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9日 · 2018-09-19. .文 / 康健編輯部. .出處 / 專刊. .圖片來源 / 林后駿. 字級. 收藏. 分享. 因為走到快50歲了,他發現自己一定要面對「糖尿病基因很強」家族史的事實,父親在39歲時就得了糖尿病,「我理應在10多年前也要罹病,」這莫大的恐懼使他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下半輩子與糖尿病絕緣。 從2月19日開始,他備好血酮機、血糖機、尿酮試紙,每天都測血酮、血糖。 開始像苦行僧嚴格執行生酮飲食,油脂佔每日攝取量的70%、蛋白質25%、好的澱粉只佔5%。 第一天執行生酮飲食就生酮(透過斷食或低醣高脂飲食,使身體產生酮體,作為細胞能源使用)。 他推測有可能是因為之前長期低醣飲食,再加上那天他在飛機上沒有進食,因此到美國一測就生酮。

  2. 2019年4月20日 · 2019-04-20. .文 / 徐淑婷.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示意圖/pixabay. 字級. 收藏. 分享. 回到日常的診間,一位康復者已經和我一起度過4個新年了,第1個新年在急性病房,第2個新年在日間病房,第3個新年在社區復健中心,第4年我們在晚上的門診見面。 他的年紀和劇中的應思聰一樣,也罹患思覺失調症,他很認真吃藥,穩定了3年,都不敢減輕劑量,他說:「我害怕再發病,害怕那個會因為強烈的懼怕感而想攻擊人的自己再出現。

  3. 2019年1月14日 · 研究團隊經歷5年觀察與2年病患訪視追蹤發現接受乳牙牙髓幹細胞移植的兒童牙齒及牙齦的狀況都更好。 蛀牙可再生 就靠海綿球.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科學家曾發表一項研究,用膠原海綿球沾上藥物放入蛀牙洞,刺激牙髓幹細胞,進而分化產生生齒細胞,促使牙本質生長,重新長成好牙;而且綿球可自然分解,比現在普遍採用的固態填充物更好。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最有趣的是,該藥物Tideglusib原本是用來緩解多種神經性疾病如帕金森症、阿茲海默症的試驗用藥,沒想到竟在牙科領域有不同貢獻。 (蛀牙與牙齒剖面示意圖,咖啡色部分為蛀牙。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牙體表面損傷或細菌感染後,內部柔軟的牙髓會暴露出來。

  4. 2021年1月22日 · 2021-01-22. .文 / 張爐.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陳弘璋攝. 字級. 收藏. 分享. 當巨大苦痛的重病襲來之時,我們常會身不由己,驚恐茫然不知所措。 疾病的變化千奇百怪,治療過程中,遇到人生險境或絕境並非少見,遇到3次絕望則不尋常,然而過去4年卻讓年近70的我經歷到這樣的慘況。 回顧我走過的血癌、骨髓移植與肝衰竭換肝歷程,慶幸的是罹病的路上 , 在憂懼沮喪的光景裡,憑藉著台灣醫界菁英們的高超醫術,現代精準醫學的尖端成就,及醫學中浩瀚而祕不可測的奇遇,讓我在3次老命瀕危的時候,幸運經歷了柳暗花明的轉折,才能走到今天和重病前差不多的正常體況,真的是感恩再感恩!

  5. 2013年12月1日 · 2013-12-01. .文 / 黃惠如.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怡安. 字級. 收藏. 分享. 譚敦慈50歲這年,原本打算攜手一生的牽手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因病毒感染撒手人世。 「他心臟快停的時候,眼睛一直看向我這邊,」深愛丈夫的妻子擦著眼淚捨不得那說不盡美好的丈夫。 林杰樑留給譚敦慈母子很多非財富的遺產。 現在食安問題連環爆,油品、色素、香精、瘦肉精、深海魚……,每一項都是林醫師提出過的警告,讓人更懷念林醫師。 立法委員田秋堇一見到譚敦慈眼眶一紅,想起當年和林醫師並肩作戰,將美牛擋在門外。 此門一開,比萊克多巴胺更毒的瘦肉精進台灣國門,讓國人吃下肚。 善良的台灣人民感念著林醫師。

  6. 2017年3月23日 · 有一群人,死後才開始發揮影響力,他們是無語良師──大體老師。. 關於大體老師,各類文本從醫病關係的角度有不少討論,甫上映的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回歸探討生命的狀態,專注於大體老師家屬的感情與領悟,透過凝視死亡,觀察活著的 ...

  7. 2010年4月1日 · 研究創意管理的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李仁芳曾為文表示,古又文「勤勉刻苦」的學習養成,打破了文創產業「富過三代,才知吃穿」的邏輯,古又文的故事對台灣設計師出身的專業養成下了新的註解,就是:努力的人,就有機會。 他有多努力? 這句話說明一切,「夢想不是掛在嘴邊,你真的和它廝殺過嗎? 」古又文曾對媒體說。 為了參加國際競賽,他努力克服英文不好的問題。 沒錢補習的他,最瘋狂時曾經參加3個英文讀書會。 現在他面對媒體侃侃而談,連政論現場節目都上了,看不出原本有口吃。 很少人知道,古又文得到大獎的這個「情感雕塑(EmotionalSculpture)」系列,曾經在紡拓會新人獎得過第三名,大學時期也參加比賽兩次,連入圍的邊都沒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