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每到製作麻油的季節就算在離農會所屬的榨油工廠麻油間仔一公里外的地方也能聞得到麻油香陳月英強調每一滴麻油都是以冷壓法製成經過焙炒散熱碾碎蒸熱榨油成型六道工序製成

  2. 以往消費者對於胡麻油都留有刻板印象認為麻油十分燥熱其實麻油本身並不燥熱不只進補時才能使用目前國內麻油依焙炒溫度可分為黑麻油與清麻油兩種前者香氣濃郁適合煮麻油雞烹調進補食品後者味道較為清香可使用於涼拌炒菜

    • 臺灣胡麻哪裡來?
    • 臺灣胡麻特色料理
    • 胡麻如何征服全世界
    • 提升臺灣胡麻自給率 征服全世界不是夢

    所謂胡麻就是我們常見的芝麻,屬胡麻科胡麻屬,又名油麻、烏麻及麻仔等,是世界最古老的食用油來源之一,公元前3,300~1,3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遺址當中,發現焦化的胡麻種子,推測當時居民便已將胡麻用於烹飪、醫藥或祭祀活動當中,可見胡麻在人類栽培史上擁有約5,000多年的歷史。 根據記載,胡麻主要原產於非洲與印度一帶,由於味道特殊,含有高量油脂含量,加上相當耐旱、土壤適應性廣,適合與多種作物輪作,生產區域遍及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主要產區。胡麻為一年生植物,開花後結成果莢,果莢成熟、乾燥後,輕輕一碰便會爆開,我們食用的芝麻籽就在果莢中。臺灣胡麻主要來自於臺南地區的善化、安定與西港,每年生產約2,000公噸,然而每年卻消耗掉4萬5,000公噸的量,可知臺灣所吃到的胡麻有95%以上是來自印度及...

    在臺灣,胡麻主要食用方式包含胡麻籽粒加工利用,以及胡麻籽榨油用。各式中華料理如芝麻蔥燒餅、涼拌菜,常添加芝麻粒點綴、增添料理風味,或是製成傳統點心芝麻軟糖和芝麻酥。臺灣的芝麻軟糖與芝麻酥有別於他國添加砂糖或是奶製品,是將焙炒過的芝麻籽粒或芝麻粉與海藻糖、麥芽糖均勻混合而成,因此甜而不膩、帶點麥芽香氣;以芝麻粒為主體的芝麻軟糖帶有嚼勁,芝麻酥則較為酥爽。 胡麻油方面,臺灣胡麻所生產的油料可分為胡麻油與清麻油,胡麻油是以適溫進行焙炒,使胡麻當中的必需脂肪酸與葡萄糖產生梅納反應,釋出芳香物質,加上蛋白質降解,並經過一連串化學反應,將胡麻特有香氣帶出,壓榨產生香氣十足、色澤較深的胡麻油,也就是麻油雞和薑母鴨等臺灣特色料理的靈魂;而清麻油則是低溫焙炒壓榨,由於以低溫焙炒,使清麻油保有淡淡清香、不燥熱,...

    依據常見的胡麻種皮顏色,胡麻可以分為白芝麻與黑芝麻,白芝麻多數產自於非洲與美洲,而黑芝麻則以東南亞國家為主要生產國,如緬甸、印度與中國。在質地與風味方面,黑芝麻籽相對較為飽滿、酥脆,並且擁有濃厚堅果香氣,白芝麻味道較為溫和、甘甜並帶有堅果香氣。許多研究指出,黑色胡麻具有更高的營養成分與更多的藥用價值。綜觀全世界,胡麻常以芝麻籽、芝麻粉、芝麻醬或芝麻油的形式出現在各國家的菜餚當中,像是美國速食漢堡上的麵包、貝果常常撒上胡麻,不僅增添口感,還能點綴料理美觀。除此之外,沙拉、墨西哥捲當中的鷹嘴豆泥,也都加入了芝麻醬的成分以增添風味,歐美的拌炒蔬菜當中也常常撒入芝麻粒,增添味道豐富程度。 1. 歐洲地區胡麻應用 歐洲擁有深厚的烘培文化,胡麻是烘培料理最好的調味幫手,不論是揉麵團時加入芝麻籽粒或粉末,...

    胡麻在各種異國料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論移工、旅遊、洽公、新住民等來臺人數持續增加,不只臺灣人吃胡麻,各國的新移民也都有食用胡麻的習慣,臺灣對胡麻的需求只會持續增加。 根據臺灣財政部關務署進出口統計資料當中,胡麻相關貨名分別為「芝麻」與「芝麻油及其餾分物」,近5年「芝麻」主要出口至香港、美國、馬來西亞,「芝麻油及其餾分物」主要出口國為美國、加拿大、澳洲等。除了上述幾個主要出口市場,統計資料當中,臺灣胡麻相關貨品出口國總數約有50多個,遍及五大洲,不僅說明了全世界對胡麻的需求,也可推估提升臺灣胡麻外銷量是相當有潛力的。然而,目前國內市場胡麻自主量仍小於5%,如何提升栽培面積與產量成為胡麻產業重要挑戰。 為了提升國產胡麻自給率,臺灣政府單位持續針對胡麻生產投入大量資源,由臺南場提供栽培管理諮詢服...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臺灣一年種植類共需要5億個太空包,而一個太空包重約1.3公斤,大約含有1公斤的木屑,也就是說臺灣生產太空包一年就需要50萬噸的木屑。 在這筆龐大的數目下,林家鼎看見了業的危機,卻也看見了林業的轉機。 他思考著,如果能提供符合FSC驗證(木材產品的追溯驗證)的木屑給農,就可以生產出從頭到尾符合食品溯源標準的香菇,那不只是可以幫助農提升產品價值,甚至還可以發展從育苗到下腳料的「林木全利用」經濟模式。 林相更新啟動FSC驗證. 在永在林業老闆蔡瑞鴻的支持下,林家鼎首先在屏東車城成立生產合作社,瞄準造林計畫已屆滿20年的林班地,區域遍及獅子鄉、牡丹鄉、車城鄉以及恆春鎮,總計面積超過900公頃;其中許多都是被外來樹種銀合歡盤據的山頭。

  5. 20191230. 透過水簾降溫冷熱交換原理運用風扇抽風產生之負壓力使外界空氣通過水牆進入菇舍內部創造適合菇類生長的環境。 (圖片提供農試所菇類不適合高溫即使相對耐熱的香菇也快要抵擋不住愈來愈高溫的環境香菇不會種在有空調的環控菇舍裡面而只會種在一般的菇寮溫度及濕度都無法控制在不適當的環境下香菇的收成變差。 不過,現在有解決方案,農試所設計出香菇寮改造方案,只要花少少的錢,就為能為香菇寮降溫加濕,讓香菇在舒適的環境裡長大;已有青農完成測試,確定收穫量可有效提升,決定加速改造家裡的舊菇舍。 傳統菇舍的栽培設施只以簡易的黑網遮陰,雖然有自動灑水設備加濕,但設施內環境仍深受外界氣候影響,暖冬時,菇舍內甚至仍有高於28℃的情形出現,根本很難把香菇種好。

  6. 創立約兩年蔬味平生陸續推出南瓜濃湯蔬果咖哩醬土魠魚黃金牛蒡排等意想不到的即食素料理其中主打十分鐘即可上桌的精燉麻油猴頭菇養生湯溫潤的老薑麻油香以及鮮嫩入味的猴頭菇成為冬日的人氣商品

  7. 蘇澳人怎麼看待魚罐頭呢陳甫信說:「魚罐頭容易長期保存會像泡麵乾冬粉一般作為祭祀品另外漁民在船上盛行一種吃法——茄汁鯖魚罐頭廣達香肉醬菇類高麗菜統統一起入鍋加水煮最後下冬粉就是美味的船家菜。」 PROFILE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