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8年5月12日 ·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 [10] ,也是 唐山大地震 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11] 。 地震造成 四川 、 甘肅 、 陝西 等省的災區直接經濟損失共8451億元 人民幣 [12] ,災區的衛生、住房、校舍、通訊、交通、治安、地貌、水利、生態、少數民族文化等方面受到嚴重破壞。 地震災情引起民間強烈迴響,全中國以至全球紛紛捐款援助,累積金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5] 。 中國民間的大批志願者和來自中國各地以及世界各國的專業人道救援隊伍也加入救災。 震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採取「一省幫一縣」對口援助 [13] 。 2012年1月10日,四川省省長 蔣巨峰 代表四川省政府宣布重建完成 [14] 。 地震詳情 [ 編輯] 規模 [ 編輯]

  2. 汶川地震伤亡人数 [77] [78] [79] 地区 死亡数 失踪数 受伤数 四川省 绵阳市 北川县 15,646 4,392 26,916 安县 4,016 0 13,476 平武县 3,104 3,551 32,145 江油市 394 43 10,006 总计: 21,964 9,274 166,735 阿坝州 [80] 汶川县 映秀镇 6,566 不详 不详 漩口镇 1,069

  3. 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報告,2008年9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汶川大地震 已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824人失蹤。 緊急轉移安置1438.564萬人,累計受災人數4550.9241萬人。 [1] 截至2008年5月20日,地震共造成 四川 、 甘肅 、 陝西 和 重慶 四省市189個縣市的供水設施受到不同程度損毀,1376萬城鎮居民飲水受到影響。 四川重災區尚有46個鄉鎮未通路。 [2] 簡表 [ 編輯] 四川省 [ 編輯]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 編輯] 前往汶川的通道上,一間倒塌房屋. 阿壩州 汶川 、 理縣 、 茂縣 災情十分嚴重。 震後交通、通信大面積中斷,救援部隊難以進入 [11] [12] 。 汶川縣城位於震央,傷亡十分慘重。 汶川縣 [ 編輯]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8年5月10日 · Getty Images. 地震一周後,四川綿竹市富新鎮,一些遇難學生遺照被擺放在一所小學廢墟前。 2008年5月12日那場突然降臨的死亡留下了一些到現在都沒揭開的真相一場8級地震後父母失去了孩子鄰里失去了摯友民眾失去了家園關於傷亡人數的統計也停留在2008年。...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地震經過
    • 災區範圍
    • 產生影響
    • 中外援助
    • 災後重建
    • 媒體評論
    • 人物事跡
    • 後人紀念

    汶川大地震一般指本詞條

    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台北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芮氏規模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確認共環繞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名稱:5·12汶川地震

    •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

    •地理位置: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

    •震中經緯度:北緯31.01度,東經103.42度

    •震源深度:14千米

    •震級:芮氏規模8.0級,矩震級8.3級

    時間位置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星期一,農曆戊子鼠年四月大初八日)發生的8.0級地震,震中位於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與漩口鎮交界處(漁子溪長城(中國長城世界遺產)正西方向2.5公里處,牛眠溝蓮花心山腳下),東經103°42',北緯31°01'(美國地質調查局則認可汶川地震發生地點為北緯30.986゜026.25′214.3162″,東經103.364゜276.60′333.0260″)。

    發生原因

    由於印度洋板塊在以每年約15cm的速度向北移動,使得亞歐板塊受到壓力,並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又由於受重力影響,青藏高原東面沿龍門山在逐漸下沉,且面臨著四川盆地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壓力在龍門山北川至映秀地區突然釋放。造成了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四川特大地震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20千米,與地表近,持續時間較長 (約2分鐘),因此破壞性巨大,影響強烈。

    震源深度

    5·12汶川地震是一次淺源地震,震源深度為10~20千米,破壞性巨大。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地震發生在60千米以內的稱為淺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分布於島弧外緣,深海溝內側和大陸弧狀山脈的沿海部分,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千米深度以上的範圍內;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達到650千米左右,並且形成一個傾斜的地震帶——稱為本尼奧夫帶。把淺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緣”上聯繫在一起的,是板塊構造學說這一被稱為“地球科學革命”的全球構造理論。

    極重災區

    共10個縣(市),分別是: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震中)、茂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安縣(今安州區)、平武縣,德陽市:綿竹市、什邡市,成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廣元市:青川縣。 縣城所在地(政府所在地)分別為:威州鎮(與映秀鎮差距甚遠)、鳳儀鎮、曲山鎮(已廢,新縣城在永昌鎮)、花荄鎮、龍安鎮、劍南街道、方亭街道、幸福街道、天彭街道、喬莊鎮。

    較重災區

    共41個縣(市、區),其中: •四川省(29個):成都市:崇州市、大邑縣,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黑水縣、小金縣、松潘縣、九寨溝縣,廣元市:元壩區、利州區、朝天區、旺蒼縣、劍閣縣、蒼溪縣,綿陽市:遊仙區、涪城區、江油市、梓潼縣、三台縣、鹽亭縣,德陽市:旌陽區、廣漢市、羅江縣、中江縣,南充市:閬中市,雅安市蘆山縣、寶興縣、漢源縣、石棉縣,巴中市:南江縣。 •甘肅省(8個):隴南市:武都區、文縣、康縣、成縣、徽縣、西和縣、兩當縣,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 •陝西省(4個):寶雞市:陳倉區,漢中市:寧強縣、略陽縣、勉縣。

    一般災區

    共186個縣(市、區),其中: •四川省(100個): 成都市:武侯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成華區、龍泉驛區、溫江區、新都區、青白江區、雙流縣(今雙流區)、郫縣(今郫都區)、邛崍市、簡陽市、蒲江縣、金堂縣、新津縣。 樂山市:五通橋區、市中區、沙灣區、金口河區、峨眉山市、犍為縣、井研縣、夾江縣、沐川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 巴中市:巴州區、平昌縣、通江縣。 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營山縣、西充縣、南部縣、蓬安縣、儀隴縣。 雅安市:雨城區、名山縣(今名山區)、滎經縣、天全縣。 資陽市:雁江區、樂至縣、安岳縣。 眉山市:東坡區、彭山縣(今彭山區)、仁壽縣、洪雅縣、丹稜縣、青神縣。 達州市:通川區、達縣(今達川區)、大竹縣、開江縣、宣漢縣、渠縣、萬源市。 遂寧市: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射洪縣、大英縣。 廣安市:廣安區、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華鎣市。 自貢市:自流井區、貢井區、大安區、沿灘區、榮縣、富順縣。 內江市:市中區、東興區、威遠縣、資中縣、隆昌縣(今隆昌市)。 宜賓市:翠屏區、南溪縣(今南溪區)、宜賓縣(今敘州區)、高縣、屏山縣。 瀘州市:瀘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甘洛縣、冕寧縣、美姑縣、雷波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今康定市)、丹巴縣、瀘定縣、九龍縣、道孚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今馬爾康市)、紅原縣、金川縣、阿壩縣、若爾蓋縣。 •重慶市(10個):合川區、榮昌縣(今榮昌區)、潼南縣(今潼南區)、大足縣(今大足區)、雙橋區(已同原大足縣合併,為今大足區)、銅梁縣(今銅梁區)、北碚區、璧山縣(今璧山區)、永川區、梁平縣(今梁平區)。 •陝西省(36個): 西安市:碑林區、雁塔區、蓮湖區、戶縣(今鄠邑區)、周至縣。 寶雞市:金台區、渭濱區、隴縣、麟遊縣、太白縣、眉縣、岐山縣、千陽縣、扶風縣、鳳翔縣、鳳縣。 鹹陽市:楊陵區、武功縣、興平市、永壽縣、乾縣、禮泉縣、彬縣(今彬州市)、長武縣。 漢中市:漢台區、南鄭縣(今南鄭區)、留壩縣、西鄉縣、城固縣、佛坪縣、鎮巴縣、洋縣。 安康市:石泉縣、漢陰縣、寧陝縣、紫陽縣。 •甘肅省(32個): 天水市:秦州區、麥積區、清水縣、甘谷縣、武山縣、秦安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平涼市:崆峒區、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莊浪縣、靜寧縣、華亭縣(今華亭市)。 白銀市:會寧縣。 定西市:安定區、通渭縣、臨洮縣、漳縣、岷縣、渭源縣、隴西縣。 慶陽市:西峰區、寧縣、鎮原縣。 隴南市:禮縣、宕昌縣。 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 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卓尼縣、迭部縣、臨潭縣。 •雲南省(3個):昭通市:綏江縣、水富縣、永善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6個):中衛市:海原縣,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

    影響範圍

    5·12汶川地震包括震中50千米範圍內的縣城和200千米範圍內的大中城市。陝西、甘肅、寧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雲南、內蒙古、廣西、廣東、海南、江西、西藏、江蘇、上海、浙江、遼寧、福建等全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地區有明顯震感。中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陝甘三省震情最為嚴重。甚至泰國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內,菲律賓、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地震烈度: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達11度,汶川地震的10度區面積則為約3144平方千米,呈北東向狹長展布,東北端達四川省青川縣,西南端達汶川。以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和北川縣縣城兩個中心呈長條狀分布,面積約2419平方千米。其中,映秀11度區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北川11度區沿安縣——北川——平武方向分布。 9度區的面積約7738平方千米,同樣呈北東向狹長展布,東北端達到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和陝西省寧強縣的交界地帶,西南端達到汶川縣。 9度以上地區破壞極其嚴重,其分布區域緊靠發震斷層,沿斷層走向成長條形狀。其中,10度和9度區的邊界受龍門山前山斷裂錯動的影響,在綿竹市和什邡市山區向盆地方向突出,在都江堰市區也略有突出。 汶川地震的8度區域面積約27787平方千米,西南端至四川省寶興縣與蘆山縣,東北端達到陝西省略陽縣和寧強縣;7度區面積約84449平方千米,西南端至四川省天全縣,東北端達到甘肅省兩當縣和陝西省鳳縣,最東部為陝西省南鄭縣,最西為四川省小金縣,最北為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最南為四川省雅安市(也是2013年地震之地)雨城區。 6度區的面積大約為314906平方千米,一直延續到重慶市西部和雲南省昭通市北端,其西南端為四川省九龍縣、冕寧縣和喜德縣,東北端為甘肅省鎮原縣與慶陽市,最東部為陝西省鎮安縣,最西為四川省道孚縣,最北達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和海原縣,最南為四川省雷波縣。 在龍門山前盆地邊緣的過渡帶,汶川地震的烈度向東衰減很快,西側則衰減相對較緩。同時,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南北也不對稱:8度區和7度區範圍向四周擴大,呈現為北東向的不規則橢圓形,且相同烈度的區域在北部比南部大,進入甘肅省和陝西省境內,顯示出斷層破裂向北東方向傳播,最大餘震發生在斷層北部。

    傷亡情況

    據民政部報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確認有69,227人遇難,374,644人受傷,17,923人失蹤。 據衛生部報告,截至2008年9月22日12時,因地震受傷住院治療累計96,544人(不包括災區病員人數),已出院93,518人,仍有352人住院,其中四川轉外省市傷員仍住院153人,共救治傷病員4,273,551人次。 據總參謀部報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搶險救災人員已累計解救和轉移1,486,407人。 •四川 •震災造成遇難62,161人,受傷347,401人。 甘肅 •震災造成遇難365人,受傷10158人,緊急轉移安置179.7萬人。 陝西 •震災造成遇難113人,受傷1920人。房屋倒塌6.32萬間,危房24.6萬間。 重慶 •震災造成遇難16人,受傷637人,受災人口213.33萬人。 貴州 •震災造成遇難1人,受傷15人,多處民房開裂倒塌,發生破壞性地震可能性極小。 雲南 •震災造成遇難1人,受傷51人,楚雄昭通等地部分房屋倒塌。 湖南 •震災造成遇難1人,長沙房屋震動明顯。 湖北 •震災造成遇難1人,受傷14人。武漢震感明顯,襄樊(現改名襄陽)、十堰等地受波及。 河南 •震災造成遇難2人,受傷8人。

    經濟損失

    截至2008年9月4日,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2億元人民幣。四川損失最嚴重,占到總損失的91.3%,甘肅占到總損失的5.8%,陝西占總損失的2.9%。國家統計局將損失指標分3類,第一類是人員傷亡問題,第二類是財產損失問題,第三類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問題。在財產損失中,房屋的損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損失占總損失的27.4%。包括學校、醫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損失占總損失的20.4%。 另外還有基礎設施,道路、橋樑和其他城市基礎設施的損失,占到總損失的21.9%,這三類是損失比例比較大的,70%以上的損失是由這三方面造成的。

    國內援助

    全國共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時為止)總計594.68億元,實際到賬款物總計594.08億元,已向災區撥付捐贈款物合計268.80億元。 捐贈區國家電網2.1億元,華人首富李嘉誠1.1億元,全國證券期貨行業1.01億元,榮程鋼鐵1.1億元,台塑集團1億元,恒基地產李兆基1億元,中國石油1.03億元,加多寶1億元,陳游標1億元。(均為人民幣) 不到24小時,來自香港的第一支賑災隊抵達四川;不到48小時,賑災人員已在北川協助救援……至地震發生一年後,香港立法會共撥捐款90億港元,民間捐款達130億港元。民建聯一項民調顯示,95%的港人曾為四川地震捐款。 總參謀部立即命令有關部隊迅速展開抗震救災工作,總參謀部指示有關抗震救災部隊,緊急災情和有關情況可直接向設定在北京的指揮部報告,以減少指揮環節。 成都軍區迅速派出三架直升機緊急趕赴汶川現場救援。四川省軍區派出的300名官兵,成都軍區向災區各個方向派出救援人員已達6100人。很多部隊正在開進途中。 成都軍區派出由副司令帶隊的一線指揮所開進至都江堰附近,因道路損毀受阻。有關部隊在都江堰展開緊急救援。 5月12日 •19:30成都市區上千輛計程車自發地奔赴都江堰災區。 •20:00武警四川總隊阿壩支隊向汶川災區出發。 •20:02空軍兩架伊爾76軍用運輸機從北京南苑機場起飛,運送國家地震救援隊175人飛往災區。 •22:00運送中國國家地震緊急救援隊的兩架伊爾76型軍用運輸機先後抵達成都。 5月13日 •深夜第三軍醫大學緊急抽調聯合應急醫療隊於趕赴四川災區。醫療隊於13日凌晨到達四川德陽災區一線後,迅即開展救災工作。 •1:12成都軍區空軍派赴四川省汶川縣地震災區查看災情的4架軍用直升機遭遇惡劣天氣被迫返航。當地當時正在下著大雨。 •公安部消防局調派重慶等10個消防總隊1060名消防官兵和30條消防搜救犬趕赴四川地震災區,開展救援工作。 •3:00公安部緊急從公安邊防部隊抽調200名、從公安消防部隊抽調100名醫務人員組成醫療救援隊,連夜飛赴四川地震災區救治傷員。 •3:24武警部隊已出動13000餘名官兵急赴災區抗震救災。同時,正在待命的某機動師4600名官兵已做好出發準備,隨時執行抗震救災任務。 •4:00雲南邊防總隊啟動緊急預案,成立由總隊長那順巴雅爾為組長的抗震救災領導小組,連夜抽調醫療救護隊,緊急調運價值15萬元醫療藥品,迅速趕赴四川災區現場。 •清晨,800餘名部隊官兵已趕赴漢旺鎮展開救援工作。 •5:40成都軍區兩支救援部隊的800多名官兵抵達地震災情嚴重的綿竹市,隨後分赴災區各鄉鎮展開救援工作。 •6:00重慶的醫療救援隊到達德陽,負責協助德陽市和綿竹市的醫療救援工作。 •6:30駐災區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已投入16760人,其中軍隊11760人,武警5000人。13日還將計畫使用20架軍用飛機輸送兵力至災區。 •7:00“河南省消防總隊抗震救災應急救援隊”緊急啟程,奔赴四川地震災區開展救援工作。 •7:00武警部隊已向地震災區投入兵力13820人,救出受傷人員1800餘人。 •7:00總指揮溫家寶再次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他強調,務必要在5月13日晚上12時以前打通通往震中災區的道路,全面開展抗震、搶險、救人工作。 •7:00武警部隊共投入20460名兵力參加四川地區抗震救災。 •7:30重慶市公安消防部隊由200名官兵、25輛消防搶險救援車組成的應急救援隊緊急開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執行救災任務。 •7:30成都軍區赴汶川先遣部隊通過海事衛星電話,向成都軍區駐都江堰前線指揮所報告:都江堰通往汶川的213國道出現10餘處塌方,機動車輛基本不能通行。先遣部隊距離汶川75千米處。 •8:00濟南軍區援助汶川地震災區先遣人員160人從濟南乘專機奔赴災區,包括濟南軍區和所屬兩個集團軍的先遣指揮組25人以及5支醫療隊135人。 •8:22濟南軍區某旅1000餘名官兵乘列車開赴災區。 •8:50濟南軍區某機械化步兵師摩托化機動第一梯隊300人、30台車已順利到達陝西渭南。這支部隊是13日晨4時41分從洛陽出發趕赴災區的。 •9:00總參謀部命令濟南軍區某機械化步兵師參加救災的1萬名軍人,由鐵路輸送改為空運。為彌補空軍運力,總參謀部正在協調民航部門,調用民航飛機輸送救災部隊。 •10:55運載72名空降兵官兵的4019號空軍專機在綿陽機場緩緩降落。從1000多千米外機動而來的官兵,迅速投入到災區的抗震救災之中。 •11:00公安部發布地震災區最新道路情況。 •上午成都軍區空軍2000餘名官兵分別奔赴都江堰、彭州災區,投入抗震救災。 •12:00救治一千多名傷病員,還有兩三百人在臨時救治中心接受治療。 •12:00武警部隊共投入兵力2萬人參加抗災救災。已到位4190名,機動途中9810名,預備隊6000名。 •12:00搭載1400名官兵的7架伊爾—76型軍用運輸機和2架運八型軍用運輸機已陸續到達成都,部隊在機場收攏後馬上開赴災區。 •12:00由四川省軍區司令員夏國富率領的精幹小分隊,從都江堰出發輾轉理縣,徒步跋涉,已於抵達震中汶川縣。 •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李亞洲帶領100名士兵突擊隊員、120名應急民兵預備役人員,抵達汶川縣。中午武警部隊司令員吳雙戰率領機關有關人員到達成都後,前往都江堰、德陽等抗震救災現場慰問官兵,對部隊檢查指導。 •13:00總參謀部調集的兩架遙感飛機已經到達成都太平寺軍用機場,並做好起飛準備。但因天氣原因,原飛行計畫推遲,機組人員在機場待命,天氣好轉後再飛至災區拍攝災情圖片。 •14:30因為汶川地區持續暴雨,空降某軍特種大隊派出的一個傘兵偵察連未能按原定計畫執行傘降偵察任務,傘降行動被迫取消。 •15:00雲南省調集的100名消防官兵從滇池路昆明市特勤一中隊出發,準備經雲南的昭通入川與來自全國的1000多名消防救援人員集結後赴汶川縣救援。 •17:00總共有6列軍列從昆明趕赴災區救災。 •17:00北川縣城大部建築垮塌,救援部隊車隊仍然無法前行。 •17:00武警部隊共投入20460名兵力參加四川地區抗震救災。武警部隊共搜救、挖掘被壓埋民眾、搶救傷員4130名,轉移疏散民眾3萬餘人。 •19:10濟南軍區摩托化開進的鐵軍部隊秋收起義團300人先頭部隊已到達四川廣元。另有900名官兵乘6架飛機飛往成都,第一架已於16時20分著陸。 •22:30武警某機動師600餘名官兵正在冒雨徒步趕往汶川,距汶川僅9千米,有望1小時內趕到汶川災區。 •23:15武警駐川某師200人在師參謀長王毅的帶領下,由理縣強行軍90千米,到達汶川縣城,成為第一支到達汶川縣城的搶險救災隊伍。 5月14日 •8:00武警部隊已有900餘名官兵在汶川縣城展開救援。 •9:00全軍交運輸系統已輸送救災部隊近3萬人,運送救災帳篷、擔架等設備器材約1.2萬(件)、軍用食品和物資800餘噸、燃油6380噸。 •9:00成都軍區某集團軍的徐勇軍長乘坐直升機於上午到達茂縣落地。 •9:00武警水電三總隊100餘名官兵攜30餘台機械和車輛,經過27小時奮戰,終於搶通從馬爾康到理縣的公路。 •9:20成都軍區某紅軍師的500官兵晝夜兼程,徒步開進到達茂縣,展開救災工作。 •早飯後來自濟南軍區某部300餘精幹先遣部隊醫療小分隊向汶川出發。 •10:00二炮首批緊急馳援地震災區的救災物資已運抵四川綿陽。 •11:20成都軍區共出動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3萬餘人,並全面展開救援行動。 •12:00進入汶川的武警部隊報告:縣城社會穩定,但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情況嚴重。急需手術器材、血漿和急救藥品,及食品、飲用水、棉被和帳篷等。 •12:20100名空降兵已安全空降至茂縣。返航飛機已於12時50分在成都安全著陸,準備執行新的空運任務。 •12:30由四川省阿壩軍分區夏司令員等率領的後續抗災部隊480多名官兵和應急民兵,以及醫護人員,抵達汶川後,與前日抵達汶川的部隊會合,截稿時,已疏散搶救民眾10000多人。 •13:34三個架次飛機已向汶川投遞抗震食品、帳篷和設備。 •13:30來自總參謀部最新訊息:總參謀部決定,緊急增派30000名官兵馳援四川災區,各軍區預備投入救災的第二梯隊部隊已集結,隨時可出發。 •14:00從北京、上海和西安機場出動10架運輸機,向四川空運50支軍隊醫療隊總計1500名醫療人員。飛機降落地將大部集中在成都雙流機場。 •14:15第一組雲南省搜救部隊的官兵帶著搜救犬進入都江堰市區中醫醫院,對倒塌的醫院住院部大樓下的死傷人員進行搜救。 •14:30總後緊急增派的50支醫療隊從南苑機場起飛赴地震災區。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到機場送行。截至5月12日14時30分,全軍已派出70支醫療隊趕赴災區。 •下午由北京軍區總醫院90名醫護人員和北京軍區第261醫院3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救援分隊,從南苑機場乘專機前往四川地震災區。 由3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成都軍區醫療小分隊乘直升機飛抵汶川縣城,現已展開緊張救援。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經中央軍委批准,從濟南軍區、成都軍區再抽調32600名官兵,火速趕赴災區增援。 武警部隊司令員吳雙戰、第一政治委員孟建柱、政治委員喻林祥14日簽署命令,決定給予首批進入汶川縣城的武警某部第一梯隊200官兵予以通令嘉獎。 •15:0014日在茂縣成功傘降的15名空降兵著陸後,迅速與茂縣縣委、縣政府取得聯繫,第一次傳回了茂縣災情。 •15:10成都軍區某集團軍後續部隊的500名官兵抵達汶川映秀鎮,已展開救災行動。 •15:23由北京軍區某工兵團等組成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在都江堰市的“硬骨頭”地段的廢墟中,已經成功救出27名倖存者。 •15:45南京軍區6支醫療小分隊從上海起飛,預計2小時後飛抵成都。小分隊由外科急救專家和衛生防疫專家組成,攜帶價值100多萬元的藥品機械。 •16:00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療救援隊已經奔波近500千米,到達隴南市成縣。 •16:00空軍一架大型運輸機首次為四川綿竹災區空投了包括礦泉水、鮮牛奶、速食麵等在內的5噸救災物資。 •19:20解放軍總醫院、二炮總醫院和海軍總醫院的近300名醫護人員抵達成都。 •20:00海軍緊急調撥總價值超過500萬元的110種藥品和35類醫療裝備。這批藥品和設備已於空運到綿陽、北川等重災區。 •22:00馬爾康至理縣的公路初步恢復通車,但需謹慎駕駛。 •22:00二炮從各地國防施工現場抽調800名官兵組成大型工程機械部隊,攜帶重型挖掘機、裝載機等機械,趕到北川災區,進行道路搶修,搜救倖存人員。 •22:00濟南軍區1500人徒步到達地震重災區汶川縣映秀鎮。 5月15日 •2:38~2:55軍出動1架伊爾—76飛機,先後2次為汶川地震中遭到嚴重損毀的清平磷礦緊急空投8噸飲用水、食品和藥品。 解放軍總醫院繼14日向災區派出277名醫務人員後,由平均年齡64歲的10名高級專家組成的“解放軍總醫院專家醫療隊”於15日飛赴抗震救災一線。 成都軍區15日將向北川、汶川縣城等災區空投包括5萬份乾糧、25000雙軍用膠鞋、5000床棉被、54000件衣物在內的救災物資。 •6:10將40餘艘舟艇運到紫坪鋪水庫庫區,預期上午可以開設通往汶川震中的水上交通線。 •6:40成都軍區工兵團余艘舟艇運到紫坪鋪水庫庫區,預期上午可開設載重80噸的漕渡門橋,打通水上運輸線20千米,確保物資及時運到災區。 •8:00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投入救災的現役部隊95553人,民兵預備役部隊36174人,出動軍用運輸機、直升機飛行近300架次。 •8:40軍使用5架運—8飛機,緊急從山東向成都某軍用機場災區運送1000頂宿營帳篷、3000張行軍床和儲水罐、發電機等113噸救災物品。 •9:00全軍衛生系統已向災區派出醫療隊、防疫隊72支、醫務人員2160餘人,價值3700餘萬元血液、急救藥品、醫療設備等衛生物資已運抵災區一線。 •9:15二炮抗震救災指揮組和主要救災部隊,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以南,距受災核心區3千米處,救災部隊正全力趕往災區。 •12:00記者從綿陽抗震救災指揮部了解到,綿陽通往北川的公路已經打通,大型救援機械已經可以開進。 •12:00警水電部隊多路奮戰,成都至汶川的317國道都江堰紫坪鋪至龍池鎮間的6千米山路,及阿壩州獅子坪水電站到理縣47千米道路全部搶通,距汶川約有30千米。

    港澳台

    •台灣省——20億新台幣援助災區。(約合4.5億人民幣)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08年7月、2009年2月和7月先後三次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撥款總計90億港元,注入特區“支援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工作信託基金”,共援建183個項目;香港賽馬會10億港元撥款援建7個項目;民間捐款達130億港元。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1.1億人民幣。(包括半官方的澳門基金會1千萬人民幣) •來自中國香港20人、中國台灣22人救援隊在綿竹市開展救援。

    國際援助

    自5·12汶川地震發生以來,國際社會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了真誠同情和慰問,並提供了各種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國各駐外使領館、團共收到外國政府、團體和個人等捐資17.11億元人民幣。其中,外國政府、國際和地區組織捐資7.70億元人民幣;外國駐華外交機構和人員捐資199.25萬元人民幣;外國民間團體、企業、各界人士以及華僑華人、海外留學生和中資機構等捐資9.39億元人民幣。 來自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的4支境外救援隊伍,陸續抵達災區開展救援行動。俄羅斯51人的救援隊在綿竹市開展救援。日本兩批60人的專業救援隊在青川、北川開展救援。韓國47人的救援隊、新加坡55人的救援隊在什邡市開展辛苦救援、俄羅斯的救援隊在彭州開展救援。 國際組織 •歐盟——歐盟人道主義援助辦公室決定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等機構向中方提供200萬歐元緊急援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基金會提供30萬美元緊急援助。 •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捐款100萬美元援助,後又於2008年8月2日與北京奧組委和中國奧委會在北京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800萬美元對口支援。 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捐款捐物統計(以下未按數額順序排列)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總計約合人民幣4.2億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超過3100萬加元。(折合人民幣約2億元) •印度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0萬美元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3500萬元) •日本政府決定提供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3300萬元) •俄羅斯政府已提供四批救災物資,價值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萬元) •挪威政府將向中國提供2000萬挪威克朗緊急救災援助。(約合人民幣2700萬元) •義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和150萬歐元的救災物資。(總計約合人民幣2200萬元) •土耳其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200萬美元援助。(估計約合人民幣1400萬元) •英國將提供100萬英鎊援助。(約合人民幣1360萬元) •西班牙政府將提供100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1080萬元) •愛爾蘭政府決定向中國紅十字會提供100萬歐元現金援助。(約合人民幣1080萬元) •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15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1050萬元) •以色列政府向中方捐贈價值15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1050萬元) •比利時將提供65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巴基斯坦政府向災區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韓國政府將提供價值100萬美元援救資金以及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阿爾及利亞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100萬美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中方提供100萬澳大利亞元援助。(約合人民幣660萬元) •芬蘭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荷蘭政府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德國政府向德國紅十字會提供50萬歐元幫助中國救災。(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泰國政府已向中國政府捐款50萬美元。泰國公主詩琳通向災區捐款10萬人民幣。泰國紅十字會和蒲美蓬國王“猜帕塔那”發展基金會各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萬美元。(總計約合人民幣500萬元) •法國政府提供價值38萬歐元的物資。(約合人民幣410萬元) •寮國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價值50萬美元的木材援助。(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美國政府提供5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紐西蘭政府決定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50萬紐西蘭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70萬元) •瑞士政府將向中國提供40萬瑞士法郎的首筆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260萬元) •丹麥外交部宣布向中國紅十字會提供75萬丹麥克朗緊急援助。此外,丹麥紅十字會已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價值超過100萬丹麥克朗的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250萬元) •克羅地亞政府通過克羅地亞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2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希臘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新加坡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越南政府將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美元現金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巴西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斯洛維尼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1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108萬元) •朝鮮政府已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10萬美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高棉首相洪森以高棉王國政府名義捐款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萬元) •薩摩亞政府向中方提供1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波蘭外交部已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災區提供1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立陶宛政府決定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20萬立特。(約合人民幣63萬元) •盧森堡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萬元) •蒙古政府已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5萬美元緊急有效援助。(約合人民幣35萬元) •愛沙尼亞政府將向中國捐款50萬愛沙尼亞克朗。(約合人民幣34萬元) •捷克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70萬捷克克朗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30萬元) •阿爾巴尼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4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8萬元) •莫三比克政府(世界最貧困國家之一)向中國政府捐款4萬元人民幣。

    重建條例

    2008年6月4日,國務院第11次常務會議通過《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2008年6月8日國務院令第526號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對口支援

    2008年6月18日,《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正式頒布,統一部署對口支援任務,創新提出“一省幫一重災縣,舉全國之力,加快恢復重建”。明確要求19個省市以不低於1%的財力對口支援重災縣市3年。 在地震發生後不到三個月,就解決了上千萬受災民眾的住房安置問題。全國各地紛紛回響國家號召,同災區當地結成對子,針對災區對口實際,派人給物,不惜一切代價,在汶川的大地上留下了一幅幅共建情誼。 2016年,浙江省投資828萬元,對口支援松潘縣經濟社會發展。 對口支援一覽表 1.山東省——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 2.廣東省——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 3.浙江省——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 4.江蘇省——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 5.北京市——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 6.上海市——四川省都江堰市 7.河北省——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 8.遼寧省——四川省綿陽市安縣 9.河南省——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 10.福建省——四川省彭州市 11.山西省——四川省阿壩州茂縣 12.湖南省——四川省阿壩州理縣 13.吉林省——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 14.安徽省——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 15.江西省——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 16.湖北省——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 17.重慶市——四川省崇州市 18.海南省——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 19.黑龍江省——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 20.廣東省(主要由深圳市)——甘肅省受災嚴重地區 21.天津市——陝西省受災嚴重地區 22.香港特別行政區——臥龍自然保護區

    重建成果

    從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災區納入國家重建規劃的29700個重建項目已開工99.3%、完工85.2%,概算總投資8613億元已完成7365.9億元、占85.6%,圓滿完成中央“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受災民眾住進了新房,公共服務設施全面上檔升級,重建城鎮初展新姿,基礎設施根本性改善,產業發展最佳化升級,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高。 四川災後恢復重建的偉大實踐,集中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力量,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和衷共濟、團結奮鬥的民族品格;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充分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集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指導意義,充分展示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集中體現了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對歷史負責的高度自覺,充分展示了災區人民自強奮進、頑強拼搏的不屈意志。 截止2012年5月,四川省納入國家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29692個項目已完工99%,概算投資8658億元已完成投資99.5%;地震災區實現了“家家有房住”,基本實現了“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 2014年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6周年的日子。記者重返災區,在六年前的廢墟上,親身感受並記錄著六年來災區的巨變。 2016年5月11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援建的災後恢復重建工程——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段公路勝利貫通。預計2016年10月底前全線完工。 2016年5月10日至1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率領81人的代表團在四川考察了在川港資企業發展現狀及香港援建項目情況,並表示,8年援建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

    專家詳析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基礎地質研究室專家馮梅做客國土資源部門戶網時分析指出,汶川地震破壞性強於唐山地震的原因為: 首先,從震級上可以看出,汶川地震稍強。唐山地震國際上公認的是7.8級,汶川地震是8.0級。 其次,從地緣機制斷層錯動上看,唐山地震是拉張性的,是上盤往下掉。汶川地震汶川地震是擠壓斷裂,是上盤往上升,要比唐山地震影響大。 第三,唐山地震的斷層錯動時間是12.9秒,汶川地震是22.2秒,錯動時間越長,人們感受到強震的時間越長,也就是說汶川地震建築物的擺幅持續時間比唐山地震要強。 第四,汶川地震波及的面積、造成的受災面積比唐山地震大。這主要是由於斷層錯動的原因,錯動方向是北東方向,也就是說汶川的北東方向受影響比較大,但是它的西部情況就會好一些。汶川地震波及面積大,據稱幾乎整個東南亞和整個東亞地區及部分中亞地區都有震感。“主要是因為汶川地震錯動時間特別長,這就是為什麼唐山地震雖然死亡人數多,但是實際上災害造成的影響不如汶川地震大。”馮梅說,因為汶川災情分布比較廣。 第五,汶川地震誘發的地質災害、次生災害比唐山地震大得多。國土資源部高級諮詢研究中心教授岑嘉法分析說,因為唐山地震主要發生在平原地區,汶川地震主要發生在山區,次生災害、地質災害的種類都不太一樣,汶川地震引發的破壞性比較大的崩塌、滾石加上滑坡等,比唐山地震的次生地質災害要嚴重得多。另外,因為四川水比較多,所以堰塞湖跟唐山地震相比也是不一樣的。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基礎地質研究室專家安美建補充說,汶川地震的震級比唐山地震的震級稍微高一點,能量差三倍,地震波及能量越大,地震傳得更遠,在更遠的距離內造成破壞。另外,汶川地震的位置也非常特殊。唐山地震發生在中國東部,因為東部地區延遲線比較薄,東部地震波衰減厲害,而四川的延遲線厚,所以地震波衰減慢。從這兩個角度來說,汶川地震造成的影響要比唐山大。 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地震學研究專家山中佳子,通過分析世界各地的地震儀觀測數據,認為汶川地震引起的地下斷層長約120千米、寬約40千米,是日本1995年阪神大地震斷層長度的2倍以上。汶川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阪神大地震的20倍。

    外媒評價

    •《紐約時報》:關鍵時刻中國政府反應迅速,溫家寶總理對災區民眾高度關切的形象和他親臨第一線的鮮明姿態一次次叱吒於電視螢幕上,與其他一些國家發生災害後政府的遲緩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領導人的努力證明了在關鍵時刻中國政府能夠做到反應迅速。 •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式總理”難以複製這次四川大地震,中國政府展現了高度的自信心。 •新加坡《聯合早報》:謠言止於真相,電視台播“原汁原味”新聞。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評論《撼山易,撼四川人民難》。 •美聯社:這種快速的動員,反映了中國領導層已經將災難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們對奧運期間的任何突發事件都會準備充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團結和愛國浪潮席捲中國在這次地震中,中國人民展現出了深深的同情心,他們是一個團結的民族,緊緊聯合在一起。 •俄新社:中國,挺住!汶川地震讓半個亞洲震動,讓整個世界震驚。中國經歷的磨難太多,但從沒在磨難中倒下。面臨災難,中國展現出堅韌與頑強,珍視生命,中國贏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讚揚。 •西班牙《世界報》:《一個摧不垮的民族》:正是這些志願者、戰士和救援人員不屈不撓的精神把這個已經無數次遭受過外來入侵和各種災難的國家一次又一次地從廢墟中拯救過來。 •《日本經濟新聞》:在天安門廣場,默哀完畢後,人們列隊高呼“中國加油!”等口號,顯示出愛國主義高漲。 •加拿大CBC電視台:中國軍隊的反應速度和人員、裝備、物資投放能力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葡萄牙《快報》:地震檢驗了中國領導層的能力。 •德國《世界報》: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行動”只為救災。 •CNN:在中國舉國默哀3分鐘後,發表了題為《情感在中國舉國默哀中流淌》的報導。文章說,在四川省的省會城市成都,數千百姓的情感在哀悼活動得到了宣洩。在180秒的哀悼活動結束後,他們高喊著支持災區的口號。CNN現場記者口述說:“在靜默的那一刻,所有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一些人哭泣著……他們對於如此多人的遇難感到難以置信和震驚。” •《澳大利亞人報》:中國人正敞開胸懷,慷慨解囊,踴躍獻血。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中國似乎對這種救災行動準備充分,他們非常善於迅速制定救災計畫。 •美國《洛杉磯時報》:“越來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眾提供精神安慰和國家支持”。 •路透社:從四川平通鎮發回報導說,從四川省城市的抗震帳篷中到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警報悲鳴、億萬中國人靜立3分鐘為上萬名在四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默哀。

    手刨同學

    一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汶川縣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後,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一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我哭著對他說,馬健你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的,你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堅持住。’” 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後,向孝廉終於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

    遊人互救

    大地震襲來時,重慶市55名遊人正行進在距汶川50多千米處。“快往公路邊的平壩跑……”導遊劉曉容和餘九冬聲嘶力竭地喊著,在兩名女孩子的指揮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壩上。岷江對面的山,轟隆隆地垮下來,煙塵、沙石撲面而來,前後的路都已坍塌。 自救,勢在必行。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在傾盆大雨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著,繞過斷裂的公路,奔過800米搖搖欲塌的隧道,躲過一次次餘震,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後,終於見到了救援者。

    善良教師

    四川什邡市師古鎮民主中心國小一年級女教師袁文婷為了拯救學生,獻出了自己26歲的寶貴生命。她共救出13名學生。 四川映秀國小四年級語文老師女老師嚴蓉在救下13個學生後殉職,她爸爸也沒有任何訊息,一歲的女兒很可能成了孤兒。 四川汶川映秀鎮國小29歲的數學老師張米亞。在大地震來臨時用雙臂緊緊摟住兩個小學生,同樣以雄鷹展翅的姿勢護住孩子,以自己的死換來兩個孩子的生。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忍痛把張老師的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兩個孩子得以生還。張米亞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生前最喜歡的那一句話:“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他被稱為全中國最美麗的翅膀。 四川什邡紅白鎮中心國小,已確認該校有七名老師殉職。其中二年級語文老師湯宏為救學生,獻出了自己20歲生命。他最後的姿勢定格在這樣的畫面上——兩個胳膊下各抓了一個孩子,身子下還護著幾名孩子。雖然沒能將手中的學生救出教室,而他自己也在瓦礫中喪生,但被他用血肉之軀護住的幾個孩子卻幸運地活了下來,並最終獲救。

    哀悼日

    國務院公告: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在此期間,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外交部和我國駐外使領館設立弔唁簿。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全國人民靜立默哀。 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領導同志在中南海懷仁堂前肅立默哀3分鐘。 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有關負責同志同時哀悼。 2008年5月19日下午2時28分,香港的輪船、火車和非運營狀態中的公車輛同時鳴笛,向四川地震遇難者致哀。行政長官曾蔭權率全體公務員默哀。 台北時間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中國駐外使領館、駐國際組織代表處、中資機構等舉行悼念活動,參加活動全體人員默哀3分鐘,沉痛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 在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全國哀悼日期間,北京奧運會聖火將暫停傳遞。2008年5月19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在正常的升旗儀式後降半旗,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的深切哀悼。 2008年5月19日至22日,全國省級衛視、電視台的台標變白。

    防災減災日

    經國務院批准,由於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災害,損失影響巨大,舉世震驚。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屆時,四川省及成都市都組織人員進行大規模地震應急演練,模擬指揮、救援、後勤保障等,涉及的場所涵蓋了社區、學校、醫院等。 “防災減災日”的設立,有利於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於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的普遍增強,有利於推動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廣,有利於各級綜合減災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有效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公祭

    汶川地震五周年公祭 2013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各族民眾聚集在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身著素衣,面對遺址,整齊列隊,深切哀悼罹難同胞,為在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難同胞舉行悼念活動。圖為汶川民眾為在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難同胞敬獻鮮花。

  6. 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以及 亞洲 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北至內蒙古,東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 中國香港 、中國台灣等地區均有震感,中國之外的泰國、越南、菲律賓和日本等國均有震感 [2] 。 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約50萬平方千米 [5] ,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 [6] 。 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計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不同程度受傷、1993.03萬人失去住所,受災總人口達4625.6萬人 [2] 。 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4億元 [7] 。

  7. 四川大地震死亡人數近兩萬. 救援人員集中力量搜索和營救震災中的幸存者. 四川汶川7.8級大地震關鍵災後72小時已經過去災情也逐漸顯現。 據中國官方星期四(5月15日)的報道: 死亡人數近兩萬. 受災人口:兩千萬. 受災面積:6.5萬平方公里. 受災鄉鎮:1061個. 救援隊伍:10萬. 救出人數:6萬5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