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10日 · 房屋署在前天8日一名居於何文田愛民邨的公屋居民在2018年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時申報並無任何從投資所獲取的利息紅利及股息收入其後調查結果顯示他每月從投資戶口所賺取的股息收入約為1.9萬元該居民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房屋條例被房屋署檢控較早前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 裁判官考慮到案情嚴重,並不適合以罰款方式處理;參閱感化官的報告後,法庭今日判處被告60小時社會服務令。 房署發言人表示,作為釐定租金以及審核續住公屋資格的基礎,住戶必須準確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 因此,在作出申報前,住戶應仔細閱讀入息及資產申報表的內容及填表須知,並按指定的方法計算其收入及資產填寫相關資料。

  2. 2022年6月8日 · 相對而言,如果在舊物業不轉名的情況下購買第二個住宅,樓價600萬元,印花稅為15%,即90萬元,比轉名後再入市高得多。 按揭因素令親屬轉讓交易有限制 理論上,一位投資者可不斷購入單位,再轉讓予直系親屬,不斷恢復「首置買家」的身份,以節省 ...

  3. 2012年8月1日 · 最壞的情況是:官方在那時認為外圍不利因素只是暫時性的,決定維持供應,結果高供應在外圍轉差的情況下還維持多一段時間,令樓市展開既長且深的跌浪。 而當大跌市出現後,民情逆轉,認為土地供應過多,要求政府處理;待官方緊縮供應生效後,外圍因素又可能出現利好樓價的轉變。 回歸15年以來,我們看到政府的土地政策,並沒有產生穩定樓價的作用,反過來刺激樓價大上大落。 政策應以穩定為本. 我們認為,要擺脫上述「升市尾段加供應,跌市尾段減供應」的循環。 官方應放棄固有「政府要有能力左右樓市」的迷思。 政府應有長遠的房屋政策和土地規劃,穩定地提供土地;當房屋供應大致是穩定可預期時,左右樓市的變數便會失去影響力;此亦避免了因房屋土地政策搖擺不定而擴大樓市跌幅的荒謬情況。 撰文 : 王永偉 按計劃執行董事.

  4. 2022年6月1日 · 最後更新: 2022/06/01 14:02. 分享:. 為了樓換樓時申請按揭不會影響新居的按揭成數同時又減少換樓時多次搬遷的麻煩市場發展出售後租回的操作。. 此種安排會方便賣樓業主申請新居按揭,但同時可能影響揭貨買家的按揭安排。. 先賣後買 VS 售後 ...

  5. 2022年6月2日 · 發布時間: 2022/06/02 12:36. 分享:. 港府換屆在即樓市措施成為焦點候任特首李家超承諾上任後會優先處理房屋問題」,提倡土地房屋須提速提效及提量。. 星展銀行 (香港) 研究部香港房地產業分析師丘卓文在《ET財智TALK》中表示,由於香港 ...

  6. 2017年10月18日 · 對樓市幾乎是零影響。 較少人留意到,發展局在施政報告後重申,住宅單位不但短期供應短缺,長遠亦都未見足夠。 政府現時手上土地,料短中長期合共提供六十萬個住宅單位,但是與政府《2030+》概念藍圖估算2030年後的一百萬個新需求,仍欠四十萬個單位。 官方未見力大爭取民意支持開拓土地. 當然,高官開口談及土地不足,可以視為爭取公眾開發土地的策略。 如果民意支持,新界東北、大嶼山、維港以外填海其實有足夠土地供中長線發展。 但不論是涉及具體供應的「首置上車」,抑或中長線土地供應的「2030+」;港府爭取支持之時,卻予人從未認真出力的感覺(作為對比,近期港府推行高鐵一地兩檢可說出盡全力)。 港府一方面拋出「短中長期土地供應都不足」的數據,卻未見大力爭取民意支持開發土地。

  7. 2023年5月31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5/31 13:31. 最後更新: 2023/05/31 13:46. 分享: 某屋苑單位被揭裝修時拆除了部份結構牆引來管理公司業主組織關注一般來說如住宅大廈單位有僭建不合規的改建都有可能被官方釘契」。 被釘契的物業,會因為按揭原因,而難以買賣。 僭建可被釘契. 釘契 (Encumbrances),指物業的業主因為欠債、或牽涉法律訴訟、或單位涉及業權糾紛又或違反建築物條例時,相關的債主、政府機構都可向土地註冊處申請,就有關問題進行登記。 當其他人為單位進行物業查冊的時候,便會被顯示出來。 以違反建築物條件來說,當屋宇署發現建築物有僭建,便會向業主發出清拆令或還原令,相關指令會在土地註冊處登記,亦即坊間說的「釘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