暈、耳鳴、頭脹、胸悶胸痛、肚子容易餓、肚子胃腸脹氣、消化...

    上面提到寒熱的問題,接下來探討「思慮」問題。中醫常說「思傷脾」,經常思慮過多的人脾會不好,造成脾虛。 傳統中醫認為,當一個人脾氣虛弱時,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血不養心,心血不足時容易出現心神不安,出現所謂的心脾兩虛。 常見症狀是:失眠、多夢易醒、面色蒼白、疲倦無力、氣短懶言、心悸、健忘,食慾不佳、大便溏瀉、舌淡苔薄、脈細而弱。 而今,運用經絡檢測可以清楚驗證這個現象,雲端中醫開發團隊就是一群整天用腦的人組成,其中某位軟體工程師每天用腦超過10個小時,當他累積一年半超過200次經絡數據之後,畫成一張圖,就是脾經虛證。 這種經絡型態如果再加上「久坐」且「思慮用腦過多」,就很容易出現類似於「心脾兩虛」的經絡現象。常用腦的工程師幾乎清一色都是屬於這種經絡型態,因此像下面這種的經絡圖可以輕易地從他們身上取...

    當代名醫陳潮宗曾經說:「失眠問題在於心」,因此中醫有許多診斷失眠證型都與心相關,例如:「心陰不足」、「心腎不交」、「心火亢盛」…等等,似乎都指出失眠與「心系臟腑」(心臟、心包、心經、心包經)有關係。 傳統中醫認為,當一個人體內心火旺盛時,心神不守,容易出現失眠多夢、胸中煩熱、心悸、面紅口苦、口渴口乾、口舌生瘡,舌尖紅,脈數有力。由於心火會移熱於小腸,所以小便短赤,疼痛滯澀。 這個心火旺盛,常常是因為體內的腎水不足所造成,腎陰不能上濟於心,心火獨亢於上,不能下交於腎,心腎水火不能相濟,因此又稱為「心腎不交」。 體內腎陰不足時,也會造成火旺就是基於同樣原理,症狀是:頭暈、耳鳴、潮熱盜汗、手心腳心煩熱、健忘多夢、腰膝痠軟、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 這種抽象的理論,其實可以透過經絡數據來加以證明,從...

    最後要提到的經絡型態是失眠的原因,也是結果,所以是最難改善的一種造成失眠的經絡型態,尤其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 現代醫學發現,年紀愈大愈容易出現失眠的困擾!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運用經絡檢測可以提出再清楚不過的數值與圖像,如果說最難治的失眠是哪一種?答案就是「上實下虛」的經絡型態。 這種經絡氣血狀態永遠存在上半身,晚上睡覺時,腦子就算要關門打烊也關不掉,整個晚上經常是數羊數到精疲力竭了,才會投降睡著!事實上,這種經絡型態就是從上面每一種經絡型態所逐漸演變而來的。 多數人的失眠,如果找不到原因時,多半是屬於這一種,而這一種失眠雖然最難治,其實也最好治。因為氣血過度集中在上半身,任何人只要有能力將氣血往下導引,瞬間就會睡著,所以其實也是最簡單的! 改善氣血往上集中的方法其實很多,有些會員也透過實驗發現...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0年8月6日 · 長期失眠有心血管疾病風險. 失眠指的是,雖有良好的睡覺時機,卻仍有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的現象,因而造成白天倦怠、嗜睡和精神煩躁。 在台灣失眠的盛行率頗高,大約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有睡眠障礙,若長期不治療則容易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因而有較高的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失眠也較容易罹患憂鬱、躁鬱,以及酒精成癮等精神疾患。 中醫很早就在《靈樞‧素問》中記載:「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陽氣指的就是交感神經,當交感神經較不亢進,副交感神經(陰氣)較活躍時,則能進入睡眠。 現代人常因為自主神經失調而難以入睡,則為陽氣過盛。 此外疼痛、呼吸道疾病、心臟衰竭、焦慮、憂鬱、酒精和咖啡因等,也都會讓人失眠

  7. 2023年10月27日 · 失眠在臨床上相當常見,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有可能發生,門診中抱怨明明很累卻睡不著的病人至少有三成,中醫辨證論治之後,失眠可以大幅改善。 長期失眠 對健康傷害大. 失眠是指不容易自然地進入睡眠,可能是不易入睡、眠淺易醒或是容易做夢。 失眠導致的症狀. 白天精神不佳、嗜睡,醒後仍沒有睡飽感。 注意力渙散,無法專注在學業或工作上。 記憶力變差。 頭痛或容易緊張。 為什麼會失眠呢? 探討原因不外乎:身體疾病、壓力過大、不當的藥物或食物、睡眠環境、精神疾病等,長期失眠對健康是很大的傷害,應尋求醫師的治療。 圖1:內關穴。 (照片提供/廖嘉仁) 中醫將失眠分4類型: 曝受驚嚇:平時心氣虛之人,遇事易驚,突遭驚嚇會造成神魂不安,而導致失眠。 治法: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