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24日 · 《月亮之旅》(吳淑然,2005) 的創作者在鏡頭自我剖析與異國男友的親密關係,藉此反思自己如何內化了男尊女卑的父權意識。 《國家大事》(周旭薇,2000) 則從創作者身為單親媽媽的經驗出發,穿插紀錄、訪談與重演,以略帶嘲諷的方式質疑社會對女性身為家庭照顧者的預設以及整體大環境的不友善,間接倡議公共托育。 巧合與上述兩部片主題皆有所呼應的 《雲的那端》(蕭美玲,2007) 以混血女兒為拍攝對象,自我探問母職與自我實現之間是否可能找到平衡。 跨國情境讓問題意識擴大到文化認同以及科技媒介於人際交流所帶來的補償與不足。 攝影機在上述這些作品中,不僅僅只是中性的紀錄工具,而是感官與意識的分身,既是創作者內在與外境的溝通媒介,也是回望自身的鏡像,與帶有自我詰問性質的獨白,時而平行相襯,時而對話交鋒。

  2. 民眾於大廳久候多時,仍不見黨主席蘇貞昌出面對鐵路東移之迫遷問題表態,於是決定上樓前往中央黨部,過程中遭到民進黨糾察的攔阻,一度爆發推擠衝突。

    • 曹汝貞寫真1
    • 曹汝貞寫真2
    • 曹汝貞寫真3
    • 曹汝貞寫真4
    • 曹汝貞寫真5
  3. 2023年9月30日 · 《城市密碼.台北賦格》 是由台灣攝影家沈昭良策展,集結來自台灣、法國、日本、馬來西亞等4國、共9位攝影師的街區影像展,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外部、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周邊街廓展出;不同創作者以各自觀點切入中山區的都市生活,捕捉新舊元素混雜、拼貼著居住、商業、文化與公共交通等多重空間的街道紋理。 距離 達蓋爾 (Louis Daguerre)於1838年,從巴黎市區建物的窗戶所拍攝,歷史上最早有人物入鏡的都市景觀攝影 〈聖殿大道〉(Boulevard du Temple) ,迄今也有185年歷史。

    • 異質感覺的開顯
    • 攝影書邀請的體驗
    • 攝影書與激情
    • 穿越時空的流變肉身
    • 攝影書投射的強力
    • 創作與策展(編輯):主動介入的再脈絡化
    • 微型宇宙與無限擴張
    • 後記

    很難有明確定義來限制攝影書不斷擴張的活力,所以本文不會替攝影書下規範性的定義。而是轉換方向考慮創作傾向的攝影書所引發的「效果」。嚴格來說,攝影書不是封包好的「訊息」(information),透過媒體不斷向讀者直接傳遞制式資訊或新聞,如臉書、一般展冊、生活風格小誌等等,讓我們清晰、簡單、易懂又無痛的「看見再現訊息」(比方說太強調視覺設計的懶人包)。 相反的,攝影書是用特異方式開啟書的新可能,讓我們想像書的「概念運動」。換句話說,我們在面對攝影書(創作)時,不是被置入既有的感性框架裡,回歸小清新或資本商業操作的生活風格(麻痺的消費再消費,固守個人主義);而是一種新感覺的開顯,重新跳脫既有的感覺框架,激活我們並讓我們瘋狂的愛上。 我們在閱讀創造性的攝影書時,也同時解除資本消費下的僵化個體,經歷痛...

    攝影書邀請讀者參與,要求我們跟書產生互動,進行閱讀思考與體驗,進而開啟異質想像的活動力。而消費媒體,則是接連不斷地對我們丟出包裝好的資訊,進而實施生命政治的治理,鞏固同質的制式想像(最終目的是要我們消費)。換句話說,攝影書具有深層問題意識的提問,高度複雜、問題化這個世界,凸顯矛盾與不和諧的張力強度。 攝影書不只是像媒體或消費廣告讓我們「看見」世界發生什麼事;而是邀請我們主動參與、重新「體驗」書本身的運動。相較於制式易懂的訊息封包,攝影書的複雜維度就像一個嶄新的不可能世界。要言之,攝影書不只是世界片段的再現,他本身就是一個微型世界,邀請讀者棲居其中,進而創造新的感知可能。

    當我們偶然遭遇到強力的攝影書時,是會讓人陷入絕爽的愛上(love),而不只是單純的喜歡(like)。後者只是勾起我們的「興趣」(好精緻、做工很棒、好有趣、好有品味、好美、好可愛、好精彩等等),但是最後通常只淪為麻痺的消費與旁觀(鞏固個人主義與品味)。前者關乎的是一種極度私人的體驗,書會狠狠地刺痛我們,激發我們的好奇心,進而轉化到一種未知的神秘之境(可能是某種詭異的感覺),積極的召喚我們參與書的延伸創造(共同體的延伸,但不是照做書的形式或內容,而是延伸創造力的精神)。 攝影書不只是影像載體,他內在運行的實驗性與有機活力,更像是一具肉身、一整個栩栩如生的生命、一個嶄新的(不)可能性、一個未來實踐的邀請。 任何強力的攝影書都有上述特質,他「給予啟發」、「扭轉結構性的框架」、「創造新的感性」。他弔詭...

    相較於展覽的空間限制,書易於傳播的天性,更能將觀念不斷向外擴張。書在我們深度閱讀與使用的同時(再詮釋、再組織、再脈絡化),複製品也具有了嶄新的靈光(跟班雅明傳統的靈光概念不同)。 然而,如果我們只是輕鬆愉悅又隨意的翻閱瀏覽,那書還是書,你還是你,這種瀏覽並沒有對自己或對世界的觀點產生任何改變。換言之,相較「瀏覽」同質經驗的愜意;「閱讀或使用」一本書關係到「內在的深刻改變,與不斷向他者挪移的異質經驗。」 既然閱讀關於改變,那網路跟書本的差異在哪?為什麼在數位時代要談攝影書?只是對於紙質媒體的懷舊情懷?相較於電子書或藝術家網站,我們在閱讀攝影書時,身體不再只是面對電腦的靜止觀看(單純放大視覺感受);不管是翻閱的節奏、影像的韻律、書的氣味、對紙質的觸摸,都像在觸碰一個「肉身本體」。讀者窮盡自己所有...

    那麼,為什麼我要讀攝影書?為什麼我們又要做攝影書? 或許,我們可以轉換另個角度來思考,而不是把閱讀跟實作二分,其實閱讀攝影書就是做攝影書。當你從一本攝影書當中獲得啟發時,你也會生產自己獨特的閱讀方式,感受書當中內建的運動。也就是說,當你把生命跟書交融的時候,你會同時結合自己的經驗,創生出獨特的感性,不斷地交織流變,進行解疆域化的生成運動(而不是活在個人或結構性的封閉世界)。 我們會感到攝影書所蘊含的力量,繼續生成下一本書(這不一定只是書,有可能是創作、策展、評論、演講、言說、行動、或者跟朋友分享等等的外在擴展)。換句話說,攝影書「給予啟發」,讓我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創造,而不停留在被動地消費風格。一本攝影書給的是「力量」,一種抵抗回歸市場消費機制的力量,一種對未知、無限、不可能性的嚮往(暴力衝破...

    在鋪天蓋地的媒體封包下,任何訊息都脫離原始脈絡,成為逃脫不了意識形態的「再現」。但是,攝影書卻透過創作者對於脈絡的細緻編輯、安排、佈置,透過既有感覺的斷裂重新連結整體世界的體驗。創作者更加「主動介入」書的創作與編輯,而不只是被動的拍好照片交給編輯整理發表。 在這意義下,創作者更接近編輯、策展人、賦予脈絡的人,他不是傳統意義下那個執著拍好照片,透過攝影把世界切割成片段美學形式的攝影家。相反的,他也可以挪用、拼貼、再編輯、再敘事網路上或者別人遺棄的影像,重新的給予一個「新的脈絡」,重新救贖這些過剩的影像,進而產生新的意義(或透過大眾媒體、歷史檔案的影像等等,反轉我們既有的印象)。 當代創作者更像是「拾荒者」,在消費影像不斷汰舊換新的洪流中,撿拾被淘汰賤斥的訊息並提煉新的體驗。創作者就像在書中佈置...

    既然攝影書蘊含如此強大的力量,那網路上的大眾媒體是否跟創作無緣?是也不是,他們不是絕對對立(書就是要求主動思考、媒體就是被動消費)。當網路上不斷生成流逝的碎片影像,遇到一個「特別的讀者」,將其當作素材,重新編輯並激活他們的潛力時,也能開展新的生成變化。而網路上的媒體,如果也試著用創造性方式編織並開啟開放性的有機整體(而不是遵循制式整體的封包、或片段化的讓人不斷轉移注意力去消費),那或許也是某種攝影書可能。 究極而言,攝影書不單純是一種可以重複操作的消費類型、僵化的方法學、高級出版社出版的書、獨立出版的小誌、雜誌、手工書的靈光崇拜等等。弔詭的是,他看起來的樣子卻像是上述的任何一種。不過,他更關乎一股「情動」(Affect),一股「催生攝影書的活力」,一種實驗的嘗試,一種朝向未知的探險。攝影書更...

    此外,我沒有明確指出好的攝影書例子,是因為我不想把鍾愛的攝影書奉為經典,侷限大家對攝影書的想像(不過我們回頭看跨時代的攝影書都有上述特質,他創造新的感知可能,重估書本身,而不是固守書該有的疆域)。其實,當我們遭遇到刺痛自己的攝影書時,一個整體的世界會神奇地不斷湧現。 要小心的是,雖然本文乍看下似乎在崇高化攝影書,但重點不是把攝影書給神聖化(神聖化反而是本文一直抵抗的消費邏輯,市場或藏家機制不都是在神聖化攝影書嗎?),而是鼓勵我們都能進行積極的「聖像破壞」(Iconoclasm),給予攝影書創造性的使用可能。 重要的是,攝影書的生成不只專屬於藝術家或攝影家,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透過自己內在的特殊感性,跟書互動、參與書的變動、政治性的打開書的潛在面向。

  4. 2018年4月23日 · 曹良賓,台灣新竹出生,現居新店,從事影像創作。 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 曾獲選文化部紐約駐村創作計畫、普拉特藝術學院獎學金、美國紐約甘柏馨藝術獎等。

    • 曹汝貞寫真1
    • 曹汝貞寫真2
    • 曹汝貞寫真3
    • 曹汝貞寫真4
    • 曹汝貞寫真5
  5. 2024年6月15日 · 攝影書作為創作上的啟發. 以前在攝影學習的一段期間,對日本攝影家 的攝影書 深深著迷,那時覺得它打破一種單一敘事,以散文的方式展開,每次翻閱都會有新的感官體驗,影像跟影像之間的碰撞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後來,藝術家 的作品 在攝影書的編輯上帶我到另一條陌生的道路,卻也給我不同的啟發,原來影像可以如此的複雜、不精確、卻又收集大量生活中的片段靈光,最終帶領我走向那混雜又深奧的宇宙。 有一年還跟一位老師訂了機票飛到日本大阪看提爾曼斯的大型個展,那時他的攝影展覽在我心中產生很大的影響。 近年接觸到另一個作品,也令我感到相當著迷與欽佩,是由 與 在1977年共同出版的 。

  6. 2020年2月15日 · 親密攝影的本真性. 這種親密觀看在當代攝影的發展脈絡裡已成為一套「私寫真」傳統。 相較於當代攝影的另一大宗── 杜塞道夫學派(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 客觀、大畫幅、疏離距離、冷面地讓人凝思;私寫真有更強的本真性(Authenticity),他們通常透過技術量很低、畫面隨意、具象主題與個人化角度喚起人「真摯」的共感。 此外,這些作品也呈現強烈主觀性,而這種主觀也同時扣合我們觀看經驗的主觀。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感覺到作者身體在場的流動,作品也不只是再現同志文化的事實。 儘管本真性有上述的積極意義,但攝影學者露西.史特(Lucy Soutter)也提醒,「攝影師為了達到本真性,可以動用大量不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