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28日 · 記者張倩怡綜合報導現今半身偏癱患者在復健時每次都需至少三個護理師同時協助進行訓練。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李聯旺帶領團隊研發「基於虛擬實境之上下肢協同復健外骨骼系統」,透過上下肢協同訓練提高復健效果,此發明亦獲得2022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金牌。 在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雙重夾擊下,護理人手將面臨供需失衡的情況,當護理師需同時照顧多個患者時,復健成效將受影響。 團隊望能藉由多台機械同時運作,達成多個患者同步訓練,以節省人力。 李聯旺說明,「在日後就可以半自動化或全自動化,不再需要有人專注在旁邊。 團隊研究生示意真實病患使用的狀況。 穿上穿載式外骨骼後,病患可不需人力協助進行訓練。 圖/研發團隊提供. 根據神經耦和理論,上下肢運動具有一定的關連性,協同訓練有助肌肉重塑。

  2. 2023年4月7日 · 專題記者林婕宇邱楷淇陳世軒梁家柔張倩怡綜合報導】「我好像是孤兒明明就在從事醫療行為但是我沒有被認證為醫事人員。 」這是擔任高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Paramedic, EMT-P)的陳茂軒,在過去疫情下執勤、救護過程中的最大感觸。 在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中央下令醫事人員優先享有醫療資源及防疫補助。 民眾對此大多樂見其成,認為醫事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診治患者,理應擁有醫療資源優先使用權。 然而,多數人卻忽視了EMT-P在醫療體系中扮演的角色。 駕駛救護車在疫區衝鋒陷陣、第一線接觸並救護高風險患者的他們,無論是疫苗施打優先順序還是防疫獎金的分配,待遇皆不如醫事人員。 「遇到這類情況,我都會覺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

  3. 2022年10月28日 · 2022/10/28 11:00. 雙巨手組成《怪手GUAI SHOU》系列 媒材差異映真實與消亡. 張倩 / 台北市. 【記者張倩怡台北報導展場中精美的藝術品琳琅滿目巨大的怪手顯得有點格格不入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所應屆畢業生石梓廷在21日至24日舉行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系列作品怪手GUAI SHOU》中的〈 惡魔的右手 〉,系列的另一半〈神的左手〉則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長期展出。 石梓廷說明,〈神的左手〉 、〈 惡魔的右手 〉靈感源自著名漫畫《獵人》中的一項念能力(註一),該招數內容為能力者右手觸碰物體後,左手即可複製出該物件,但複製品於24小時後就會消失。

  4. 2023年4月7日 · 張庭瑜 李其庭 報導 / 台北市. 擁有超過31萬粉絲的網紅林倩」,近日到義大利遊玩工作但被網友發現竟然把飯店的床移到陽台擺拍還寫下自己造景相當夢幻讓網友直呼丟臉丟到國外對此林倩助理表示其實照片裡是椅子只是鋪得很像床墊而且飯店沒有意見拍完也移回原位。 但是旅宿業者表示,曾經有民眾預訂兩間房,把其中一間房的床,拉到另一個房間,業者表示,床的附近可能有連接電線等等,如果真的弄壞無法修復的話,會向旅客求償。

  5. 2023年4月28日 · 張倩怡攝. 「關掉我就沒飯吃啊! 」吳阿姨(化名)邊説邊推著一車的回收物。 吳阿姨的回收物主要從市場撿來,然後再走二十分鐘的路程來這裡變賣,雖然現在的回收價格比幾十年前低上許多,但為求溫飽,吳阿姨耐著辛勞也堅持每天撿回收物,「能撿十塊,就十塊啊! 」吳阿姨直率說。 除了業者擔憂回收場的未來,也有一群拾荒者不希望回收場關閉。 拾荒者通常以貧窮者或年長者佔多數,因為工作時間及地點彈性大,且入行門檻低,不需要一技之長也能從事,因此是許多都市貧困者迫不得已的工作選擇。 今年已七十多歲的嚴阿姨(化名),當初因為得在家中照顧行動不便的丈夫,看準回收業的工時較為彈性才來從事,如今已做了20年回收業的他坦言:「我這個年齡再去打工,也沒人要了。

  6. 2023年3月17日 · 2023/03/17 11:00. 《菸防法》新上路 無菸校園的菸害隱憂. 林婕宇邱楷淇陳世軒梁家柔張倩怡. 【專題記者林婕宇邱楷淇陳世軒梁家柔張倩怡綜合報導】「唸書壓力蠻大的但它會讓我暫時紓壓不那麼焦慮。 」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班的張同學(化名)吐了一口煙說道。 菸齡三年的他,若在學校菸癮作祟,就會到吸菸區解決。 不過這種習慣,亦是他稱作的「生活方式」,將在《菸害防制法》修正案正式上路後,受到衝擊。 還校園清新空氣 大專院校全面禁菸. 立法院於1月12日三讀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將各級學校納入禁菸場所,但全台148所大專院校中,約有半數的學校仍設有戶外吸菸區。 為此,教育部要求各大專院校於二月底前,除了加強宣導全面禁菸事宜,也必須將現有的吸菸區及菸灰缸撤除。

    • 張倩1
    • 張倩2
    • 張倩3
    • 張倩4
    • 張倩5
  7. 2022年12月9日 · 記者陳世軒張倩怡邱楷淇綜合採訪報導由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舉辦的藝術展覽身在其中 INCLUDE」,於4日在台北南港瓶蓋工廠文創園區登場。 主辦方以俗稱漸凍症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以下簡稱SMA)」為主題,邀集各界藝術家以不同手法創作藝術,呈現SMA病友的生活與困境。 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近年協會極力推廣SMA相關觀念,讓大眾得以貼近病友生活。 現場展出攝影作品、新媒體藝術和紀錄片等藝術創作。 其中,藝術家張晏慈的《行者之途》以醫學角度出發,結合程式和多媒體技術,偵測觀眾移動的位置以呈現不同材質、狀態的人體骨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