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正12年(1923年)一月十五日, 農曆壬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北臺灣一個靠山面海的小村莊「埔頭坑」,有一個小男孩誕生了,他的名字叫做登輝。 家上下一陣忙碌, 歡喜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沒人想得到,這個小男孩有一天會成為享譽國際的農經學者,還成為改變這個國家命運的領導人。 「埔頭坑」位於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登輝的祖父財生在街上經營雜貨店,也擔任埔頭坑的保正。 家祖輩原本在山上種茶,累積一點財富後,陸續買下一些土地,成為小地主,放租給佃農。 登輝誕生時,父親金龍在淡水郡擔任刑事警察。 佃農身影啟蒙,關懷農民與土地的起點. 金龍一家因為職務調動的關係,經常搬家,登輝小時候跟著父母四處移居,讀過淡水、汐止與南港等地的公學校。

  2. 農傳媒. 20200801. twitter. 前總統李登輝從學者農政官員執政者的身分見證半個多世紀來臺灣農業的發展。. (圖片提供/豐年社). 雖然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農業專才為眾人所熟知但他深入的農業研究與作為一般人並不很清楚農傳媒邀請農科院農業政策 ...

  3. 本文是曾經擔任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農委會農漁會信用部賠付專款評價小組委員的丁文郁博士,以與前總統登輝先生在此領域近身工作的經驗,爬梳7項農業事件及其扮演角色剖析為題,闡述前總統的嘉惠農業的功績。 文/丁文郁. 2020年7月30日,我國當代哲人政治家、有「民主先生」之譽的前總統登輝先生,蒙主寵召永別他一生摯愛的臺灣。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留給國人無比的哀思與緬懷。 政治領域的前總統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擁有農經博士學位,且一直以「農業人」自居的前總統,在農業領域的作為與貢獻相對上則較為陌生。 談到農業,筆者雖然是就讀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一路由大學部直到博士的農學科班生,但因生也晚無緣親炙於任教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時的登輝教授。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臺灣是副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國家,先天條件不適合種植需要足夠低溫的桃、、梅、櫻、杏等溫帶果樹。1月16日剛屆齡退休、在農試所服務38年的溫英杰,一生致力品種選育,讓原本須種植高海拔地區的溫帶果樹,也能種到平地來,創造了作物新生命。

    • ▌ 五、建立農業金融重建基金機制的促進者
    • ▌ 六、推動農業基本法立法的首倡者
    • ▌ 七、發展臺灣肉牛產業的先行者

    為處理經營不善之金融機構,我國參考外國以政府公共資金挹注方式立法例,於2001年6月27日立法院通過「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設置及管理條例」(以下稱本條例),並在當年7月9日公布施行。 由於設置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以下稱重建基金)乃是處理經營不善金融機構之過度機制,故依本條例規定,最長以4年為期。易言之,民國94年7月10日為金融重建基金機制屆期退場日。 建立在農業金融法第 60條第一項18法律基礎上,並依據2004年6月11日立法院第5屆第5會期第21次會議附帶決議,未來本條例修法擴大重建基金規模時,其中 20%應做為處理經營不善的農漁會信用部專款之用。 雖然確定重建基金處理經營不善的農漁會信用部專款,但是由於重建基金即將於2005年7月10日屆期退場,所以在本條例擴大重建基金規模修法通過至重...

    1972年蔣經國先生出任行政院長,依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前總統之建議,提出「加速農村建設九大措施」之農業政策,才有制定一部農業基本大法作為法律依據之必要性,此乃農業發展條例(以下稱農發條例)立法的時代背景。農發條例自1973年9月3日公布實施以來,一直被視為我國農業根本大法。 但從1990年代起經貿自由化與全球化已是普世價值,我國也在2002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稱WTO)會員。為因應經貿自由化與加入WTO的衝擊,我國在1990年代中期,已提出生產、生活與生態「三生一體」與「六級化產業」的農業觀;再者揆審日本在1999年將農業基本法更名為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德國的糧農林部在2001年改制為消費者保護暨農糧部、英國「農業漁糧部」也在同年調整...

    經由媒體報導,相信不少國人都知道,李前總統成立源興居生技股份有限公司21,自任董事長全力發展臺灣肉牛市場。為什麼貴為國家元首的他在晚年會起了發展本土肉牛産業的念頭,而且還親力親為並付諸行動呢?請容筆者細說其中來龍去脈。 由於國人飲食消費習性改變,每人每年白米的消費量大幅下降,從1993年每人每年60.69公斤降到2002年的49.96公斤,10年間下降17.68%,加上每年進口雜糧數量都在600~800萬公噸,因而導致我國稻米生產過剩。 眾所周知臺灣是個資源相對稀少的國家,土地更是一項寶貴的天然資源, 所以李前總統對「山頂種菜山下休耕」現象與政策一直無法理解,多次在公開談話中痛心疾首地提及此一議題,並亟思找出解決之道。針對李前總非常關切的休耕議題,筆者只要有機會就向專家學者請益,同時也透過諮...

  6. line. twitter. 文、圖片提供/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輔導的第2屆專案百大青年農民法憲,是留學英國的博士,主要研究勞工議題,回國後在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從事教學工作。 然而卻不想因為職業而錯過參與小孩成長的機會,經與太座討論評估,於是先利用週末去朋友的有機農場習作幾個月,暗自盤點自己的能力後,便決定返鄉轉戰有機農業,投入4年後成為達人。 他返鄉從農的決定,一開始父母是非常反對的。 不過自己已詳細地評估過自己的能力與資源,面對父母質疑與反對,卻不改其志。 由於法憲家族中並沒有人從事農業,他所有農業相關的知識技術,都是從農民學院的課程獲得。 4年前回來,每年都會參加農民學院訓練的課程,再輔以自己在農場的實作心得、高雄場專家的技術指導,讓技術突飛猛進。

  7. 臺灣人都來自於農業時代卻不自知。 「跟人說臺灣歷史很累,因為不懂農業。 」歷史學家吳密察還沒坐下來就先發制人,不讓採訪者先發問,或許他知道一群等著問《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上看不懂的地名,到底怎麼寫的、說的,為什麼這麼寫、這麼說,當代的臺灣人該不該繼續這麼說? 還是該換種說法? 所有的困惑都在,只要去研究臺灣農業史,就可以找到答案。 「都被洗得差不多了,每一次殖民都洗一次。 」他自己又先把答案說出來,道破不斷流轉的臺灣人身世,「臺灣的民間知識被大幅洗過,被洗到沒感覺了。 」吳密察習慣以臺語跟人交談,或許臺語的發音比較能表達他想說的地名,因為「臺灣漢字的地名也多半從發音轉化而來。 」這跟他媽媽、祖母說出一個名字的方式不同,他覺得用母語比較能傳達真意,以及,可以得到一些線索追溯過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