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功效:解表化溼、理氣和中。. 外感風寒、胃腸不適、消化不良、吐瀉、食滯、中暑、不服水土。. 本方以因四時感冒,或感嵐瘴不之氣,而外有惡寒、發熱、頭痛等表證;及內有痰濕中阻,脾胃運化失常,以致胸膈滿悶,心腹疼痛,咳嗽氣喘,嘔吐泄瀉等症狀 ...

  2. 症狀:. 人體脂肪積聚過多而致體重超出正常標準的疾病。. 當實際體重比正常體重超過25%~34%時,為輕度肥胖;超過35%~49%時,為中度肥胖;超過49%以上為重度肥胖。. 大多數肥胖屬於單純性肥胖,也有繼發於其他疾病者。. 肥胖病常伴見頭身困重,短氣,乏力 ...

  3. 1.睛明. 【穴道名稱】:睛明。 【身體部位】:臉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太陽膀胱經。 【治療效果】:清熱明目,退翳散瘀,有明目之功。 主治近視、結膜炎、眼睛疾病。 【穴位找法】:內眼角向外一分,再向上一分,靠近眼眶骨內緣。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推按法。 2.(力道節奏):坐閉眼,雙手肘放桌面,雙手指交叉,以雙手大拇指指尖,上下推按左、右穴道10秒鐘,休息5秒鐘。 3.(反覆進行時間):左、右各推按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2.攅竹. 【穴道名稱】:攅竹。 【身體部位】:臉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太陽膀胱經。 【治療效果】:清熱明目,散滯活絡,有明目之功。 主治頭痛、眼科疾病、顏面神經麻痺。 【穴位找法】:眉頭內側邊緣,入眉毛約一分的地方。 【穴道按摩DIY】:

  4. 1.膀胱炎(尿道炎、膀胱濕熱證). 症狀:. 膀胱炎是指濕熱蘊結於膀胱,膀胱氣化失司所導致,臨床以尿頻、尿急、尿痛、小腹脹痛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常見於淋證、癃閉、血尿,以及西醫的急性膀胱炎、急性腎盂腎炎、膀胱結石及前列腺炎等病。. 膀胱是貯存 ...

  5. 本方主要目標為虛勞。. 患者多有全身疲勞、精力虛乏、及腹痛等主訴;並會伴有心悸亢進、手足煩熱、日內乾燥、小便頻數、及盜汗、衄血、遺精、肌黃等症狀。. 腹證上,一般為腹壁薄,腹直筋浮於表面而呈拘攣;亦有腹部軟弱無力,腸之蠕動,透於腹壁,有似 ...

  6. 《二十一大類科學中藥解析》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發表劑】:凡能驅散外邪,解除表證之方劑。 含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桑菊飲、銀翹散、人參敗毒散、香蘇飲、蔥鼓湯。 【發表劑】: 凡能驅散外邪,解除表證之方劑。 含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桑菊飲、銀翹散、人參敗毒散、香蘇飲、蔥鼓湯。 常見【發表劑】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286.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7. (7)備註: 本方是傷科常用的內服方劑,特別是胸鵬疼痛的常用要方。因 為肝臟血,協為肝臟所在部位﹔胸臚為肝膽經絡循行的部位。 而且血瘀多兼氣滯,故方中用柴胡疏肝理氣,當歸養血活血為 主。輔以桃仁、紅花、穿山甲、大黃活血化瘀,又天花粉可清 熱消腫,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