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日 · 地震後頭暈症候群一詞由地震學專家野村康之Yasuyuki Nomura與地科專家戶井輝Teru Toei兩人提出該研究針對經歷2016年熊本大地震的民眾進行了解發現在4,000多名研究參與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地震後感到頭暈

  2. 2024年4月3日 · 2024-04-03. .文 / 林萃芬. .責任編輯 / 劉妤葶整理. .出處 / 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 / Pexels. 字級. 收藏. 分享. 天災創傷讓人深陷長期的恐懼中. 位於地震帶的台灣居民常面對自然災害帶來的心理創傷。 災後,許多人出現暈眩、失眠、噩夢等症狀,並表現出過度警戒,如恐懼獨處、心悸、呼吸困難。 特別是那些失去親人或財產的人,他們可能情感麻木或過度激動。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沒有眼淚的悲傷者」,他們可能因無法接受現實而難以表達情感。 對青少年和兒童而言,親友的安全感給予和身體接觸至關重要。 透過語言和肢體的慰藉,可幫助他們克服孤獨和不安。 經歷創傷的兒童可能表現出特別的依賴、恐懼死亡和分離焦慮。 一些兒童可能透過身體症狀或自我傷害來抒解情感,如拔頭髮等。

  3. 4 天前 · 地震不知道何時會來有時很大有時很小不過我們都知道在台灣地震一定會再發生其實日常生活中的焦慮恰如無法預知的地震臨床心理師教你如何因應並從中復原

  4. 2011年3月1日 · 2011-03-01. .文 / 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 姜讚裕.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字級. 收藏. 分享. 過去日本地震引發媒體熱烈討論呼籲民眾準備地震包不過李宜恭主任有不同看法他說民眾可能要先區分是為受困而準備還是為逃出後維生而準備如果擔心的是地震受困建築物內只需要隨身帶著水哨子及手電筒就夠了水可以維生哨子可以呼救而燈光在夜間可以引起注意支持到獲救就可以了。 李醫師說,如同日本的大地震一般,後續引發海嘯、核災變,甚至發生火山爆發,因為地球暖化,現在的災害發生多趨向複合式的多重災難,為應付這種重大災難,民眾應該準備的是可以支持全家人最少維持三天的災難包,才能等待外援進來。

  5. 2013年8月1日 · 地震來了躲黃金三角才能保命人命關天別讓錯誤觀念幫倒忙內政部消防署在粉絲團上表示921地震後,「黃金三角」、「生命三角求生法的訊息就被瘋狂轉傳但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希望民眾收到此訊息後不要轉傳

  6. 2019年4月17日 · 2019-04-17. .更新日期 / 2024-04-03. .文 / 張雨亭、林慧淳.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3日7點58分左右台灣發生規模7.2有感地震全台有感時間持續1分鐘左右最大震度6+在花蓮台北也有5弱的強度嚇壞不少民眾各地更傳出房子倒榻捷運軌道位移等災情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也指出這起地震是921大地震發生25年後最大規模的地震。 圖片來源 / 中央氣象署.

  7. 2024年4月3日 · 花蓮規模7.2地震讓多棟民宅倒塌傾斜如何避免地震讓自己的畢生心血化為烏有?. 地震險分4種你保對了嗎?. 台灣地震發生頻繁不過國人地震險投保率低根據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2月底為止全國一般住宅的平均投保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