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6日 · 盧郁佳從張戎新書《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中看見近代革命家、政界種種政治交易的模型,錢權政治如何使民主理想變質…

  2. 2017年12月10日 · 《報導者》走入三位自殺者遺族的世界,透過不同階段的哀傷歷程,看見掩蓋在迷思與禁忌下的真實經驗,他們分別錄下「現在的自己」對逝去親人說的話,邀請讀者留駐聆聽,那些不因死亡而被切斷的生命連結。

  3. 2017年11月18日 · 因應自殺率居高不下的問題政府在2005年設立自殺防治中心但至今每年依舊有3到4千人自殺死亡。 對於自殺議題的關注,絕大多數僅停留在自殺者身上,化作研究統計數字、成為媒體標題下的悲劇或傳奇,但在每個棄世而去者背後,都站立著更多不被看見的生者,猶如無聲的影子,他們被烙下永遠的印記——自殺者遺族。 每年11月的第3個週六是「世界自殺遺族關懷日」,《報導者》走入三位自殺者遺族的世界,透過不同階段的哀傷歷程,看見掩蓋在迷思與禁忌下的真實經驗,他們分別錄下「現在的自己」對逝去親人說的話,邀請讀者留駐聆聽,那些不因死亡而被切斷的生命連結。 最後,我們從自殺防治專業者的觀點,探究現階段自殺者遺族支持體系的諸多挑戰與可行模式。 贖罪與共存. 夏雪. 年齡:33. 職業:大學行政人員. 姊姊6年前自殺過世.

  4. 自殺率居高不下,但社會對於自殺議題的關注,絕大多數僅停留在自殺者身上,化作研究統計數字、成為媒體標題下的悲劇或傳奇,但在每個棄世而去者背後,都站立著更多不被看見的生者,他們被烙下永遠的印記──自殺者遺族。 《報導者》走入三位自殺者遺族的世界,透過不同階段的哀傷歷程,看見掩蓋在迷思與禁忌下的真實經驗,他們分別錄下「現在的自己」對逝去親人說的話,邀請讀者留駐聆聽,那些不因死亡而被切斷的生命連結。 夏雪 年齡:33 職業:大學行政人員 姊姊6年前自殺過世. 當 葉青 於2011年自殺過世,人們才逐漸知道除了歌仔戲天后,這個名字也屬於一位詩人。 過世後出版的兩本詩集每年再刷,每隔一段時間,詩句就會在網路被轉貼、引用,書寫在城市一隅的玻璃牆上。

  5. 2017年12月10日 · 《報導者》走入三位自殺者遺族的世界,透過不同階段的哀傷歷程,看見掩蓋在迷思與禁忌下的真實經驗,他們分別錄下「現在的自己」對逝去親人說的話,邀請讀者留駐聆聽,那些不因死亡而被切斷的生命連結。

  6. 經營竹器生意的蔡得常在路上中彈身亡。 馬公人的船長陳𥽋伯在3月7日被兵仔打死於苓仔寮河邊。 高雄受難太多人,只能簡略介紹。 潘小俠「見證228」影像計畫,高雄,林景元、林有義。 林有義與父親林景元照片合影。 (攝影/潘小俠) 林景元(1910-1956) 林有義(1930- ) 籍貫:高雄市 受訪人:林有義 關係:兒子、本人. 先父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戰前在台北第二中學擔任教學科教師共16年,戰後為省立高雄第一中學校長,曾與杜聰明博士等組織「台灣省新生教育會」。 二二八期間,他曾勸阻學生參與抗議行動未果。

  7. 2017年12月11日 · 因應自殺率居高不下的問題政府在2005年設立自殺防治中心但至今每年依舊有3到4千人自殺死亡。 對於自殺議題的關注,絕大多數僅停留在自殺者身上,化作研究統計數字、成為媒體標題下的悲劇或傳奇,但在每個棄世而去者背後,都站立著更多不被看見的生者,猶如無聲的影子,他們被烙下永遠的印記——自殺者遺族。 《報導者》走入三位自殺者遺族的世界,透過不同階段的哀傷歷程,看見掩蓋在迷思與禁忌下的真實經驗,他們分別錄下「現在的自己」對逝去親人說的話,邀請讀者留駐聆聽,那些不因死亡而被切斷的生命連結。 最後,我們從自殺防治專業者的觀點,探究現階自殺者遺族支持體系的諸多挑戰與可行模式。 文字 | 張子午. 設計 | 林珍娜. 攝影 | 曾原信. 影音 | 余志偉. 專案管理 | 陳貞樺. 工程 | 曾涵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