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耳針療法 :. 先將耳穴部皮膚常規消毒,然後將撳針埋於耳穴處,再在埋針處貼一小塊膠布 (見皮內針)。. 耳針注意事項:. 除必須注意有關治療的各事項外,主要須防止耳廓感染和暈針。. (1)針具、藥子、磁珠等器具必須嚴格消毒,耳穴局部皮膚常規消毒。. (2 ...

  2. 2008年11月6日 · Dr. Yang 楊麗姝中醫網路醫院. 【中醫文章精華】楊麗姝醫師診間治療中醫不孕症婦女,【腹部】【腿部】【雙腿】針灸,針灸呈現「得氣」、「針感」的臨床治療照片。. 腹部、腿部「得氣」照片:2位患者照片 (2008-11-06) 不一定人人針灸時,都會有「得氣」、「針 ...

  3. 楊麗姝中醫診所門診看診時間: 1.上午皆休診 2. 星期二,星期三 ,星期五 ,星期六 看診時間 下午 14:00 ~ 17:00. 夜診 18:00 ~ 21:00. 另外,星期六晚上為醫生約診,需要事前電話預約,才有看診。 若無預約,則休診. 3. 星期日 ,星期一,星期四,國定例假日休診.

  4.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薰臍療法,是將藥物製成膏狀,填充於肚臍上,上面放置艾條,利用艾火燃燒的熱氣將藥物經由肚臍傳導至人體內,促進神經、體液的調節作用,增強免疫力,而達到預防、保健、治病的功效。 【薰臍療法的原理】: 薰臍療法是中醫『灸療』和『藥療』的結合,臍又叫臍中穴(神闕穴)屬任脈,神闕穴與胃、脾、腎關係最密切,乃神氣出入之門戶也。 為任脈、督脈、衝脈,三條經脈在此交會,經脈之氣通貫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 肚臍部的表皮角質層最薄,其筋膜與腹膜直接相連,臍下腹膜有腹璧動脈、靜脈、豐富的微血管網、靜脈網,有第十肋間神經前內側支分佈。 肚臍部屏障功能最弱,敏感度也較高。

  5. 2009年3月9日 · 症狀: 口瘡是指口舌生瘡或潰爛、出現局部疼痛的口腔病。. 部分患者常反覆發作,甚至潰瘍久不癒合。. 多由心脾積熱,外感熱邪,或脾胃濕熱,陰虛陽亢所致。. 古代文獻中,又稱此病為口破、口疳、口瘍,發生在舌的稱舌瘍。. 相當於西醫的口腔潰瘍 ...

  6. 本區塊討論『牙科』的常見病症,歡迎大家在此區討論,說明如下: 蛀牙、齒內炎症、牙齦腫脹流血、口腔粘膜潰瘍、缺、 固定或活動假牙製作、牙齒傾倒、牙齒錯咬、周手術、周組織再生術、特殊合金膺復物、唾液腺及頭頸部良性惡性腫瘤、顏面外傷骨折、顎顏面正顎手術、顳顎關節疾病 ...

  7. (7)備註: 本方以因水毒上衝,而引起氣之上逆,心悸亢進,呼吸促迫,心胸脹滿,並有起立性眩暈、身體動搖感、尿利減少、輕度浮腫、頭痛足冷等症狀者為目標。一般,脈沉緊,腹軟弱。 方中袪苓滲水利尿,強心安神;白朮燥濕除滿,並治風眩;桂枝與甘草,則用以溫經通服,化氣和中;如此,則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