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2日 · 散裝航運則是依據船型類別的不同分別為: BCI、BPI、BSI、BHI ,以及加權計算得出的綜合指數 BDI 。 散裝概念股主要有: (2601-TW) 益航、 (2605-TW) 新興、 (2606-TW) 裕民、 (2612-TW) 中航、 (2614-TW) 東森、 (2617-TW) 台航、 (2637-TW) 慧洋 - KY、 (2641-TW) 正德、 (5608-TW) 四維航、 (8367-TW) 建新國際. 圖/ 鉅亨網. 近期盤面中,傳產個股成了資金的去向,不論航運鋼鐵皆成為盤勢的重點。 就上述整理分類來看,我們可以知道 影響貨櫃航運營收的是全球經濟 ; 影響散裝航運的是基建需求 。

  2. 2022年12月22日 · 張陳浩認為,航運股可望有一波漲勢,但在布局上的時間點不同,散裝來說,可在拉回時再進場,可留意新興、裕民(2606)等;陽明、萬海及長榮等3檔貨櫃股呈現均線糾結,技術線型佳,可以隨時進場買進,等待漲勢發動。

  3. 翻開財報,散裝航商確實第一季淡季不淡,稅後獲利全面交出亮眼成績,像是裕民航運的單季稅後獲利年增146%;慧洋海運第一季稅後獲利更年增200%,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3.59元,寫下歷史同期新高。 「現在船約到期,如果船商不續約,至少有四、五家船商排隊等著簽約⋯⋯。 」台灣散裝航運龍頭慧洋海運董事長藍俊昇透露。 三主因看好散裝船3年榮景. 為何在貨櫃恐迎來反轉的現在,業者仍樂觀看好散裝船市況? 這與供需都有關。 藍俊昇分析,由於 全球運力缺乏,載運大宗物資的散裝航運去年開始需求大增 ,今年因俄烏戰爭、各國為防疫而封鎖邊境,導致船舶周轉率維持低檔等因素,依舊持續缺船。 「基本上租約到期的船商幾乎都會續約,今年的狀況還是很不錯。

  4. 2022年5月4日 · 它如何把塞港危機變巨大商機?. 航運價格自2020年底一路飆升,重回矚目焦點,當整個航運產業都處於興盛的景象,長榮能領先同業跑在前頭的關鍵是什麼?. 高敬原. 2022.05.04 | 能源環保.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已有2年多,全球累計超過5億人染疫,背後的 ...

  5. 2019年1月10日 · 台灣航業則專注於散裝貨船和拖船業務,目前營運23艘全球航線散裝船及貨櫃船外,並長期經營中油油輪與液化天然氣(LNG)港勤拖船,將有助於爭取風電初期零組件、作業人員運輸作業。

  6. 2021年4月19日 · 航運產業2020年起需求便大於供給,貨櫃三雄之一「陽明海運」公布2020年致股東營業報告書,董事長鄭貞茂指出,航運市場雖受疫情發展而存有許多不確定性,惟鑒於新船訂單有限,加上航商的運力管理繼續持穩,預估供需在 110 年將保持平衡。

  7. 2021年7月21日 · 根據航運市場研究機構Alphaliner六月份最新預測報告,2021年全球航運市場運能增加4.2%,貨量成長5.8%。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形容,2021年對長榮海運來說是否極泰來,看好海運市場仍會穩步前行,甚至一路到明年,產業前景都很樂觀。 圖/ 長榮海運.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分析,這兩年台灣製造業面臨的斷料問題,很多企業認為是因為大廠囤積,或宅經濟造成的原物料短缺,加上疫情限制移工入境,讓原本就短缺的勞工人力更雪上加霜,企業很多的訂單交貨排程已經排到2022年底,今年已經無法再接單。 這是一個全球產業因供需資訊不對稱,所造成的塞車現象,顯示供應鏈情況,在後疫情時代已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