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櫻花鉤吻鮭 ( 學名 : 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也稱 梨山鱒 ,其他俗名尚有 台灣鮭魚 、 台灣鱒 、 次高鱒 、 台灣山女 Taiwan Yamame 、 次高 山女 [2] (p. 88) 、 台灣陸封型櫻鮭 、 本邦 ( 泰雅語 : Bunban 、 Mnbang 、 n'bang 等拼寫法 [3] :116,157 )和 沙拉茅鱒 ...

  2. 基本介紹. 中文學名 :櫻花鉤吻鮭. 拉丁學名 :Oncorhynchus masou (Jordan et Oshima) 別稱 :台灣鮭魚、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台灣陸封型櫻鮭. 二名法 :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m (Jordan et Oshima,1798)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硬骨魚綱. 亞綱 :輻鰭亞綱. 目 :鮭形目 Salmoniformes. 亞目 :鮭亞目. 科 :鮭科 Salmonidae. 亞科 :鮭科. 屬 :鉤吻鮭屬 Oncorhynchus. 種 :櫻鮭 O. masous. 亞種 :櫻花鉤吻鮭 O. m. formosanus.

  3. 台灣櫻花鉤吻鮭 ,又名: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高山鱒、大甲鱒、台灣鮭魚、台灣鮭、 台灣櫻花鉤吻鮭 、台灣陸封型櫻鮭、櫻鮭石田氏鮭魚、台灣馬蘇麻哈魚、... 台灣鉤吻鮭. 台灣鉤吻鮭 學名Oncorhynchusmasouformosanus (JordanetOshima)英文名Formosanlandlockedsalmon, Taiwan ...

  4. 2023年8月15日 · 台灣櫻花鉤吻鮭. 臺灣特有亞種,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牠原來和所有生長在寒、溫帶的鮭鱒魚一樣,在繁殖期會從大海溯河逆流而上,回到出生的溪流,在生命的起源處交配、繁殖,然後死亡;新生的幼鮭則順河而下,回到大海中生長,成熟後返回故鄉溪流繁殖,如此循環生生不息。 但在第四紀冰河時期,因為板塊運動造成台灣島陸地抬昇,這群洄游在北太平洋的過客,就這樣被留在我們這塊綠色森林之島的大甲溪溪流中,成為亞熱帶的臺灣曾歷經冰河時期,以及曾與大陸地塊相連的歷史活見證,牠奇蹟式的出現在台灣,震驚了全世界的魚類專家,並被日本人尊稱為『天然紀念物』,但在這之前的好幾個世紀,環山部落的泰雅族人就利用魚叉、弓箭、筌和魚藤等工具,哼著歌謠獵捕這個上帝恩賜的食物。

  5. 2021年12月29日 · 國寶魚之所以稱之為台灣櫻花鉤吻鮭,是因為雌雄鮭魚的體側,在繁殖季節時,都會有像「櫻花」一樣粉紅的顏色,而雄性的鮭魚在繁殖的時候,其下顎會比上顎更為突出,「鉤吻」就是其特徵。

  6. 臺灣櫻花鉤吻鮭是陸封型的太平洋鮭魚,經過長時間演化過程,已經喪失降海生長的習性,適應了臺灣大甲溪上游的生態環境,成為終生生活在高海拔低溫森林溪流的魚類。 早期臺灣櫻花鉤吻鮭主要棲息於大甲溪主、支流河段,包括七家灣溪、高山溪、有勝溪、司界蘭溪、南湖溪、合歡溪及大甲溪本流等七條溪流。 而在1950年至1980年代,臺灣櫻花鉤吻鮭的分佈紀錄僅限於七家灣溪水系主支流(含七家灣溪主流及其桃山溪、高山溪等支流)以及司界蘭溪。 但到了1990年代至今,僅剩七家灣溪及高山溪有穩定的族群。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稱雪霸處)為了保育櫻花鉤吻鮭,於1999年至2001年間進行攔沙壩拆除作業,原本在七家灣溪流域內有11座攔沙壩,總共拆除了四座高度4公尺以上的攔沙壩,希望改善櫻花鉤吻鮭的棲息環境。

  7. 俗名: 苦威、苦花、齊頭偎. 型態及特性: 頭寬圓且突出,下頜像一個鏟子的形狀,眼睛上半部為紅色,尾巴呈叉型。. 背側鱗片基部可以看到黑色斑點,銀白的鱗片一閃一閃,好似螢火蟲,故有水中的螢火蟲的美稱。. 棲地與分佈: 分布大甲溪上游海拔1500公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