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4日 · 台灣營養基金會調查發現,高達 9 成學童在近 3 個月內曾消化不良更有 3 成學童每周出現一次或以上而這群容易消化不良的孩子平均身高比其他人矮了 9 公分代表腸道健康與生長發育也息息相關

  2. 徐熙娣. 大S感冒引起的癲癇復發送醫,癲癇到底是什麼病?. 據蘋果報導41歲大S(徐熙媛)昨晚癲癇復發突然昏倒,在救護車接送下緊急送進台北榮總,讓人十分擔心她身體狀況,大S今天凌晨...

    • 遺傳、體質、疾病都可能造成孩子身材矮小!
    • 找出身材矮小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 長太快也不好,家長憂恐是性早熟
    • 性早熟好比「龜兔賽跑」,遙遙領先僅一時

    為什麼孩子身高矮、體重又輕?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毓劭解答,造成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透過問診、身體評估、骨齡、抽血等檢查,緣由多為「正常變異」,即家族遺傳性生長發育遲緩和體質性生長遲緩;與「病理性的生長遲緩」,具體包括: 1. 內分泌疾病:甲狀腺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症等。 2. 遺傳性疾病:透納氏症、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等。 3. 慢性疾病:腎臟、腸胃道疾病等。 4. 其他原因:營養不良、低出生體重兒的生長障礙、特發性身材矮小。

    以黃小弟個案來說,其血液報顯示,他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即生長激素分泌指標非常低,又經 2 項生長激素刺激測試,確定黃小弟為生長激素缺乏症,經過半年的追蹤,便開始生長激素治療。陳毓劭強調,「找出造成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因此陳毓劭說明,若為生長激素缺乏症、透納氏症、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等符合生長激素適應症的兒童,便是提供適合的生長激素治療;若為營養不良或體重過輕的孩童,他們需要是營養評估,改善其營養攝取;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兒童,則可給予甲狀腺素補充。

    長太慢不好,那長太快就可以嗎?陳毓劭接著分享另一名案例,6 歲 11 個月大的女孩李小妹(化名),身高有 140 公分(大於第 97 百分位),在班上算高,而體重則 35.8 公斤(大於第 97 百分位)。又因李小妹的媽媽發現年僅 6 歲的女兒竟有胸部突起的現象,才趕緊前往醫院就診。 孩子當下身高全班第一名,並非就不用擔心,陳毓劭補充,李小妹骨齡明顯超前,已有 12 歲大,若運用骨齡預估李小妹成年身高,未來恐怕僅有 151 公分;再進行性釋素刺激測驗,診斷李小妹罹患中樞型性早熟,經過 6 個月追蹤後,便開始接受性早熟抑制針(GnRHa)治療。幸好家長機警發覺性早熟,才能攔截孩子過快的成長發展。

    陳毓劭提到,性早熟意思就是過早進入青春期,體內性荷爾蒙上升,會加速生長板的閉合,即便身高短期內因性荷爾蒙的作用而快速增加,但當生長板提早閉合、病人不再長高時,就像龜兔賽跑,故事中那跑得快的兔子,停下來之後,連烏龜都會超越她。而性早熟對病人帶來的不良影響,就包括成年身高的損失及月經過早。 如何評估性早熟?陳毓劭說明,家長如果發現男孩在 9 歲前睪丸變大、長陰毛;而女孩則是 8 歲前開始胸部發育(包括 8 歲後發現胸部突起,不確定是否 8 歲前就已發育)、長陰毛或是 10 歲前初經來潮。甚至男、女孩身高突然快速增加等情形,都可以帶孩子到兒童內分泌門診與醫師討論。 另外若是發育太慢的問題,陳毓劭建議,家長若觀察孩子身高不足(身高小於第 3 百分位)或身高增加的速度慢(2、3 歲後每年長不到 4 公...

  3. 2019年1月3日 · 一年長高的身高要大於4公分. 「生長就像是『龜兔賽跑』、要看長遠的」,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暨特聘教授蔡輔仁醫師說,父母可以用兒童健康手冊,在孩子7歲前比對身高的曲線;就學後校護每年也都會幫孩子量測身高與記錄,但如果孩子身高是倒數的3%,或是高到太嚇人、比97%的人長得還要快,就要注意。 如果一年下來孩子的身高長不到4公分,蔡輔仁建議,儘速至小兒內分泌科進行檢查,可能是因為生長激素不足,「而長得比別人快可能是成長提前啟動,但不代表後續會維持一樣的成長速度,甚至可能提早結束青春期,反而壓縮了成長時間,這往往是父母容易忽略的。

  4. 2020年8月1日 · 2歲身高等於成年人的一半! 兒科醫師:長太矮要注意睡眠、運動、塑化劑危害. 日期:2020 年 8 月 1 日 作者: Heho編輯部. 一個人的身高會長多高,除了先天的因子佔了7成比例之外,還有3成是後天的培養。 而如果以生長曲線來看的話,2歲的身高大約是20歲的身高的一半,只要維持穩定的生長曲線,基本上未來會長多高就差不多可以預測。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張弘洋則說,從懷孕到孩子出生、一直到2歲這段期間,是營養補充最重要的時刻,如果能調整好孩子的營養、飲食習慣,長高其實並不那麼困難。 2歲身高等於成年人的一半!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兒童生長曲線」去推算,20歲的身高差不多是2歲的2倍。 比如2歲時有90公分,預期未來可以長到180公分,但如果兩歲時只有80公分,未來可能就只有160公分。

  5. 2019年4月3日 · 身高就是距離醫生教你兒童生長秘笈 - Heho健康. 日期:2019 年 4 月 3 日 作者: 林以璿. 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常常是父母親最關心的生活議題,總是擔憂自己的心肝寶貝落後別人一步, 更會擔心孩子因為身材不如別人,拉大與同學的距離,而受到排擠欺負。 不過身材較矮小的同學並不代表就一定有生長發育障礙,需要經由小兒內分泌科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評估與治療。 亞東醫院小兒部醫師高銓宏表示,遺傳、內分泌疾病、營養不均衡等,都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另外,性早熟問題也會促使骨齡超前、生長板提前閉合,身高成長就會因此受限,必須適時對症治療。 「如果孩子的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1年內生長高度小於4公分,骨齡比實際年齡遲緩至少2個標準差,就需要來看醫生檢查是否生長異常,」高銓宏提醒。

  6. 6 天前 · 2024-05-24 06:52:16. 姓名. 生日. 性別. 身高 (cm) 體重 (kg) 頭圍 (cm) ※數值請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一位. 送出. 5到 12 歲版本. 回 好幫手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