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生前贈與. 自 111 年起,每人每年贈與免稅額調高為 244 萬元,超過的部分將依金額課徵 10%、15%、20% 的贈與稅。 若父母每年都贈與子女免稅額的上限,確實能最有效的節稅,但子女如何運用這筆資金則是一大隱憂。 2.死後繼承. 生前訂定遺囑安排遺產的繼承人,是目前最多人傳承資產的方式,但遺囑的訂定仍需符合 《 民法 》 特留分規定。 且許多人忽略的是,繼承人需先繳完「遺產稅」才能繼承遺產,在實務上常發生子女沒有足夠現金來繳納遺產稅的情況。 計算你的遺產,需繳多少遺產稅: 配偶是否還在世 info_outline. 是. 直系血親卑親屬有幾人 info_outline. 1. 0 5 10. 父母是否還在世 info_outline. 父母健在.

  2. 建議父母至少幫孩子規劃基本的意外、醫療、癌症、重大傷病保障(可參考 2024兒童罐頭保單 ),給孩子及自己多一份保障!

    • 台灣中產階級比例亞洲最高
    • 我們都有資產傳承規劃的需求
    • 如何將財富最大化傳承給子女-壽險
    • 保險是傳富及傳承的有力工具

    各國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皆不同,OECD定義中產階級為家庭年收入位於全國年收入中位數的 75~200% 區間,若以此計算,則台灣中產階級為年收入在 37.5 萬~100.2 萬的人。但若針對已開發國家來看,中等收入的平均年薪約為 93 萬,以此標準台灣約有 85 萬人為中產階級。但不論以哪種標準來看台灣的經濟水平皆在亞洲前段班!

    台灣中、高產階級的人這麼多,有資產傳承規劃需求的人也很多!多數華人家庭會希望把財富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據統計第一代傳給第二代的成功機為 30%,第二代傳給第三代為 10%,第三代傳給第四代更僅剩 3%!因此如何將財富最大化傳承給後代是許多人的共同的疑問。

    資產傳承分為「生前傳承」及「身後繼承」。「生前傳承」可利用贈與來規劃;「身後繼承」則可透過壽險、信託等方式。但有時父母考量的不僅僅是「傳承」,可能還有「如何傳承給指定的人?」、「分配比例是否能依自己所希望的?」、「子女獲得財產後就揮霍?」等資產傳承時可能有的疑慮或擔憂,而壽險以下優勢讓它成為傳承規劃的不二人選: 1. 可指定受益人(1位/多位),包括順位安排及金額比例 2. 風險較不動產、其他金融商品低 3. 較不動產、其他金融商品更有私密性 4. 適當規劃,有免稅的節稅效果

    壽險除了具有保障、轉嫁風險的功能,同時可利用高保額來保障家庭!以中國人壽推出的鑫美傳富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為例:除了基本身故保險金、祝壽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還有 2~6 級失能豁免保費;當宣告利率高於保單預定利率時享有「增值回饋分享金」;保額最高可規劃至 200 萬美元,還享有高保額、保費折扣。

  3. 爸爸不可或缺的6個保障. 爸爸是孩子心中的超人,也是妻子最大的依靠,因此買保險整理了 6 大險種保障,讓你了解每個險種的重要性。 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依保障內容重要性規劃先後順序,或是搭配定期險種,讓保障更完整。 (1)壽險. 壽險功能主要是留下一筆錢給家人,不讓他們因為自己的離開而陷入經濟困境。 簡單來說,功能類似撫恤金,這筆費用可以維持日常生活開銷、緊急事故、孩子未來成長所需要的支出。 (2)失能險. 失能就像是罹患重病,除喪失工作能力外,可能還得請人照顧,必須倚賴長期且充裕的經濟來源才能支撐生活。 如果今天阿傑倒下,小梅不只要一肩扛起照顧家庭、先生的責任,連原有的收入也因此中斷。 因此投保失能險建議每個月的失能扶助金要把給付額度拉高,才能降低長期照護經濟壓力。

  4. (1)除外責任. 簡單來說是指保險公司對無法承擔的健康風險( 投保前已罹患的病症,包括合併症 )不予理賠,所以投保時除了要了解商品的承保範圍外,也要留意這些不會理賠的項目。 買編小提醒:不同類型的險種有不同特定的除外責任或不保事項呦! (2)加費承保. 當你的健康風險比一般人高,但沒有到保險公司不核保的程度,又沒辦法批註除外責任(ex:高血壓、體重過重)時,就會以 高於一般健康體的費率承保 。 (3)拒保. 被保人不管是短期或長期的健康風險都很大,超出保險公司可以承擔的範圍,就會拒保。 你知道年紀越大,投保費用會跟著增加嗎? 一般來說,當你年紀越大,面臨的健康風險越高,保險公司必須要承擔更大的風險,這些風險就會反映在你的保費上。

  5. 對準爸媽來說,弄好保險除了保障自己外,最主要還多了份守護家裡的責任,尤其媽咪們因為要肩負起生育孩子的辛苦任務,所以保險規劃起來,通常比準爸爸們要注意的事更多。

  6. 管道1:內政部. 內政部從2016年9月開始,提供「亡故者親屬保險理賠1站通服務」,民眾到戶政事務所辦理親屬死亡登記時,能同時「免費」申請通報壽險公會亡故者訊息,再由壽險公會轉給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來通知保單的「保險受益人」。. 內政部表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