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想把田間工作「變聰明」?且看智慧農業兩大趨勢的農用無人機和微生物製劑如何強強聯手,幫助農友同時提升農作物品質兼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困擾。《豐年》特別採訪國內農藥大廠興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農),了解業者在微生物藥劑產品面和應用面觀察到的現象與知識,也提點對新 ...

  2. 2020年11月16日,由農科院建置的農業微生物工廠,在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舉行揭幕儀式並正式開始運作,廠長黃文的表示,農業微生物工廠將扮演銜接學研界與產業界的橋梁,將微生物研發的能量轉換為量化生產的實踐方案。微生物工廠成立雖然才半年左右,但已與多家從事微生物肥料、農藥等 ...

    • 生物農藥的優缺點
    • 生物農藥四大類型
    • 生物農藥施作案例一:強強菌與甘藍黑腐病防治
    • 生物農藥未來趨勢

    在防治病蟲害及提升農作物產量的共同目標下,生物農藥的優缺點幾乎和化學農藥成互補,以下分別介紹生物農藥具備的優缺點。 生物農藥優點包括:第一,無藥劑殘留問題,有利於農產品食用安全,有機栽種產品在市場上售價高,對農民可提高收入;第二,普遍都具專一性強的特質,生物農藥控制有害生物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所具有的殺蟲和抑制病害功能,只對標的病蟲害有作用,一般對人、畜及各種有益生物(包括動物天敵、昆蟲天敵、蜜蜂、傳粉昆蟲及魚、蝦等水生生物)比較安全;第三,對生態環境影響小,大部分生物農藥存在於自然,也極易被陽光或環境中的各種因子干擾而失活,不會破壞生態平衡;第四,產生標的害蟲流行病,一些生物農藥品種(昆蟲病原真菌、昆蟲病毒、昆蟲微孢子蟲、昆蟲病原線蟲等),具有在害蟲群體中的水...

    一、天然素材農藥 天然產物不以化學方法精製或再加以合成者,如香茅油、印度苦楝萃取物、大蒜萃取物、曼陀羅、橙油、茶樹萃取物、羅勒、檸檬草等植物,其許多二次代謝產物均可被用作殺蟲劑。使用最廣泛的植物化合物是從印度苦楝萃取出的印度苦楝油和被用作殺蟲劑的除蟲菊酯。 二、生化農藥 生化農藥也稱為化學信息素,動植物以防禦為目的或物種之間訊息傳遞,而分泌出的化合物或其合成類似之產品,包括昆蟲費洛蒙等以生物性素材經過化學萃取或合成,如甜菜夜蛾費洛蒙、斜紋夜蛾費洛蒙等。 三、農用微生物製劑 用於作物病原、害蟲、雜草防治或誘發作物抗性的微生物或其有效成分經由配方所製成的產品,其微生物來源一般由自然界分離所得如蘇力菌、黑殭菌、枯草芽孢桿菌、液化澱粉芽孢桿菌、木黴菌。 四、天敵昆蟲 天敵昆蟲是一類寄生或捕食其他害蟲...

    甘藍黑腐病是甘藍類蔬菜主要的病害之一,常見與軟腐病共同發生,會造成甘藍類大面積死亡,同時也會危害花椰菜、蘿蔔、白菜、芥菜和蕪菁等。甘藍黑腐病近年有加劇趨勢,在溫暖、潮溼的季節最容易發生,最適溫度為25~30℃,高溫多雨、蟲害嚴重及連作地往往發病嚴重,且臺灣平地幾乎終年可見,尤以6~11月最為嚴重,夏季高冷地區甘藍亦普遍發生。種子帶菌是本病重要感染途徑,會在種子內潛伏感染或在病殘體上越冬,病菌可從幼苗真葉葉緣的水孔或傷口侵入,幼苗很快死亡。成株期病菌則進入維管束,造成系統感染。除可藉種子的攜帶而傳播外,田間病株尚可藉雨水、灌溉水、農具或昆蟲等作遠距離傳播。 發病初期開始施藥,採用全株均勻噴施,每隔七天施藥一次,連續四次。遇雨延後一到兩天施藥,是否須再施藥則視病害發展和藥劑的持效期而定。清晨或黃...

    生物農藥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在「有害生物綜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框架下,生物農藥可與化學農藥相容,並儘速開發殺蟲性生物農藥與其製劑配方。對未來的生物農藥趨勢本文提出以下三個方向。 一、在IPM的框架下考量 生物農藥的存在是與化學藥劑合作,成為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的主角,未來生物農藥需考慮能與化學農藥有較佳的相容性。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技系農藥團隊所研發的三個生物農藥——貝萊斯桿菌BF、液化澱粉桿菌BACY與A1,研發測試過程除了對嘉磷塞除草劑無法共用外,這三株菌與現行化學農藥相容性高。其中A1菌技轉承接廠商為百泰生物科技公司,商品名為「火山寶」,已取得生物農藥證(製字第06362號),此產品為雙專利上市產品。貝萊斯桿菌BF技轉承接廠商為亞亮生...

  3. 身為野菇觀察的初學者,出發前需準備哪些記錄器材與工具?上山後,野菇多半在哪些基質或樹種附近出沒?觀察的當下,又能從蕈菇的哪些構造端詳與對照?資深的野菇觀察家艾蜜莉與唐月雲(唐姐),也是臉書社團「野菇生態觀察-Taiwan Fungus」的版主,帶你一頭栽入菌菇的奇幻星球。

  4. 早期科學家普遍認同所謂的「益生菌」是指能進入消化道中活存且能促進健康的微生物。. 而近代科學家更認為除了活的益生菌以外,這些有益微生物所分泌的產物都對宿主健康有所助益。. 而在水產養殖產業上由於水生生物終生生活於水中,所以除了是腸道內 ...

  5. 農傳媒. 20180316. 文、攝影/ 林宜潔. 去年台東縣關山鎮農會研發限定版的米乖乖,狂銷超過20萬包,有錢也買不到,也帶動其他地區推出特色米乖乖。. 這些米乖乖都是採用國產米穀粉,不僅香氣濃郁,相對玉米粉,可以少用很多油,吃起來更健康,有望為臺灣米 ...

  6. 農試所近年積極發展農業氣象大數據,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持肯定態度,他認為臺灣的農業氣象系統已有世界水準,「但重點是如何落實在產業,」必須轉化成第一線縣市政府、農民可及的訊息平臺,才能讓農民調整耕作過程。. 他認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