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海洋生物 是指生活在 海洋 或沿海 河口 鹹水區域的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 海洋生物能產生 氧氣 和 固碳 。 地球上有許多陸上生物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來 [1] [2] 。 例如 脊椎動物 起初只在水中生活,後來其中的一些物種演化成 兩棲動物 。 還有其他一些 魚類 則演化成 哺乳動物 ,並來到陸地上居住,不過有一些又回到海洋中,例如 海豹 、 海豚 和 鯨魚 。 浮游生物 則是海洋生物 食物鏈 的最底端。 有一些無脊椎動物為了能在含氧量低的海洋中生存而演化出獨特的構造,例如 軟體動物 依靠 虹管 呼吸,魚類則通過 鰓 呼吸。 一些海洋哺乳動物,如 海豚 、 鯨魚 、 海獺 和 海豹 ,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空氣。 已知海洋生物有20多萬種,可能還有200多萬種海洋生物尚待人類發現 [3] 。

  2. 您知道嗎? 人類對火星和月球表面的了解程度遠高於對海洋的了解。 據估計,約 91% 的海洋物種尚未被分類,超過 80% 的海洋未勘探與繪製地圖,因此造就深海海床蘊含著豐富的稀有金屬及礦物資源。 然而近年有採礦業者以研究為名進行深海採礦企圖破壞海床取得海底金屬資源營利。 在海平面下幾千公尺的海底深處,仍有許多物種尚未被發現,深海嚴峻的環境讓這區域至今未受到人類活動干擾;而隨著科技進步及科學家長時間探索,這幾年來持續不斷地發現令人驚奇的新物種。

    • 最大的無脊椎生物:大王酸漿魷
    • 最耐熱的生物:龐貝蠕蟲
    • 最毒的生物:箱型水母
    • 牙齒最多的魚類:大白鯊
    • 源頭減塑,才有最美海洋到永恒

    大王酸漿魷(Colossal Squid)又名南極大王魷,居住地在南極深海,相當罕見;體型長達 17 至 20 米(單是眼睛就足足有 35 厘米!)體重可達 500 公斤,是目前所知最大的無脊椎生物,有力與抹香鯨廝殺搏鬥。

    在海底湧出的熱泉附近,溫度有時會逼近 100°C,而龐貝蠕蟲(The Pompeii Worm)會在岩盤附近建立細長管道作為居所,而這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高壓、高溫且充滿毒素的環境下生存的生物之一(因此取名自2,000年前遭火山爆發洗禮的龐貝古城)。

    棲息澳洲東北海岸的箱型水母(Box Jellyfish),每隻體內的毒素足以殺死 60 人!成年水母約兩公斤重,體型與足球相若,長達 3 米的觸手刺進獵物後,中空管線即注入各種毒素,使生物因內臟毀損而喪命。

    大白鯊(Great White Shark)一次最多可同時擁有50顆牙齒,而每顆牙齒使用週期僅約一星期:一隻鯊魚一生中會用到 3 至 5 萬顆牙齒! 延伸閱讀:6個生態保育成功故事 環境運動希望常在!

    大海的奧妙廣闊,卻也敵不過人類的破壞。你知道嗎?其實海中壽命最長的未必是弓頭鯨,而是塑膠垃圾。 根據科學家調查,在約 11 公里深的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已發現塑膠垃圾;而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已累積相當於 1,400 個香港大小的塑膠垃圾,隨著洋流不斷攪拌,數千年後才能分解,對海洋生態造成多大威脅? 邀請你一同從減少塑膠、支持成立全球海洋公約做起,讓我們一起保護最珍奇、最寶貴、最美麗的海洋世界!

  3. 中國大陸,於1991年由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再由德州引進,1995繁殖成功後全國推廣,迄今在大陸沿海各省皆有養殖場。 而由養殖場逃逸或是宗教團體放生的紅鼓魚,應已形成了野生族群 ,成為海水入侵魚種。

  4. 我們對於海洋的認識有限如同另一個宇宙但這也是海底令人感到神秘而著迷的原因海裡有體型最大的無脊椎生物存在最久的海洋哺乳類等讓人不禁好奇海洋還存在哪些奇妙的生物讓我們一探究竟吧連署支持海洋保育倡議工作. 小學的自然科學課堂裡也許提過目前地球上最大的海底哺乳類是藍鯨地上的話則是非洲象最大的鳥類是鴕鳥但海底生物們更勝一籌有許多各種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 文章目錄. 1.世上最大的無脊椎生物─大王酸漿魷(Colossal Squid): 2.泳速最快的魚類─旗魚(Sailfish): 3.世上最慢的生物─侏儒海馬(Dwarf Seahorse): 4.最老的動物─海綿(Sea Sponge): 5.最長壽的哺乳類─弓頭鯨(Bowhead Whale):

  5. 海洋生態系概述. 臺灣的海洋資源. 臺灣海洋信仰. 利用情形及環境影響. 漁業發展. 生態旅遊. 【大洋域】 生活在汪洋大海的生物能在廣大的水體裡的移動有些是靠著自己的能力游動有些則靠著水流來移動他們的體型大小不一吃東西的方式跟生活習慣也大不相同但是每一種生物卻各自在海洋生態系扮演著重的角色浮游植物或藻類等能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就扮演生產者的角色體積小游泳能力弱的浮游動物就是初級消費者卻也是無法利用浮游植物的大型動物的食物來源其他更大型的海洋生物則形成一個更高階的食物網除了水裡的光給了浮游植物能量外海水裡的營養鹽也提供這些細小生物成長的能量而這些營養鹽的來源有來自陸地也有來自海底,因此海洋生態系可是牽一髮動全身呢!

  6. 113-05-02 本館展示組專業類專案人員錄取公告. 113-05-01 本館科教組專案人員錄取公告. 113-05-01 跟著海生館探索珊瑚新生的感動. 113-04-30 113年跟著海洋去旅行-海洋環境教育學習... 更多. 113-05-30 綠島珊瑚大白化後回復平穩 陸域發現稀有植... 113-05-16 綠色和平:六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