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18日 · 擁抱玫瑰少年讓孩子自信做自己親子天下. 莫忘那位玫瑰少年葉永鋕. 從小喜歡烹飪、編織的體貼男孩,因爲特質遭同學嘲笑「娘娘腔」,甚至會被強行脫褲子「驗明正身」,導致他再也不敢在下課時間去上廁所。 無奈的是,媽媽曾到學校反映兒子遭到霸凌的情況,卻未受到理睬,直到悲劇發生。 2000年4月20日,當時就讀國三的葉永鋕,正上著最喜歡的音樂課,他一如往常把握下課前5分鐘去上廁所,卻再也沒有回來過⋯⋯. 母親永遠的遺憾. 「如果知道送他到學校,會讓他死掉,我要一輩子把他揹在我的背上」一句話,道出葉媽媽的無盡悲傷。 即使救不了自己的孩子,她希望不再有任何一位孩子,因為霸凌、歧視而受傷。 葉媽媽的心碎發言 . 葉永鋕老師的自責.

  2. 2006年12月1日 ·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2000年4月20日的早上,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二班的葉永鋕,在他最喜歡的音樂課上盡情高歌。 音樂老師帶著學生複習過去所教過的歌曲,他們一連唱了八首歌,最後一首還唱了「珍重再見」。 唱完之後,葉永鋕舉手告訴老師他要去尿尿,那時候距離下課大約還有五分鐘。 因為他平時很乖,老師就答應讓他離開教室去上廁所,沒想到葉永鋕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3. 2021年10月29日 · (圖/蔡依林 Jolin Tsai Yutube頻道 ) 2019年6月29日金曲獎的頒獎典禮蔡依林的玫瑰少年頒獲年度歌曲大獎那是台灣同性婚姻落實法制化滿月不久的日子距離屏東縣高樹國中學生葉永鋕因性別氣質不同遭同學霸凌被發現陳屍在學校廁所則已經過了19個年頭但這首歌卻在2023年9月2日在中國長沙Ugly Beauty」世界巡演時「被消失」,彩虹燈也被取消,引發譁然。 這個島嶼上曾有一個高樹玫瑰少年,因為他是他自己,而倒臥在洗手間的血泊當中。 誰把誰的靈魂 / 裝進誰的身體 / 誰把誰的身體 / 變成囹圄囚禁自己. 曾有個時代,人們期望每個人都「混進」多數,但那些無法假裝的人們呢?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1年6月3日 · 葉永鋕的故事對台灣的性別教育工作帶來深遠影響它打開了許多教育工作者的性別視野也讓多元性別特質和校園性別暴力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眼凝視的教育現實由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策劃的擁抱玫瑰少年這本書除了留下葉永鋕事件的歷史紀錄大聲宣稱它的性別教育意涵之外更希望有更多的讀者因為閱讀了這本書願意在各自的位置上採取更多性別正義的行動達成如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所言:「教育是一種愛的行動因此也必然是展現勇氣的行動

    • 1990年代:彭婉如命案促成「性平教育」、性少數議題在民間發芽
    • 2000-2010:性平法制化作業啟動、同志大遊行首次舉辦
    • 2011-2015:各方勢力結盟,對性平議題進行社會倡議與政策遊說
    • 2016-2020:性平教育、同婚議題在政治與社會的激烈角力

    1996年末發生震驚台灣社會的彭婉如命案,長期參與關注女權運動的彭婉如,深夜獨自在高雄搭乘計程車,遭到姦殺後棄屍,使民眾開始注意識到台灣女性的危險處境。這個事件促使立法者在隔年訂立了《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並明文要求各級學校必須要實施「兩性平等教育」,教育部也在隔年設立了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 而社會上在這段時間,根據《BBC》整理,在1990到1997年間,同志相關主題的出版極為興盛,包括小說、報導文學、性別論述、傳記、劇本、愛滋故事等開始大量出現,像是知名的《鱷魚手記》、《荒人手記》和已故紀錄片導演陳俊志拍攝青少年同志的紀錄片《美麗少年》也都陸續拿到大獎。性別書店晶晶書庫、女書店也都在這階段成立。 同志廣播節目也是1990年代重要媒介,最高峰時期的1996年,同時存在10個同志廣播節目。無遠...

    2000年時,鑑於兩性平等教育法源依據還不夠充足,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委請學者專家,開始草擬《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在研擬草案的期間,屏東發生了葉永鋕事件,因性別氣質與眾不同,長期遭部分同學霸凌的葉永鋕因為只敢在上課時間去廁所,最後在某次於上課時間前往廁所,不明原因死在廁所中。這起事件也讓各界對於性別氣質及校園性霸凌的問題更加重視,認為學校教育應該強化對不同性別特質、性傾向學生的尊重教育,因此有委員建議應從「兩性」改為「性別」。 教育部亦於2001年重新召集多位學者參與研擬法案,最後於2004年6月三讀通過。2006年,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課程綱要進行修訂,將原有九年一貫課程之「兩性教育」也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 1. 鼓勵小孩變同志?《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由來與規範 在這10年間,「同志」議題也...

    2011年,包括真愛聯盟等具有基督教教會色彩背景的團體,開始號召各年級的學童家長,抵制包含性別光譜、多元性別內容的性平教育教材,家長擔憂這些性教育的教材,顛覆過去「男、女」的性別分界,混淆兒童性別認同。 這幾個團體也連署將自己的訴求送進國會,並經由當時的立委臨時提案後,最後獲立法院通過,教育部因此緊急宣佈教師參考手冊將暫停發放,同志教育也因此被延宕。 1. 性別光譜教導多元性別不適合國中生?破解5個性平教育的謠言 2013年,以家長為主要組成並強調「孩童權益」逐漸壯大的「下一代幸福聯盟」,在凱道號召近30萬人,公開反對多元性別教育,要求「違反婚姻家庭定義和混淆男女性別意識的內容」必須退出校園,同時也強力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在校園中的性平教育到底要「教什麼」的戰場,在此階段算是正式開打。 與此...

    上個階段,同婚法案最終在立法院擱置未能處理。而台灣最早公開出櫃的祁家威在民間團體伴侶盟協助下,再次提起大法官釋憲案,盼透過法律途徑訴求同婚合法。而同志法籍教師畢安生在2016年自殺身亡,再次引發社會各界對同性婚姻及性別平等的討論與關注。倡議同婚的團體開始結盟合作,並以人物故事為訴求,多次做大型社會宣傳動員,積極向大眾溝通「平等」、「人權」等概念。 隨著同性婚姻議題被越來越多人討論,保守勢力也在此時開始反撲。2016年10月,全國家長會長聯盟舉辦「全國家長會長與教育部長有約」座談會,表達對教材中性別議題陳述的疑慮。包括台中市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洪資源在公聽會中主張,多元性別教育等內容在國中小教是「不對的」,他強調人就分成男和女,現在的教材會讓人混淆。也有家長代表指有些老師因自己的性向,渲染或鼓勵...

  6. 2020年4月30日 · 玫瑰少年在我心裡綻放著鮮豔的傳奇我們都從來沒忘記蔡依林以歌聲悼念的玫瑰少年」,正是20年前離我們而去卻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埋下種子的國中生葉永鋕這朵鮮艷的傳奇沒能見到後來性平教育的施行同志遊行在這座島嶼遍地開花……等促成性別氣質平等保護的里程碑葉永鋕的身亡引起許多玫瑰少年們的共鳴在他離開之後性霸凌現象在校園獲得改善了嗎? 性別平等教育的融入式教學是否遇到挫折? 「永誌不忘記念/往事不如煙」,當我們在心裡惦記著葉永鋕的同時,也讓我們一起檢視性別平等教育在校園前進了多少,還有哪些未竟之路等在前方? TheNewsLens 自製專題. 專題目錄. 共 4 篇.

  7. 2009年5月21日 · 性別教育系列-擁抱玫瑰少年讀後感 "娘娘腔"、"男人婆"..在你我年少求學時期身邊是否會有少數幾個這樣擁有不同於傳統社會所期望的人格特質者?這些人容易被同儕欺侮排擠早期學校教育並不重視這類問題...以致這些人的童年是痛苦的經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